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觀察物體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觀察物體(一)廣東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觀察物體(一)廣東省優課
教學目標
1.知道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時看到的圖形可能不同,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簡單物體時看到的圖形。
2.能解決簡單的問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3.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想象等活動,初步掌握全面、正確觀察物體的基本方法。
2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方位感不強,往往左右不分,不過學生在此之前已經有了前后、左右等位置的認知基礎,而且學生平時也在不經意間觀察物體,因此這節課的內容對于學生來說難度不是很大。本節課安排了一系列的觀察活動,旨在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同時獲取新知。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認識到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時看到的圖形可能不同。
教學難點:辨認從不同側面觀察物體時看到的圖形。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趣味猜測,引入新知
1.教師給同學們介紹一位大朋友(出示背面照片),讓學生猜一猜她是誰?(強調仔細看。)當學生說不大清楚時,教師接著出示側面的圖片,
讓學生繼續猜猜究竟是誰,最后揭開謎底(出示正面的照片)
2.教師指出剛才同學們用眼睛仔細、認真地看就叫做“觀察”。引出課題“觀察物體”。
活動2【講授】二、組織活動,探究新知
活動一:本位觀察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小客人——熊貓。我們先讓熊貓面向黑板坐好,現在請你輕輕地告訴熊貓,你坐在它的哪一面?
2.從你自己的位置上看到的熊貓是什么樣子的?請學生原位坐整齊,頭不要偏,手不要動。仔細觀察,再仿照句子“你坐在熊貓的哪一面,看到了它的什么?”和同組的小朋友說一說。
請學生匯報交流的結果。
3.重點分析左側面和右側面,指出這兩者最大的區別——蝴蝶結。
活動二:換位觀察
1.我們在自己的座位上只能看到熊貓的一個面,想不想看看“熊貓”其他的面呢?怎樣才能看到“熊貓”其他的面呢?
學生可能提出換座位和熊貓拿起來轉動這兩種方法。
2.體驗變換自己座位的觀察方法
請同學們起立,教師說1、2、3、走,學生就按照順時針方向走到下一個位置坐下。注意:坐整齊,頭不要偏,手不要動,仔細觀察,跟小組的同學說一說:現在你坐在熊貓的哪一面?看到了它的什么?
教師采訪學生的交流結果。
3. 認為變換了位置之后,看到的熊貓的樣子也是不同的請舉手。到底是不是呢,我們繼續轉動座位,通過自己的觀察去尋找答案。(第二次轉動)
教師提問:通過剛才變換自己座位的觀察,你有什么發現?
4. 剛剛看了熊貓三個面,還剩下最后一個,想不想也瞧一瞧?請同學們快速轉到下一個位置,仔細觀察。
5. 請小朋友們一起大聲、齊聲地說出你們了不起的發現(板書:觀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圖形不同。)
6. 剛才我們通過變換自己的位置,觀察到熊貓四個不同的面。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觀察,誰來試試這種方法。
活動三:快速反應
1.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老師要獎勵你們做一個游戲。老師這里有一些從不同位置拍攝的熊貓的照片,老師任意選一張,你認為這張照片是在熊貓的哪一面拍的,就快速站到熊貓的那一面,我們來比一比,看誰能找到正確的位置,而且腳步輕,動作靜,同學們能不能做到啊?(活動期間通過熊貓的幾張相片補充板書)
2.同學們真厲害,能夠根據圖片快速找到正確的位置。有4個小朋友也在觀察這只熊貓,翻開課本第68頁,我們一起來幫他們辨認一下“下面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
大家覺得哪一張圖形最容易判斷?哪一張比較難呢?
這4個位置我們剛才有沒有體驗過?嗯,剛才通過變換自己位置,我們發現了:觀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圖形不同。(再次強調結論)
活動3【練習】三、敢于挑戰,靈活運用
1.課本練習十六第一題
2.看圖連線(課本“做一做”)
先觀察,小朋友們站在卡車的哪一面?你們能不能把每個小朋友和他所看到的卡車樣子連起來啊?
3.欣賞(帶領同學們到潮州市區逛一逛,看看廣濟橋、金山大橋等等)
活動4【作業】四、總結回顧,拓展提高
1.讓學生談談學習的收獲,并互相評價。
教師總結。
2.引導思考,完善認知。
是不是所有的物體從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圖形都不同呢?老師在這里賣個關子,我們下節課再繼續討論。
3.完成課本P70-71第3、4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