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中國現代詩歌散文,天狗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天狗》重慶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天狗》重慶市第八中學
與一條天狗的“親密接觸”——《天狗》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感其象——探其意——悟其旨”的詩歌解讀法,培養學生的理解、概括、領悟能力。
(2)強化誦讀,細品語言,挖掘意象的審美內涵。 (3)思考討論,發展思維,探究作品的社會價值。 【教學重點】:挖掘、探究形象的審美內涵。 【教學難點】:思考、探究作品的社會價值。 【教學方法】:誦讀法,點撥法,討論法 【教學準備】:預習學案,電教設備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以2018年超級藍血月動圖引出天狗吞月的神話傳說,再由天狗這一神獸,引出郭沫若的《天狗》。
二、感其象——天狗的形象
1、初讀全詩:
檢查預習情況,了解學生對全詩語氣、情感的整體感知情況,初步感知全詩咆哮、亢奮、癲狂、充滿激情的整體基調。
2、感其象:與學生一起整體感知“天狗”形象。
天狗——瘋狂(行為荒誕荒唐、超出常態、不合常理、極其夸張,幾近癲狂) 3、再次齊讀全詩,體會天狗和郭沫若的“瘋狂”。
三、探其意——“我”的人格特征
1、援引食指觀點,來說明有時表面的瘋狂,往往是精神、思想方面激情的映射; 2、探討:“天狗”瘋狂的行為,寄托著人的怎樣的精神特質: 要求:(1)自讀,品味詩句,并快速批注(3分鐘)
(2)小組討論交流,每組選出一位同學記錄,并作為發言代表(2分鐘) 3、品讀詩句,教師點撥,挖掘天狗“瘋狂”的行為背后象征的人格特質: 【主要的解讀重點、可能的解讀難點如下】 ①一二詩節:
重點解讀“吞”“全宇宙”“是”“光”“總量”等;
戊戌狗年,邂逅一條不得不說的天狗
2
② 三詩節:
通過解讀“飛奔、狂叫、燃燒”,體會自我宣泄、自我解放、自我展現、自由亢奮的狀態; 通過解讀“剝、食、吸、嚙”,體會自我否定、自我解剖、打破舊我…的疼痛與壯烈; 通過解讀“在神經/脊髓/腦筋上飛跑”,體會擺脫束縛,精神、思想上的追尋、創造、超越…
③體會全詩“我”的兩次成長、蛻變:
誦讀、分析、解讀兩句話,體會兩句話的不同,感知“我”對“新我”的追尋,以及“我”的成長和蛻變。
A 我便是我了!
B 我便是我呀!
④討論分析:“我的我要爆了!” 這句話的多樣化理解。 【注意】
① 指導學生緊扣文本來解讀、分析“天狗”瘋狂行為背后的“人格特征”; ② 誦讀法的貫穿:通過多樣化誦讀,指導學生通過誦讀詩歌,來體會情感、把握主旨;
③ 通過學生合作、討論,促進師生、生生之間觀點和理解的交流、啟發、碰撞; ④ “詩無達詁”,鼓勵學生對詩歌進行多樣化、個性化的解讀; 4、【總結全詩】:
全詩托狗言志,瘋狂的天狗背后,是一個極度張揚自我的“我”,一個不斷蛻變、不斷成長、不斷新生,最終成為新的我、自己的“我”!
四、悟其旨:“我”是誰?
討論:詩中句句有我、行行有我,激勵張揚自我,這個大寫的“我”,可以是誰?
① 抒情主人公郭沫若;
② 五四時期的進步人士、有志青年; ③ 五四時期的中華民族、中國; ④ 當代社會的我們;
五、結語:
不管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天狗”精神都能時時引發每一個人的共鳴,具有超越時間、時代的永恒的鼓舞力量,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
再次齊讀這首詩,大聲地說出“我”,大聲宣告“我”,呼喚激情,呼喚奮進,喚醒時代和自己心中那條“張狂無比”的“天狗”! 【大聲齊讀】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