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讀懂詩歌,做對題目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三語文選修《讀懂詩歌永遠是做對題目的第一步》貴州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高三語文選修《讀懂詩歌永遠是做對題目的第一步》 貴州省級優課
《讀懂詩歌永遠是做對題目的第一步》
教學設計
----“三”管齊下,依序品讀
一、教學內容分析
(一)教材地位分析:
高三語文一輪復習,古代詩歌是重難點,賦分11分,其中雙選題5分,主觀回答題6分,考察范圍有:詩歌形象、語言 、技巧、情感、思想內容和觀點態度。在高考中,學生在基礎題部分,兩個板塊易丟分,一是文言文,二是古代詩歌。一旦學生對詩歌的內容,情感,主旨不理解或理解偏差,可能就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滿盤皆輸。所以,“讀懂詩歌是做對題目的第一步”。 (二)教材內容分析:
詩歌的復習,分7個板塊《變化的高考新題型》《讀懂詩歌》《高考常見題材》《評價詩歌思想內容和作者觀點態度》《詩歌形象》 《詩歌語言》《詩歌表達技巧》《詩歌的比較鑒賞》,本板塊屬于詩歌鑒賞的入門和基礎板塊: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學生為高三學段,具備一定的詩歌閱讀、理解和答題的技巧,但基礎不好,生活閱歷有限,對高考難度的詩歌仍缺乏良好理解能力,且語言組織能力不佳,對相關答題技巧掌握不準確、不系統。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關注作者,備注,理清層次結構,理解詩歌內容。 2. 掌握讀懂詩歌的技巧方法。為答題做準備。 3. 遷移學會的能力方法,解決陌生詩歌的理解。 (二)過程與方法;
1. 將朗讀、討論、分組探究貫穿教學始終。
2. 利用學生此前熟悉的詩歌和已掌握的部分詩歌鑒賞知識以及部分答題技巧方法,努力啟發學生遷移知識,舉一反三。
3. 使學生初步形成較系統的讀解詩歌內容、情感、主旨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 讀懂詩歌、鑒賞詩歌,
2. 吸取其中美好、高尚的思想、情感精髓,內化到自己的精神世界。滋養自我。 3. 欣賞中國古代文學、尤其是古典詩歌的美,形成文化自信。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教學重點
掌握初讀詩歌的各種技巧方法。 (三)教學難點: 能綜合、靈活的將學得的初讀詩歌的技巧方法,運用到實際的詩歌鑒賞和高考中對詩歌的理解中去。 五.課前準備
1. 認真細致備課,制作教學PPT、學案
2. 下發學案,讓學生提前預習并完成預習作業。
六.教學過程與分析: (一)課題導入:
(檢查課前預習作業)
(2017全國III卷)
《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
白居易
(教師活動:提問)關于這首詩歌,下列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 1.白居易稱呼李紳為“短李”,隱含著不太認同李紳詩歌創作的意思。
2.作者堅信自己必將因文學成就而名揚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當時是否得到認可。
3.詩人說“每被老元偷格律,苦叫短李伏歌行”表明作者對朋友模仿,抄襲自己作品感到不滿。
4.“莫怪氣粗言語大”表明作者對之前指責朋友感到內疚和抱歉。 (學生活動:分組回答) 都不對。ɡ^續提問)為什么?(齊答)沒讀懂詩歌的內容,沒能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師活動:得出課題)
對!可見,讀懂詩歌時做對題目的第一步,那么,我們要讀懂詩歌,有哪些步驟和方法呢?
(設計意圖:運用2017年高考全國三卷變式題導入,充分利用預習。)
(二)課堂發展:
讀懂詩歌的步驟方法: A. “讀”標 題
(學生看學案,師生互動,邊教邊問)可讀出:
1、時間、地點、對象、事件。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2、寫作緣由和目的。
《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2017年全國III卷) 3、感情基調。 《憫農》 4、線索。 《詠梅》
5、題材 。 《送子由使契丹》(2017年全國II卷) 6、表達技巧 《秋興》(2017年江蘇卷)
【邊練邊悟】:(學生活動,分組探究)
1.試讀下面詩題,看能讀出哪些重要信息。 《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2015·全國Ⅰ) 〖注〗臨洮:唐時與吐蕃接界,在今甘肅臨潭西。
北庭:唐六都護府之一,治所在庭州
(今新疆吉木薩爾北)
(答案)①“臨洮”“北庭”:點明出發地、目的地。
②“留別”:暗示題材——送別詩。同時暗示情感可能為惜別,報國,
擔憂等
③“臨洮”“北庭”都是邊塞地名,暗示可能將寫邊塞風景、戰事、外
交等。
(設計意圖):
重視分組探究,重視用練習印證技巧方法,讓學生輕松掌握并內化成解題能力。
B、“讀” 注 釋(學生看學案,師生互動,邊教邊問) 1.背景→暗示思想主旨。
2、作者→暗示思想感情、寫作風格。 3、疑難字詞、陌生地名→幫助理解詩句。 4、相關詩句→暗示用典。
【邊練邊悟】 (學生活動,分組探究)
贈花卿[注] 杜 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注〗 花卿:名敬定,成都府尹崔光遠的部將,平叛中立過功;后居功自傲,目無朝廷,僭用天子音樂。
請結合詩句,借助注釋,理解詩歌的寫作意圖。 【答案】詩人的寫作意圖是:給花卿以委婉的勸告: “只應天上有”是說花卿作為臣下不應僭用天子音樂;“人間能得幾回聞”隱含警示之意,意謂這種享受難以長久。
(設計意圖):杜甫詩是模擬考和高考的絕對重點,有代表性。
C、細 讀 正 文(學生看學案,師生互動,邊教邊問) 1、抓情感詞,定位感情基調。
【邊練邊悟】(學生活動,分組探究)
③獨行穿落葉,閑坐數流螢
2、抓景、事、情,推導詩歌主旨。
【邊練邊悟】 (學生活動,分組探究)
釣船歸 賀 鑄
綠凈春深好染衣。際柴扉。溶溶漾漾白鷗飛。兩忘機。 南去北來徒自老,故人稀。夕陽長送釣船歸。鱖魚肥。
請結合詞中意象分析該詞所表達的情感。
【答案】:通過“柴扉”“白鷗”“夕陽”“釣船”“鱖魚”等意象,展現田園生活
的美好,寓示詞人恬靜淡泊,以隱居為樂,不再為世事縈懷的心境。
【邊練邊悟】(學生活動,分組探究)
隴西行(其二)
陳 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結合詩中所敘之事,簡析這首詩包含的思想感情。
【答案】:以將士殺敵英勇、戰斗激烈、傷亡慘重、親人盼歸。寄寓詩人對戰死
者及其家人的無限同情,表達了對戰爭的厭惡和控訴。
(設計意圖):比起作者和注釋,正文提供了更豐富的解讀詩歌的信息,是解讀詩歌的關鍵,所以作了更多分組探究和練習,詩歌也精心選擇了不同類型的代表
作。
結語:同學們,我們今天概括了讀懂詩歌的一些技巧,包括讀題目、讀注釋、讀正文中的景、事、情。希望大家綜合運用,為做好詩歌鑒賞題打好基礎。
【課外練習】(學生活動)
1.提煉下列詩題蘊含的信息。
2.從下列詩歌的注釋中提煉信息,盡量做到全面。
殘春旅社
樹頭蜂抱花須落,池面魚吹柳絮行。 禪伏詩魔歸靜域,酒沖愁陣出奇兵。 兩梁④免被塵埃污,拂拭朝簪(5)待眼明
〖注〗:842--923):字至堯,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本詩是這里借指都城長安。④梁:官帽上的橫脊。古代以梁多少區分官階(5)朝簪:
朝廷官員冠飾。
3.結合詩歌題目、注釋、景、事;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春日即事 〖南宋〗李彌遜
小雨絲絲欲網春,落花狼藉近黃昏。 車塵不到張羅地②,宿鳥聲中自掩門。
〖注〗 ①李彌遜:字似之,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歷任中書舍人、戶部侍郎。因竭力反對秦檜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職。②張羅地:門可羅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設計意圖):運用完整豐富的課后練習夯實所習得的方法技巧,達成教學重、難點。
教學反思:這是我2017年參加全校中青年教師優質課評比時的一堂課的教學設計,經歷了多次對內容的增刪、調整和辛苦的磨課。雖然也有遺憾,但我對最后呈現的效果是基本滿意的,設計的初衷和效果在課堂得到了較好的驗證,教學過程注重方法技巧的總結,注重分組探究,教練結合,整堂課以學生為主,教師只
起到輔助、引導的作用。當然,這堂課的不足也是明顯的,因為詩歌鑒賞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礙于時間所限,不得不對部分內容作了割舍,只能留待之后的教學補足。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