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詩歌鑒賞之詩歌,表達技巧題型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4《詩歌鑒賞之詩歌表達技巧題型》云南省級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4《詩歌鑒賞之詩歌表達技巧題型》云南省級優課
《詩歌鑒賞之詩歌表達技巧題型》教學設計 -----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題型訓練
一、教學內容及其解析
內容:《詩歌鑒賞之詩歌表達技巧題型》
解析:詩歌的表達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創造意境、表達思想感情時所采取的表現手法。它的含義非常廣泛,既可以包括各種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的使用,也包括藝術構思上的巧妙使用。
對表達技巧的鑒賞,就是辨識詩歌中所使用的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或藝術構思,分析其本身的藝術效果,評價其對表現詩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及其解析
目標:
知識目標:結合詩歌答題情況,進行分析比較,鞏固詩歌表達技巧的切入方法。 能力目標:規范表達程式,強化增分意識。
情感目標:熟悉詩歌鑒賞表達技巧方面的設題角度,強化答題技巧,并學會自己擬題。
解析:主觀試題規范作答。詩歌鑒賞的主觀表述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試題的難度,因此必須加強答題規范意識。
(1)要明確,忌含糊。對試題中有“你是否同意XX說法”之類的問題,考生必須要明確表態“同意”或“不同意”。
(2)要具體,忌空泛。試題中往往要求理解的是某一點,或者是形象,或者是情感,或者是手法等。考生一定要列舉詩詞中的詞語進行具體分析,切忌空話套話,泛泛而談。
(3)正確揣摩,忌想當然。有的考生不仔細品味詩句含意,不正確理解詩意,往往張冠李戴,指鹿為馬,造成失分。
(4)順勢而為,忌唱反調。命題意圖往往會在題目中作提示引導。如就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中“折柳”設置題目:“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你是否同意?……”這說明包含著對考生的提示引導,只要順著試題作答,很容易得分。可是有些考生故意唱反調,硬說“不是關鍵”,卻又說不出理由,不能自圓其說,造成失分。
高考語文第一輪復習·《詩歌鑒賞之詩歌表達技巧題型》 設計教師 :瑞麗一中 王波
2 / 9
三、教學重難點及其解析
重點:詩歌鑒賞表達技巧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難點: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目的并不在于只是辨識作品運用了哪些技巧,而在于分析、評述作者運用這些表達技巧所產生的表達作用、表達效果。
解析: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在高考試題中往往綜合出現,很少孤立地命題。從近幾年高考試題來看,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是指準確判斷詩詞中所運用的手法技巧,并賞析其表達效果。全國18套高考語文試卷中,2009年高考,僅6套未直接設置這個考點的題目,2010年僅4套沒有涉及該考點。或從具體詩句角度命題,或從全詩角度命題。側重考查修辭技巧的有江蘇卷、重慶卷等,側重考查描寫技巧的有湖北卷等,側重考查抒情技巧的有安徽卷、福建卷、浙江卷、遼寧卷、江西卷和四川卷等,側重考查構思技巧的有湖南卷等。
四、教學方法及其解析
1、自主學習法:自主學習《高考語文之基礎能力提升教程》70-74頁,了解詩歌鑒賞之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的內容。
2、探究合作法:采取我和學生分別主持的模式,學習小組合作探究形式,通過討論、整合和展示,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合作意識。
解析:本節課是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教師通過學生的前置作業展示得到學生自主學習后不足的反饋,然后在課堂上與學生一起研究、討論、質疑、最終達成共識來完成教學目標的。
五、教學支持條件分析
教學展臺、投影儀、多媒體ppt課件。
六、教學過程
環節一:課前
師生活動:鼓勵為先,以學定教,教師運用前置作業引導學生辨證思考。明確學生預習和自學的要求,讓學生采用自主學習的形式完成前置作業。環節二:課中
第一步:檢查評價前置作業完成情況,導入新課(此部分由我主持)
1、請課代表匯報本班前置作業完成情況。關注書寫規范整齊的作業,教師進行表揚加分,在課堂上利用投影展示字跡工整、完成較好的前置作業,給全班同學做出示范。
2、導入新課:請不同的組,回顧我們所學的詩歌鑒賞表達技巧的內容。
①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設問、反問、借代、對偶、夸張、襯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復
②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樂景寫哀情、以哀景寫樂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懷;即事感懷、即事抒懷;懷古傷今、借古諷今)
③描寫手法:起興、聯想、襯托、抑揚、照應、正側、象征、對照、由實入虛、虛實結合、運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化動為靜、動靜結合、以小見大、開門見山。 ④行文結構手法:線索、鋪墊、起承轉合
明確:①掌握我們學過的詩歌鑒賞的表達技巧的具體內容。 ②檢查我們學生對詩歌鑒賞表達技巧內容的熟悉程度。
第二步:小組討論交流前置作業,達成共識(此部分由姚丙樂同學主持) 完成前置作業第1題:閱讀下面這首詩,思考下面這道題。如果是你,你會怎么答?
設計意圖:
①教會學生尋找自己做詩歌鑒賞表達技巧題中存在的不足,并學會評分 ②年級學生剛做了一套課標全國卷高考模擬試題精編(三)。里面有這樣一道詩歌鑒賞題:《倦夜》(蘇軾)(分值6分)。經過我們教師批改,發現我們的學生在做題時雖然掌握了詩歌鑒賞的部分答題技巧,但在答題的規范性以及完整性方面依然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因此,特針對這道題設計了如下構思。
步驟一:原題回放:在屏幕上顯示該詩,先給出標準答案,給學生3分鐘的時間小組討論,然后比對自己的答案和標準答案,進行評價分析。
倦夜(蘇軾)
倦枕厭長夜,小窗終未明。 孤村一犬吠,殘月幾人行。
高考語文第一輪復習·《詩歌鑒賞之詩歌表達技巧題型》 設計教師 :瑞麗一中 王波
4 / 9
衰鬢久已白,旅懷空自清。 荒原有絡緯,虛織竟何成。
8、“孤村一犬吠,殘月幾人行。”描寫的環境有什么特點?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給出標準答案:
8、答:①所寫環境的特點是:荒僻、冷寂、凄清。(2分) ②運用了襯托、動靜結合的手法(2分)
③“孤村”坐落在曠野之中,顯得荒僻;夜間的“一犬吠”和照著行人的“殘月”,給人以凄清之感(1分);用“一犬吠”襯托環境的荒僻,“殘月”的靜景和“幾人行”的動景結合著來寫。
步驟二:主持人抽2-3名學生根據自己的答案進行評價分析(學生之間PK,互相補充)
步驟三:然后給出2份其他班學生答案,讓全班同學一同鑒賞、評分。(PPT)
失誤示例一:
答:①孤獨的村中只聽一只犬在吠,冷清的月下只有幾個人在行走;
②詩人用“孤村”和“殘月”渲染了一種冷清、寂寞的氛圍,詩人借景抒情,用悲傷、凄涼的環境來寫出自己內心的寂寞和空虛;
③詩人分別從聽覺和視覺的感官上寫出了凄美的環境,近而表達了自己孤獨、憂愁、無奈的心境。
失分原因解說:此答案雖然能結合意象進行分析,用語也算精當。但仍明顯存 在問題:1、比如未按照提干要求順序作答;
2、表現手法歸納不精準;
3、部分標點使用不當以及有錯字出現等。
失誤示例二:
答:該句詩寫的是該村顯得十分孤單,只有一只狗在叫,月是殘缺的,夜里沒有幾個人在行走。全詩使用了襯托和借景抒情的手法,寫出了作者愁苦的心情。
失分原因解說:(此答案就顯得十分單薄,雖然答準了一種表現手法,卻顯得異常籠統,得分點極低。問題從學生的學習實踐中來,才能取得有效的突破與收獲。也使學生清楚地意識到問題癥結所在,有針對性地加以思考和研究,以此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步驟四:由教師從旁輔助,由主持人歸納得出以上答案存在的問題。 存在的問題:
1、答題時未按照題干的順序來作答。
2、對詩歌中表現手法的概括不準確,即便概括出了某一種,也回答得不全面。 3、未根據詩歌內容進行具體分析。
第三步:教會學生如何設題(此部分由我主持)
高考語文第一輪復習·《詩歌鑒賞之詩歌表達技巧題型》 設計教師 :瑞麗一中 王波
5 / 9
設計意圖:
①選取幾題高考真題,讓學生感知詩歌鑒賞表達技巧的題型。 ②給出一道詩歌鑒賞表達技巧的題,并給出答案,教學生如何設題。 步驟一:明確: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的設題類型:
第一種:從描寫景物的方法設題 第二種:從描寫人物的方法設題 第三種:從抒情方式設題
第四種:從結構(構篇)方式設題
第一種:從描寫景物的方法設題: 例如:
1、(安徽卷)請從虛實結合的角度對詩中三、四兩句進行解析。
2、(福建卷) 請從表達技巧的角度對“折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進行賞析。
第二種:從描寫人物的方法設題 例如:
1、(上海卷)本詩通過一連串的動作刻畫來傳達思想感情,從這一角度加以賞析。
第三種:從抒情方式設題 例如:
1、(江西卷)這首詩首聯寫景抒情有什么特點?
2、(江蘇卷)“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一聯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種表現手法?
第四種:從結構(構篇)方式設題 例如:
1、(全國大綱卷)從上、下兩闕的首句看,這首詞是以什么為線索來寫的?請簡要說明。
2、(浙江卷)這首詞開篇有何特點?
步驟二:給出一道真題, 讓學生領會詩歌鑒賞表達技巧題的設題方式。
(09年海南、寧夏卷)
鷓鴣天 代人賦① 辛棄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山遠近,路橫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注】①這首詞作于作者遭彈劾解官歸居時。②青旗:酒旗,酒店門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參考題目示例】:詞的最后兩句作者用了哪種寫作手法?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詞題為“代人賦”,作者為什么要以此為題?請簡要說明。(6分) 【答案】(6分):
①運用了對照(或對比)的寫作手法。
②作者將城里愁風畏雨的桃李,與鄉間溪頭迎春開放的薺菜花相對照,借景抒情,表達了他解官歸居后鄙棄城市官場,熱愛田園生活的感情。
③題為“代人賦”,實則為己賦,采用代人填詞的形式,以薺菜花自況,效果獨特。 步驟三:歸納給出詩歌鑒賞表達技巧題型比較規范的的答題模式 1、這首詩(句話)采用了(表現手法、表達方式、修辭手法)技巧, 2、寫出了(意象)(某某)特點,
3、突出了(表現了)(某某)思想感情, 4、起到了(某某)作用。
第四步:實戰演練 補充質疑,課堂討論生成(此部分由郭元宗同學主持) 設計意圖:
①進一步感知高考真題中詩歌鑒賞表達技巧的設題類型。
②由學生自己動手設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明確詩歌鑒賞表達技巧題型的重難點在于分析、評述作者運用這些表達技巧所產生的表達作用、表達效果。 完成前置作業第2題:
(2010年海南、寧夏卷)
雨雪曲 江總
雨雪隔榆溪①,從軍度隴西②。 繞陣看狐跡,依山見馬蹄。 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 漫漫愁云起③,蒼蒼別路迷④。
【注】①江總(518-590):南朝陳文學家,字總持,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人。歷侍梁、陳、隋三朝。②榆溪:指邊塞。③隴西:在今甘肅東部。
步驟一:主持人朗讀,全班齊讀,感知全詞的內容,并找尋本首詞的設題點。 步驟二:全班討論2分鐘,以組為單位對本首詞進行表達技巧方面設題。 步驟三:以組為單位展示本組所設的題目。并挑選出設的最好的一道題。 步驟四:課堂生成(給全班同學5分鐘時間,以組為單位快速組織答案) 步驟五:同學以組為單位展示答案(用展臺) ①擬用2-3個組展示答案。
②其他組的同學可以進行補充質疑。
高考語文第一輪復習·《詩歌鑒賞之詩歌表達技巧題型》 設計教師 :瑞麗一中 王波
7 / 9
③由出題組的代表,對其他組同學的答案進行點評。 ④出題組的同學,展示本組的答案。
步驟六:由主持人對同學們的表現進行點評,并對本部分內容進行概括總結。
第五步:評價總結歸納
師生活動:關注小組活動成果,教師帶領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回顧。 1.教師對所有小組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總評,表揚先進,鼓勵后進。 2.課堂總結:
雖然詩歌鑒賞的表達技巧題型一直以來讓大家吃虧不少,但相信我們通過今天的學習,畏難情緒應該少了一些了。俗話說的好,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日后我們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再遇到詩歌鑒賞的表達技巧題型時,就把它當成紙老虎,見招拆招,破解難題。
第六步: 課后作業
師生活動:分能力層級對本節課所學內容進行升華訓練。
A.基礎題:全班同學完成《高考語文基礎能力提升教程P75頁過手訓練的題組(一)的第1、2、3小題。
B.提升題:題組二的第1題。
詩歌鑒賞之
——詩歌表達技巧題型 1、從描寫景物的方法設題 2、從描寫人物的方法設題 3、從抒情方式設題 4、從結構(構篇)方式設題
《詩歌鑒賞之詩歌表達技巧題型》說課稿
德宏州瑞麗一中高中部 王波
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叫王波,來自德宏州瑞麗一中高中部語文組,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詩歌鑒賞之詩歌表達技巧題型》。本次說課包括五部分: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和說板書設計。
一·簡析教材:
詩歌的表達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創造意境、表達思想感情時所采取的表現手法。它的含義非常廣泛,既可以包括各種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的使用,也包括藝術構思上的巧妙使用。
對表達技巧的鑒賞,就是辨識詩歌中所使用的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或藝術構思,分析其本身的藝術效果,評價其對表現詩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在高考試題中往往綜合出現,很少孤立地命題。從近幾年高考試題來看,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是指準確判斷詩詞中所運用的手法技巧,并賞析其表達效果。全國18套高考語文試卷中,2009年高考,僅6套未直接設置這個考點的題目,2010年僅4套沒有涉及該考點。或從具體詩句角度命題,或從全詩角度命題。側重考查修辭技巧的有江蘇卷、重慶卷等,側重考查描寫技巧的有湖北卷等,側重考查抒情技巧的有安徽卷、福建卷、浙江卷、遼寧卷、江西卷和四川卷等,側重考查構思技巧的有湖南卷等。
二·闡述教法
教學方式的改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改變了過去單純的教師講授、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變為師生互動式教學,本課堂上創設民主、平等、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加強與學生的合作。因此本節課以學生主持,小組討論為主,在充分準備有關資料的情況下,利用多媒體來組織和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其主體作用。
三·指導學法
學習方式的改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生通過觀察、資料分析等,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
四·概說教學程序:
第一步:檢查評價前置作業完成情況,導入新課(此部分由我主持)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