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溫州市,解決問題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2016年溫州市小學數學優課評比(附課件+教學設計)景山小學《解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2016年溫州市小學數學優課評比(附課件+教學設計)甌海區景山小學馬茅茅人教版三上《解決問題》
《“歸總”問題》教學設計
甌海區景山小學 馬茅茅
一、教學內容: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解決問題(歸總問題)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掌握用乘除兩步計算解決含有“歸總”數量關系的實際問題,能正確迅速地找到中間問題(即先求什么)。
(二)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學會利用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的解題策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養成良好的畫線段圖解決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三、目標解析
例9沿用了例8的情境,編排的思路與例8大體相同。不同的是,畫圖的方法由示意圖改為更為抽象的線段圖,為今后借助線段圖分析更復雜的數量關系打下基礎?們r相等這一數量關系用形象示意圖(離散的圖形)無法呈現,而且當數據很大時畫起來也很麻煩。線段圖通過用上下兩條長度相等的線段并平均每分成相應的分數,既能很好地表明總量一定的數量關系,還能體現每一步中單價與數量的關系。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解決含有“歸總”數量關系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學會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
五、教學準備
課件、直尺
六、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
師:同學們,走進一家文具店,你對什么最感興趣?那么你能發現其中有關的數學知識嗎?如果給你一些條件,你能提出數學問題來解決嗎?
(預設)生:能
師:好,請你根據提供的條件來提出數學問題。
出示:(1)小明的錢買6元一本的筆記本,正好可以買6本。
(2)小樂買3支同樣的鋼筆用了18元。
(3)小華讀一本書,每天讀6頁,4天可以讀完。
(4)小林讀一本故事書,3天讀了24頁。
預設學生回答:(1)小明一共帶了多少錢? (2)每支鋼筆多少錢?
(3)這本書一共有多少頁? (4)小林平均每天讀幾頁?
師:誰能根據這些問題列出相應的算式來解決?
(1)6×6=36(元)(2)18÷3=6(元)(3)6×4=24(頁)(4)24÷3=8(頁)
師:孩子們分析問題的能力都很強,今天這節課我們要研究的問題只不過在它們的基礎上多加了個條件,有沒有信心接受挑戰?(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新知探究
1、閱讀和理解
出示:小明的錢買6元一本的動物筆記本,正好可以買6本。用這些錢買9元一本的日記本,可以買幾本?
(1)出示例9的完整問題,學生自由讀題,理解題意。
師:全班同學來齊讀一下題目。你讀懂了什么?
預設:動物筆記本的單價是6元,買了6本。日記本的單價是9元。
師:兩個“6”一樣嗎?(圈出“這些錢”)這些錢是指哪些錢?最后要解決什么問題?
(2)嘗試探究
師:接下來請同桌兩個人合作,按照學習單的提示完成你們的分析過程。
學生學習單:
1.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同桌互相說一說)
2.畫(請用合適的圖示表示你的想法)
3.寫(請列出算式)
4.驗(回顧反思,用自己的方法檢驗)
整理交流
師:請完成練習單的同桌兩人按照學習單的順序,將研究的過程說給對方聽。
(3)匯報交流
師:好,各小組基本上都完成任務了。下面是我們的匯報時間,小組兩個人都上臺,由1個人將學習單按順序講解下來。
匯報注意點:圓圈為什么一樣大?每段為什么一樣長?要求的問題表示在哪里?
根據學生匯報板書:先求( ),再求( )
2、分析與解答
(1)對比畫圖方法:
預設1:
預設2:
師:我們來比較一下剛才同學們兩種畫圖的方法。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我們逐個來看。6元一本的動物筆記本?為什么圓圈一樣大?有6本怎么去表示?這些錢表示在哪里?問題在哪里?
師:看來線段圖能更加清晰的表示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
(2)那我們一起來看看線段圖是怎樣畫出來的。
電腦動態演示根據條件和問題逐步出示線段圖的各部分。
(3)請學生修改或完善自己畫的示意圖。
師:根據剛才的分析,先算6×6=36(元),再算36÷9=4(本)
板書:
6×6=36(元) 36÷9=4(本) 6×6÷9=4(本)
3、回顧與反思
(1)說一說怎樣檢驗答案是否正確
師:怎樣可以檢驗我們的方法是否正確?
(2)回顧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試一試,分析對比
出示:小明的錢買6元一本的筆記本,正好可以買6本。如果用這些錢買了4本日記本,每本日記本多少錢?
過渡:如果第一個條件不變,第二個條件變為“如果用這些錢買了4本日記本”,那問題應該怎樣問呢?
1、請你用線段圖畫出思考過程,并列式解答。還是同桌合作,一人畫圖,一人列式。
2、反饋交流。
3、對比分析
師:這兩道題目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題目中前兩個數學信息是相同的,給出了每本6元和數量6本,根據這兩個信息可以求出總共帶的錢數,而且這個帶的錢的數量沒有變。
不同點:第三個信息和問題不同,正好互相交換了一下;總錢數÷單價=數量,總錢數÷數量=單價
(四)鞏固練習,發展提高
過渡:看來同學們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竅門了。愿意來接受挑戰嗎?
1、選擇題
(1)學校買了20個籃球,買的足球的個數是籃球的2倍;@球和足球一共買了多少個?
A、20×2 B、20×2+20 C、20÷2
(2)小林讀一本書故事書,3天讀了24頁。照這種速度,9天可以讀多少頁?
A、24÷3×9 B、24×3÷9 C、24÷3+9
(3)小華讀一本書,每天讀20頁,2天可以讀完。如果他5天讀完這本書,平均每天讀幾頁?
A、20÷2×5 B、20×2÷5 C、20÷2×5
師:你能找到中間問題是什么嗎?
2、開放題。
小林用小棒擺了8個三角形。如果用這些小棒擺正方形,可以擺多少個?(圖形的邊不能重合)
(1)學生獨立解答。
(2)匯報交流
每條邊用1根小棒,一個正方形用4根小棒。3×8÷4=6
每條邊用2根小棒,一個正方形用8根小棒。3×8÷8=3
每條邊用3根小棒,一個正方形用12根小棒。3×8÷12=2
每條邊用6根小棒,一個正方形用24根小棒。3×8÷24=1
(3)對比、概括。
師:為什么每個正方形用的根數越多,正方形的個數就越少呢?
發現:每個正方形用的小棒數越多,能擺出的正方形就越少。體會兩個量之間的反比例關系。
(五)課堂總結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先求一共帶了多少錢,再求能買幾本日記本。
6×6=36(元) 36÷9=4(本) 6×6÷9=4(本)
答:可以買4本日記本。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