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溫州市,觀察物體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2016年溫州市小學數學優課評比(附課件+教學設計)《觀察物體》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2016年溫州市小學數學優課評比(附課件+教學設計)《觀察物體》狀元二小周舒
觀察物體
【教材分析】老教材到新教材的觀察對象從恐龍到熊貓,最大的區別在于后者多了一個明顯的標記物,即耳朵上的蝴蝶結。這個“蝴蝶結”可以幫助學生更容易區分兩個側面,使得學生的觀察內容與判斷角度更加豐富。
【學情分析】1、學生對“正面、背面、側面”等詞有運用的經驗,意思把握準確。
2、學生對物體正、背兩個面觀察結果的判斷有較高的正確率,而兩個側面的形象容易混淆。
【教學目標】1.知道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2.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等活動,使學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確地觀察物體的基本方法。
3.使學生感受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認識到在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辨認從不同側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
【教學核心問題】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XX看到的圖形是什么?側面有什么不同?怎么區分?
【教學準備】學生4人一組,每組一個玩偶,每人一張號碼貼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請學生說一說Hellokitty的樣子,看誰說得完整?
[設計意圖]主要是使孩子們對HELLO KITTY的形象有一個整體把握,同時也滲透了觀察要有序,全面的要求。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二、新知學習
1.畫hellokitty
講解要求:
(1)先在你的位置上仔細觀察。
(2)將你看到的樣子畫在紙上。
(3)5分鐘內完成。
[設計意圖]回顧學生“畫”的環節,我們認為“畫”更能讓學生靜得下心,更細膩地去觀察。與咔嚓就能成形的照片相比,與絢麗的flash相比,畫更讓他們身臨其境。拉進了與物體的觀察距離。而這樣的動手操作過程也充分體現了“學本課堂”的根本理念。
2.作品展示
(1) 請4位同學上臺反饋,在學生回答自己看到的哪個面,畫的是哪幅圖的過程中,引出“正面、背面、側面”。其中有兩位學生畫的都是側面,從而引出對側面的比較。
(2)比較側面
學生通過比較,發現左右兩個側面的區別:一面有蝴蝶結,另一面沒有蝴蝶結以及方向相反。
[設計意圖]在明確了“正背”兩個面后,我們將重點放在“兩張側面圖的對比上”。給予孩子們充分想象、思考、判斷的時間和空間,引導他們緊抓標志物蝴蝶結,或者手腳胡須等相反的特征去判斷。幫助學生從實物觀察提升到想象觀察,拓展了空間思維。
3.換位置觀察
(1)請臺上的4位同學按逆時針方向換位置。讓大家猜他們現在看到的還是原來的圖嗎?為什么?引導學生發現:位置的改變,帶來觀察的圖像的變化。
(2)那現在他們看到的又分別是這些放大版中(出示示范圖)的哪一張?
請一位同學上臺演示。
反饋:問底下的同學“他找的對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導學生感受“將圖像與物體對照時,需要想象站在對應的位置進行觀察。”
(3)你覺得先找哪個面最容易?那兩個側面你是怎么判斷的?(有蝴蝶結、沒有蝴蝶結)
[設計意圖]在匯報時,引導學生先排除簡單的“正背面”,清晰思路,將注意力集中到有難度的“兩個側面的判斷上”。四個面的同時辨別判斷,考驗并刺激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但是學生也能找出自己的方法,他們先排除正背兩面,將注意力集中到有難度的“兩個側面的判斷上。”
4.全班換位置觀察
要求:圖不動,人動;按逆時針方向;對比“你看到的”和“圖上的”。
換的過程中,請學生談談感受。
[設計意圖]通過“畫”、“看”、“猜”、“換”這幾個步驟,讓學生逐步加深感知。不同位置上觀察到的圖像不同的,兩個側面的區分,如找標記物、方向相反等,為后面的練習作好準備。
三、例題演示
1. 2.
四、鞏固練習
[設計意圖]
1、從易到難梯度安排,說一說中,從只有一個側面到兩個側面的對比判斷、做一做中從三個方位的觀察判斷、,到四個面的全方面對比。
2、選取學生熟悉的主席臺為素材,調動原有的觀察體驗,用想象加以整合,讓他們覺得數學就在身邊。
3、而最后一題中的觀察對象“小豬”,與Hello Kitty相比,它的身上沒有特殊的標記物,這大大增加了學生觀察判斷的難度。體現了練習的層次性。
五、總結回顧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觀察物體
正面 背面 側面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