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古典詩詞,流行歌曲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中國現(xiàn)代詩歌散文欣賞《古典詩詞與流行歌曲碰撞》貴州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中國現(xiàn)代詩歌散文欣賞《古典詩詞與流行歌曲碰撞》貴州
《古典詩詞與流行歌曲碰撞》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2、通過古典詩詞與流行歌曲的對比,加深學生對古典詩詞的認識,重新領會古典詩詞所具有的獨特而恒久的魅力。
3、教會學生從其思想內容、字詞句欣賞、各種寫作手法等多角度提高對流行歌曲的認識,增強閱讀古典詩詞的能力,
4、使學生在藝術作品的欣賞中受到美的熏陶,提升欣賞品味,提高美感欣賞能力,培養(yǎng)熱愛祖國文化的思想感情 ,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利用古典詩詞與流行歌曲的對比,讓學生重新喜歡上古典詩詞。 (2)通過對“古典詩詞與流行音樂碰撞”的研究,加深學生對古典詩詞的認識,提高學生鑒賞古詩詞的能力。
2、教學難點:
(1)學生課前分組利用多媒體搜集那些源于古詩詞的現(xiàn)代歌曲,并簡單賞析后制作幻燈片展示學習成果。
(2)教師因勢利導,利用采用多媒體等音樂材料充分調動學生的感性認識。充分認識古典詩詞與流行歌曲碰撞的優(yōu)勢,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學手段:
采用多媒體課件,以音樂材料充分調動學生的感性認識。 四、教學課時: 一課時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播放背景音樂:王菲演唱的《明月幾時有》)。 二、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老師現(xiàn)在播放的歌曲大家熟悉嗎? 生:(略)
師:對,是王菲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明月幾時有》,那么大家知道這首歌曲是根據(jù)什么改編的嗎?
生:蘇軾的一首詞,《水調歌頭》
師:現(xiàn)實生活中,也許不會有太多的人會主動地將古典詩詞和流行歌曲聯(lián)系在一起,會覺得那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一個好比高峰上的千年積雪,一個是汪洋中的滔滔江水,相隔著太遙遠的距離。但正如滔滔江水實則來源于千年積雪的消融,古典詩詞與現(xiàn)代的流行歌曲的歌詞創(chuàng)作,其實也有著一個根源與發(fā)展的不可抹滅的關系。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探尋一下流行歌曲與古典詩詞到底有哪一些碰撞,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希望通過這樣的探討能加深同學們對古典詩詞的認識,重新領會中國古典詩詞獨特而恒久的魅力。
三、探尋流行歌曲與古典詩詞的碰撞方式
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深受群眾喜歡、生命力久遠的流行歌曲都懂得從古典詩詞里去汲取營養(yǎng),只是汲取的方式卻又千差萬別,有的直接給古典詩詞譜曲,借用古典詩詞來表現(xiàn)流行歌曲的主題和內容;有的引用或是化用了古典詩詞詩句、意象或是意境;有的創(chuàng)作出了具有古詩詞意蘊風格的現(xiàn)代歌曲。課前,老師已經給同學們布置了任務,要求同學們課下利用電腦網絡從以下三方面分組去搜集那些源于古詩詞的現(xiàn)代歌曲。那么接下來我們就分組進行展示。 分組展示: 要求:各小組分類列舉,其他小組補充。
第一類:直接給古詩詞譜曲而演唱的現(xiàn)代歌曲。 第二類:引用化用古詩詞的現(xiàn)代歌曲。
第三類:具有古詩詞意韻風格的現(xiàn)代歌曲 1、詩詞配曲式
中國的古詩詞非常講究韻律,大多音樂感極強,結合中國人的情感表達方式,往往是含蓄婉轉,迂回曲折,這些恰是當今諸多流行歌曲創(chuàng)作人所孜孜以求的一種境界,因此,許多音樂創(chuàng)作人,大膽地采用拿來主義,直接挑選經典的古典詩詞,譜上曲,換一種角度來詮釋千古佳句。
學生展示:
(1)例如唐代文學家溫庭筠的代表詞作《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這首詞被劉歡填曲,作為電視劇《甄嬛傳》的插曲《菩薩蠻》。
我們先來一起欣賞一下: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原詞寫得相當委婉含蓄,用鷓鴣雙雙,反襯人物的孤獨;容貌服飾的描寫,反襯人物內心的寂寞空虛。即便讀者能解讀到這個層面,對詩歌的印象也不是特別深刻。(雖然原詞寫得相當美,但是人們的印象并不深刻)
而配上曲之后把它唱出來,道盡了深宮女人們命運的悲慘以及他們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在反復吟詠的歌聲中聽眾會不知不覺受到感染,會忍不住輕輕地跟著哼起來,會情不自禁潸然淚下。這就是流行歌曲賦予古詩詞新的生命力。 (2)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ㄗ燥h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此詞被重新譜曲后歌名為《月滿西樓》,配以古典情懷:一位古裝女子,手持羅扇,獨倚窗前,望穿秋水,只為等待歸人。整個歌曲樸素清新,籠罩著深層的相思之痛,與李清照的詞風尤為吻合,實乃天作之合。
(3)其實還有一首歌曲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那就是電視劇〈三國演義〉片頭曲《滾滾東逝水》。
這首歌出自于楊慎的《臨江仙》原詞本就雄渾豪邁,《三國演義》電視劇將此詞譜曲后,由楊洪基演唱,通過楊洪基那渾厚的音調演唱出來更加氣勢恢宏,情緒激昂,令人震撼。借千古英雄的是非成敗,抒發(fā)自己的懷古之情。在渾厚的音調之下,表現(xiàn)對世事滄桑的超然和感悟,雄渾而深沉。
小結:通過第一組同學的展示,我們發(fā)現(xiàn)不管是婉約的詩詞還是豪放的詩詞,都可以直接為他譜曲,通過今人的審美趣味進行再創(chuàng)作后,就有別于一般的流行歌曲。
問:同學們怎么看待這種直接為古典詩詞配曲的方式?它有怎樣的益處? 生:我覺得可以一分為二地來看待,
首先對于流行歌曲來說,直接為古典詩詞譜曲,拓寬了流行歌曲的表現(xiàn)空間,提升了流行歌曲的層次。尤其古典詩詞的介入,恰好將其雅的一面也推到了眾人面前,
對于古典詩詞而言,用現(xiàn)代的方式演繹,讓古典詩詞變得更加朗朗上口。既拓寬了古典詩詞的受眾群體,更利于古典詩詞的傳播,
教師小結:感謝第一組同學為我們帶來的精彩展示,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又重溫了古典詩詞魅力,也感謝那些直接為古詩詞譜曲的創(chuàng)作人,是他們讓古典詩詞也可以變得那么朗朗上口。在傳播古典詩詞的道路上,大膽地采取拿來主義,直接譜曲的方式的確很值得借鑒。
2、引用、化用古詩詞式
除了直接為古詩詞譜曲外,現(xiàn)代流行歌曲還可以引用、化用古詩詞。這主要是由于古今語言、音樂的差異,情感表現(xiàn)方式的也有所不同,所以很多詞作者往往不拘泥于古典詩詞原來的字句,而將其作為一種再創(chuàng)作的素材,或者整句地沿襲,或釋其大意,或用其意象,或取其情境,使之與新創(chuàng)作的歌詞有機地融合起來,從而成為當代流行歌壇上的一道特殊的景觀。
(接下來我們有請第二組同學為我們展示他們所搜集到的引用、化用古詩詞的流行歌曲。)
學生展示:
(1)整句化用式
欣賞一首黃安的《新鴛鴦蝴蝶夢》例如:
“ 昨日像那東流水,離我遠去不可留,今日亂我心多煩憂,明朝清風四飄流……”
——《新鴛鴦蝴蝶夢》 提問:同學們聽完歌曲后,有沒有發(fā)現(xiàn)有些歌詞我們很熟悉? 生: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師:對,顯而易見,這是以李白的《宣州謝脁tiǎo樓餞別校書叔云》一詩為藍本的。我們對照李白的原詩:“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不難看出,黃安詞基本上是李白詩句的沿襲和化用,但二者所表現(xiàn)的主題有了一些變化。李白抒發(fā)的是古代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的抑郁苦悶,而黃安表現(xiàn)的則是現(xiàn)代人不求天長地久,只求今天擁有的愛情觀。人們對愛情失去了信心,他們不是把愛情奉為一種信仰和歸宿,而是把愛情當作一個驛站,一種緣分,人世悲歡,緣來緣去,好聚好散。新詞迎合了現(xiàn)代人的愛情心態(tài),所以盡管在內涵上較原詩單薄了許多,可仍能得到不少現(xiàn)代聽眾的喜愛。師:所以我們可以把這種碰撞方式為整句沿用式,整句沿用式更增加流行歌曲的意韻。
(2)釋其大意式
欣賞鄧麗君演唱的《在水一方》,重溫《詩經·蒹葭》,并說說大家聽了歌與原詩詞之后有怎樣不同的感受?
《詩經·蒹葭》沿用了詩經傳統(tǒng)的重章疊句,一唱三嘆的手法,不過比較委婉含蓄,不易讀懂。
由瓊瑤改編之后,《在水一方》歌詞更加淺顯易懂,再加上鄧麗君那甜美的聲音和優(yōu)美的配樂如此協(xié)調完美,簡直是天衣無縫,那歌聲真的溫暖了幾代人。 (下面讓我們再來重溫一下時代的經典。)
欣賞動力火車演唱的《當》,賞析《詩經·上邪》之美,
《詩經·上邪》這本是一首民間情歌,作者運用了浪漫主義手法,連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來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愛,深情奇想,確是“短章中神品”。 而換用現(xiàn)代歌曲改編演唱出來,就變得更通俗易懂,既保留了那種浪漫主義的氣息,對愛情的忠貞也被唱得蕩氣回腸,也別有一番風味,!
所以我們把這種古詩詞大意進行詮釋的方式稱之為“釋其大意式”,它能讓古詩詞變得更加通俗易懂。
師補充: 提到將詩詞改造成流行歌曲,最成功的莫過于瓊瑤。瓊瑤對中國古典詩詞十分熟悉,歌詞往往源自某一首古詩, 她將這些古詩詞名句置于整首歌詞中而使其渾然一體,又融入了自己對詩詞的解讀和人生感受,與電視劇中人物性格刻畫、氣氛渲染有機結合,營造出一種清新明麗、婉轉深情的意境。這些古詩詞與現(xiàn)代人的情感相結合而成的歌詞,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格。
(3)意境化用式。
文學創(chuàng)作素來講究一個廣征博引,引經據(jù)典,物為我用。古典詩詞一向講究韻律感與意境美,許多現(xiàn)代的流行詞作人,從古典文學寶藏中借用一些古典詩詞,或取其意象與意境,或引用典故與內容,或借鑒思路加以演繹,繼而展現(xiàn)一段現(xiàn)代的故事情感,使流行歌曲內涵更含蓄、更豐富、更有表現(xiàn)力。如周傳雄演唱的《寂寞沙洲冷》,取材于蘇軾的《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比如流傳頗廣陳小奇創(chuàng)作、毛寧演唱的《濤聲依舊》,化用了唐人張繼的名作《楓橋夜泊》,
我們看它的歌詞:
帶走一盞漁火,讓它溫暖我的雙眼;留下一段真情,讓它停泊在楓橋邊。無助的我已經疏遠了那份情感,許多年以后卻發(fā)現(xiàn)又回到你面前。
留連的鐘聲還在敲打我的無眠,塵封的日子始終不會是一片云煙。久違的你一定保存著那張笑臉,許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變。
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樣重
復昨天的故事,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濤聲依舊》
師:可以看出在這首歌詞中,作者選取的意象都來自《楓橋夜泊》(多媒體顯示《楓橋夜泊》)同學們能快速找出其中的意象嗎?
生:月落、烏啼、霜、江楓、漁火、鐘聲、客船
師:那么這些意象串聯(lián)在一起共同營造了了怎樣的意境?
生:這些意象串聯(lián)再一起,勾畫了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
客子等景象,為我們共同營造凄涼冷清蕭瑟的意境。 由此可見,兩者的意境是相同的,只是在這種意境中古人與今人表達的情感不太一致罷了。
《楓橋夜泊》中更多地表現(xiàn)了作者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顧慮。
而《濤聲依舊》更多的是現(xiàn)代人的離情別恨。昔日舊情的悵惘,意外重逢的感慨,相憶與期待,思念與無奈,在反復的傾訴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又悱惻纏綿。
此外, 還有高勝美的《青青河邊草》、陳瑞的《白狐》、張學友《楚歌》、屠洪剛《精忠報國》、周華健《刀劍如夢》、羽泉《辛棄疾》等都屬于這類的作品。
師評:看完第二組同學聲情并茂的展示后,老師也仿佛沉醉在古典詩詞與流行歌曲融合的海洋中。看來中國現(xiàn)代的流行詞作人的確善于廣征博引、引經據(jù)典、物為我用。
提問:同學們認為這種引用化用古詩詞的流行歌曲效果又如何呢?
明確:使流行歌曲內涵更含蓄、更豐富、更有表現(xiàn)力,也更耐人尋味。
小結:是的,“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這句詩可以形象地表現(xiàn)出流行歌詞對古典詩詞的借鑒。典雅含蓄、優(yōu)美婉轉、余韻裊裊的古典詩詞意象、意境,給現(xiàn)代流行歌詞增添了極富民族性的風格,“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這在紛紛擾擾、喧嘩騷動的國際流行樂壇上,毫無疑問是一股清新之風。
3、具有古詩詞意韻風格的現(xiàn)代歌曲
現(xiàn)在流行音樂中還有一類音樂廣受大眾的好評,那就是具有古詩詞意韻風格的流行歌曲。這類歌曲也被人們賦予了一個好聽的名字——中國風歌曲。 下面我們有請第三組的同學為我們做展示:
學生展示:我們先來欣賞周杰倫演唱的《東風破》
分析:整首歌是對逝去的美好情感的追憶。全詞呈現(xiàn)的意境則與崔護《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那淡淡的哀愁極其相似;細讀內容寫情思卻無邪,與李白的《長干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兩小無猜的愛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其中的詞句,“酒暖回憶思念瘦”讓人想到李清照“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水向東流”容易讓人想起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詞中出現(xiàn)的多種意象:燈盞、琵琶、楓葉、籬笆、古道、漫草都彌漫著古典詩詞的味道,透著一種典雅之美。
提問:你認為這類作品廣受歡迎的原因是什么?
生1: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結合的演唱曲調,好聽且風格特別,符合青年人的興趣愛好。
“中國風”特色的流行歌曲,歌曲中糅雜著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音樂兩種成分。歌曲中的主旋律基本采用現(xiàn)代的伴奏樂器,如:鋼琴、電子琴、吉他、鼓、小提
琴等。傳統(tǒng)的中國樂器如琵琶、二胡、編鐘、簫、笛、古箏等喜歡出現(xiàn)在前奏、間奏或是結尾。這樣的結合符合中國人傳統(tǒng)的審美
生2: 詩畫般美妙的歌詞、意蘊
我認為“中國風”特色的流行歌曲,它能為廣大受眾喜愛,源于它的歌詞具有中國傳統(tǒng)特色的詩畫美、韻律美、意境美的特點。
比如《青花瓷》可以說是將美用到了極致,“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狀。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了然,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圖韻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歌詞將傳統(tǒng)的青花瓷寫的典雅優(yōu)美,靈氣動人,古色古香。更將它比成了生死相戀的男女愛情,賦予生命的魅力。
所以有人說周杰倫的音樂中蘊藏的古典是自里而外漫溢出來的,自有一種水墨畫般的留白之美和自然之韻,毫無斧鑿的痕跡與打磨的匠氣。周杰倫的“中國風”,不是用來聽的,不是用來賞的,而是用來品的,如一杯濃茶越品越香。
生3:古老題材,重溫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魅力)
我認為中國風歌曲受歡迎的一個原因在于它的取材,展現(xiàn)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比如說周杰倫的《亂舞春秋》以三國故事為題材, 王力宏《牡丹亭》以昆劇經典戲曲為主題,
五月天以《西游記》的故事出發(fā),譜出《孫悟空》一曲; 《爺爺泡的茶》訴說茶文化的歷史香氣;
《本草綱目》以李時珍的醫(yī)學名著為取材,歌詞里還用了十六種古老的藥材名,
周杰倫的《雙節(jié)棍》、《龍拳》、《雙刀》、《霍元甲》等展現(xiàn)的是武俠文化。這些流行歌曲的取材,能讓我們重溫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此同時,也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
師評:剛才幾位同學分別從曲調、歌詞以及選材方面分析了中國風歌曲受歡迎的原因分析,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風歌曲在曲調上采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結合,歌詞具有詩畫美、意蘊美,選材上藝術地再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他們如數(shù)家珍的介紹中,又給我們科普了一下中國風歌曲所具有的獨特魅力。
小結:中國風的流行歌曲就是這樣,亦詩亦詞,亦詞亦詩,將唯美的古典情韻、濃郁的民族氣息與現(xiàn)代潮流元素完美融合,既承傳了古典詩詞的意象、意境、形式與語言,又用現(xiàn)代的創(chuàng)作技巧與思維對其進行了完美轉化,給人以特殊的審美享受。
提問:那么這種中國風歌曲的出現(xiàn)你認為對流行歌曲創(chuàng)作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生:中國風讓歌曲創(chuàng)作的范圍一下子拓展開來,作為音樂創(chuàng)作者,可以不只停留在現(xiàn)代人的情感基礎上,而是積極努力的去學習歷史,學習中國文化,把我們的國粹一一挖掘出來,表現(xiàn)在大眾傳播的歌曲上,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方向。
師評:這位同學的見解很深刻?磥碇袊囊魳穭(chuàng)作者任重而道遠啊。 相信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中國風。它給人一種感受:聽到樂曲就會聯(lián)想到中國特色, 中國元素,中國味道。這些東西深深打動著我們。我們愛并喜歡
著, 喜歡著那一首首“攙雜”著京劇、黃梅戲,嗩吶、二胡,琵琶,笛的中國風。昨天,它們似乎剛剛離我們遠去;今晨一覺醒來,又仿佛赫然站立我們身邊……
四、總結:
剛才三組同學充分利用了多媒體的優(yōu)勢,讓我們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欣賞到了那么多優(yōu)美而富有意蘊的古典詩詞和流行歌曲,既激發(fā)了同學們的興趣,又提高了我們閱讀鑒賞詩歌的能力。今后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地利用好多媒體擴大自己的閱讀面,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的確,好歌曲聽也聽不盡,古詩詞品也品不完。誰說流行歌曲只能是下里巴人,誰說古典詩詞注定曲高和寡,在我看來,藝術其實并無雅與俗不可逾越之鴻溝,關鍵在于融合的手段與碰撞的方式。
不管怎么說,古典詩詞內容豐富,積淀了幾千年,作為一種寶貴的文化遺產,永遠都會對現(xiàn)代及今后的流行歌曲的創(chuàng)作起著或多或少的影響,F(xiàn)代文化對古典文化的借鑒與沿襲是永遠不會停止,古典詩詞會是流行歌曲創(chuàng)作中一個不可舍棄的主題,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一個無法回避的誘惑。
在座的諸位同學,有的愛好寫作,有的說不定將來會成為詞作家,希望古典詩詞能成為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也希望你們能用現(xiàn)代流行的方式使古詩詞煥發(fā)出新的生機。
時間是有限的,對藝術的探討是無限的,今天這堂課,希望你們能體會到“處處留心且學問”,能從純粹的欣賞作品,走向個性化閱讀,走向個性化創(chuàng)作。
五、作業(yè)布置
試創(chuàng)作一首能體現(xiàn)校園生活的歌詞,充分利用古詩詞的相關元素。 參考題目:《秋日校園》《離別》《鄉(xiāng)思》《學子吟》等。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