視頻標簽:中國現代詩歌散文,老馬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老馬》黑龍江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老馬》黑龍江 - 齊齊哈爾
《老馬》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體會這首詩講究格律的特點,理解詠物抒懷詩特點。
過程與方法:在與《苔》的比較中領悟《老馬》深沉的感情、豐富的象征意蘊。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老馬承受的苦難,培養學生的悲憫之心;通過《苔》明白應笑對挫折,堅信自我。
重難點
重點:領悟詩歌象征性、多義性,掌握詠物詩寫作特點。 難點:詩歌象征義理解
教學方法:因聲求氣、對比分析、合作探究 教學工具:電子白板 相關知識鏈接
本詩作者及相關知識
臧克家(1905—2004),1905年出生于山東省諸城縣臧家莊。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從小喜愛古典詩詞。18歲以前一直生活在農村,對農民的悲慘處境有較多的了解。這段農村生活成為他以后詩歌創作的深厚基礎。1923年入濟南山東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學習,開始寫作新詩。1926年參加北伐。193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烙印》引起廣泛注意,受到歡迎。得到聞一多、茅盾等人的好評。茅盾曾斷言:“在目前青年詩人中,《烙印》的作者也許是最優秀中間的一個了。”《老馬》就選自這本詩集。《老馬》寫于1932年,作者曾說:“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我對蔣介石政權全盤否定,而對于革命的前途,覺得十分渺茫。生活是苦痛的,心情是沉郁而悲憤的。”抗戰爆發前,詩人又出版了《罪惡的黑手》《自己的寫照》等詩集,進一步反映農民的疾苦,揭露和鞭撻了黑暗的舊社會。抗戰勝利后到上海,又出版了反映人民疾苦、控訴蔣家王朝罪惡的政治諷刺詩集《寶貝川》《生命的零度》《冬天》等。建國后任《詩刊》主編,出版《臧克家詩選》《學詩斷想》《詩與生活》等詩文選集。
他是一個現實主義詩人,能嚴肅地面對現實生活中的險惡苦難,“從棘針尖上去認識人生”,他還說過“縱不能有敏銳的眼指示著未來,也應當把眼前的慘狀反映在你的詩里,不然那真愧煞是一個詩人了”。(臧克家《論新詩》)
臧克家是一位中國韻味十足的詩人。他有意識地向中國古典詩歌吸取養分,予以現代化改造,鑄造自己作品的中國風格。他的詩具有含蓄蘊籍的抒情方式,重“藏”,詩在詩外,筆有藏鋒;他的詩運用素樸精煉的言說方式,精煉,而又大巧若樸;他的詩追求諧和悅耳的音樂方式,“敲聲音”,是臧克家煉字的標準之一,他尋覓著音節和諧,鏗鏘動人,增加讀者聽覺上的美感。
對比詩作及相關知識 《苔》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清 袁枚《苔》)
袁枚(1716~1797)字子才,號簡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南京小倉山隨園,世稱隨園先生,自號倉山叟、隨園老人等。乾隆四年(1739)進士,改庶吉士,入翰林院,后外放于江蘇溧陽、江寧等地任縣令。為官勤政頗有名聲,但仕途不順,于是遠離官場,隱居于南京小倉山,吟詠其中,怡然自得。著有《隨園詩話》。他標舉性靈說,影響甚大,形成了性靈派。 《老馬》聞家駟
老馬 聞家駟
2
那是一匹歷盡風霜的老馬, 拖著麕載的雙輪,直往前走; 車載的重壓,盡夠累倒了它, 別問裂骨的冰風,崎嶇的路。
他扭捩著全身,聚斂著精力, 棱棱的瘦骨,在風雪中顛斜, 如許的寒天,還流一身汗液, 疲憊在它的眼里,幻作綠花。
厄運的殘酷,究竟禁當不起, 一陣昏迷,它是得駐一駐腳, 但是鞭夫啊,留下你的鞭絲…… 喘一口氣,它還想再往前走!
塵寰里也不乏似老馬的人, 負累在它背上,悲哀在咽喉, 遍體的傷鱗,依舊戰著風塵, 偶爾飲恨在道旁,并不是偷: 喘一口氣,它還想再往前走!
注:麕[jūn]載:捆載。 扭捩[liè]:轉動。
教學過程:
導入(以《經典詠流傳》中支教老師梁俊與貴州山區石門坎的孩子們演唱的《苔》導入,設置情境,吸引學生興
趣,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傳統文化,并為下面與本課《老馬》對比作鋪墊。)
【播放梁俊與學生梁岳群演唱歌曲《苔》視頻】【過渡】
一、因聲求氣,初步感知(通過誦讀體會本詩節奏感強,押韻,追求音樂美、節奏美的特點。并為進一
步分析詩的情感作鋪墊。)
二、比較辨析,把握意象(通過對比,大體了解《老馬》和《苔》所寫內容,為下面分析主題作鋪墊。)
1、認真分析《老馬》和《苔》這兩首詩,然后填寫下表。
作品 意象
自身條件 外在環境 主要動作
形象特點
同 同 異
異
《苔》
苔
差 惡劣
學牡丹開 自信自強
《老馬》 老馬
垂頭、 抬頭看看 隱忍迷茫
【參考答案】
《苔》的分析:
苔花只有米粒那么小,可見自身條件差。
很多植物的生長離不開陽光,而苔,卻得不到陽光的照耀,因此環境惡劣。
比起牡丹花,苔是小的,低微的,甚至是被嫌棄的,但是它仍要像牡丹一樣,開放出光彩,這體現出了它的自信與勇氣。
《老馬》的分析:
既然是老馬,暗示了體弱、力量不足等,所以自身條件差。
第一句“裝個夠”和第三句“往肉里扣”寫出了老馬承受的重量極大,第五句的“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和第七句“鞭影”更寫出了生存條件的惡劣。
而在這樣的條件下,老馬卻是“垂頭”“抬頭看看”寫出了它的無奈隱忍,寫出了它的迷茫。
三、知人論世,深挖意蘊(詩歌的理解除了要看文字表面,還要結合作者經歷與寫作背景,這樣才能盡可能準確地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也就是作品的主題。因為,文字是作者的心態,是時代的折射。)
2、同樣是身處逆境,苔和老馬的表現卻不一樣,這是什么原因呢?請結合兩首詩的各自相關背
3
景知識,談一談各自主題。
【參考答案】
《苔》:表達了作者要在逆境中堅強、自信地實現自己的價值的理想。
《苔》主題分析:聯系袁枚遭遇,為官勤政頗有名聲,但仕途不順,于是遠離官場,隱居于南京小倉山,吟詠其中,怡然自得。可知境遇不佳,但情緒不墜。
《老馬》:對負擔沉重的舊中國農民的同情。
《老馬》主題分析:聯系20世紀30年代初期的歷史背景看,當時暗無天日的時代,人民當牛作馬,老馬是貧苦農民的象征,也是古老的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和忍受苦難的中國人民的象征。主題:抒發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對舊時代的憤懣。
四、不拘時空,放飛思想(由點到面,總結規律,認識優秀詩作的特點,不只描寫個人經驗抒發個人情緒,
而是有著廣泛的適應性,應為人類而歌。并以此訓練學生聯系現實聯系自己的讀詩習慣。)
3、一首好詩絕不會囿于自我與時代,它應是“對于人類與生物的仁愛與悲憫”,這兩首詩是不是這樣呢?
【參考答案】
我覺得這兩首詩都做到了。
袁枚歌頌苔的勇氣,在我們看來,其實不也是歌頌那些平凡甚至身處困境中的生命嗎?在他看來,生命如同花朵一樣,不分高低貴賤,都一樣有綻放的權利,花開,都一樣美好。這不正是對人類與生物的仁愛與悲憫嗎?而梁俊和貴州大山里孩子們的故事,不正是最好的注腳嗎?
而臧克家的《老馬》,寫的不只是老馬,也是那些像老馬一樣身處困境,奮力掙扎而前途迷茫的人,對這些人寄予了深刻的同情嗎?雖然時代發生了變化,但是世界還是那個世界,還存在著弱肉強食,人禍天災,比如前幾天刷屏的那張敘利亞駐聯合國代表賈法里老人那悵然獨坐的側影和敘利亞兒童拍攝的MV,他們和這匹老馬又有什么區別呢?
4、除了這兩首詩之外,你還知道哪些詩句是這樣的呢?
【參考答案】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明 于謙《石灰吟》)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明 王冕《墨梅》)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 龔自珍《己亥雜詩》)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宋 李清照《鷓鴣天·桂花》)
五、詠物之道,略形取神(由內容到手法,重點通過兩篇題材與寫作時代都相同的詩來進行比較,讓學
生認識到臧克家此詩詠物方面的杰出,并由此引申得出詠物詩寫作要點。)
5、請分別概括臧克家《老馬》一詩上下兩節的主要內容。
【參考答案】
上:裝車時重載的忍耐 下:出發時前途的迷茫
4
意象 作品
自身狀況 生存環境
外在表現
評價 外貌
自然環境 人為因素
動作 老馬
臧詩 總得裝個夠
壓力往肉里扣
飄來一道鞭影
垂頭
抬頭看看 最優秀(茅盾)
聞詩
瘦骨 傷痕 汗液
風雪 崎嶇 的路 麕載的雙輪 車載的重壓 鞭絲 拖著 往前走 扭捩著全身 顛斜 駐一駐腳
6、請結合表格及相關詩作內容,指出臧詩優點,進而指出優秀詠物詩在寫作上有什么特點。
【參考答案】
從內容上看,臧詩所寫明顯比聞詩少,主要寫了兩個方面,略去了外貌與自然環境。 雖然在人為因素方面,兩首詩都寫了重載,但臧詩的“裝個夠”比聞詩的“麕載”從程度上來說更深;臧詩的“壓力往肉里扣”比聞詩的“車載的重壓”表現得更形象、更突出。
而面對如此的壓力,臧詩只寫了垂頭、抬頭兩個動作,少于聞詩;而且從某種角度上來說臧詩只寫了一個動作,因為“抬頭看看”說明抬頭的時間短 ,更多時間仍然是低頭。以一個動作對幾個不同動作,自然臧詩的老馬給人留下的印象更深。而且臧詩老馬低頭這一動作更能表現出老馬隱忍、無奈的特點,與作者要表達的主題一致。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為一首優秀的詠物詩,內容上不求全面,只求寫出物的特點,讓讀者印象深刻,引起相關聯想,委婉表達作者意圖。
7、請說出下列各句詩所詠的物是什么,并指出作者借物表達了什么感情。
1、桃李盛時雖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蔥。 2、千林蠹如盡,一腹餒何妨? 3、時節到來寒焰發,萬人頭上一聲雷。
4、深山月黑風雨夜,欲近曉天啼一聲。 5、但見橫行疑是躁,不知公子實無腸。
【參考答案】
1、松 堅貞不屈,不懼艱險 2、啄木鳥 嫉惡如仇,不計得失 3、爆竹 抱負遠大,企盼有為 4、雞 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5、螃蟹 橫行霸道,實無可怕
六、小結:
七、作業:(學以致用,讓學生在實踐中去進一步體會詠物詩物我渾一,物表人里的特點,從而真正體會杰出詠
物詩的寫作之難,感悟出優秀詠物詩的好)
以你熟悉的事物為對象,寫一首詠物詩。要求結合事物特點,運用象征手法,表達自己的情感。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