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溫州市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2016年溫州市小學數學優課評比《速度 時間 路程》(附教案+課件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2016年溫州市小學數學優課評比《速度 時間 路程》永嘉縣甌北第七小學楊芬芬
課題 | 速度 時間 路程 | 課時 | 1課時 |
設計者 | 永嘉縣甌北第七小學 楊 芬 芬 | ||
教材與學情分析 |
一 教材分析 1.本課時安排在四上第4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單元中,學生學了單價數量總價之后。 2.教材是通過學生計算路程,然后歸納向學生介紹像什么樣的是速度,以及路程時間的概念。接著通過練習探索三者之間的關系。 3.怎樣去詮釋速度的內涵,以及速度的必要性,合理性和速度單位為什么需要路程與時間單位結合等在教材中沒有凸顯出來,需要老師結合實際生活情景去突破。 二 學情分析 1.學生在生活中有比兩人跑步快慢的經驗。 2.課前學生會用除法求出每小時行多少千米,或路程,時間。 3.課前學生有路程和時間的概念。對速度的內涵以及單位認識只停留在表面。 |
||
目標與重難點 |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知道速度產生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理解速度的含義。構建速度、路程、時間三個數量之間的關系; 2、在比較中理解速度單位,建立復合單位的表象,感受復合單位表示速度的意義。 3、在舉例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拓寬數學視野,感受速度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速度概念的理解,構建速度、路程、時間三個數量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速度的復合單位表示意義 |
||
教學準備 | 課件 小貼板 | ||
過程設計 |
一 談話引入――激活生活中比快慢的基本方法 1.出示比快慢。在生活中,你們比過快慢嗎?比如兩個人比跑步?是怎樣比的?你說,還可以怎樣比?(預設:給他們相同的時間,看誰跑的遠,給他們相同的路,看時間)。看來同學們比快慢都有自己的經驗。 2.剛才同學們提到時間,和走過的路。課本上是這么說的。齊讀(出示課件:一共行了多長的路,叫路程。行了幾小時(幾分、幾秒等),叫做時間。) 3.出示 ①獵豹跑60米,用了2秒。 ②烏龜跑60米,用了4320秒。 ③特快列車3小時大約行了300千米。 ④小明行走12千米,用了3小時。 判斷那個量是路程?哪個量是時間? 4.看到這些信息你能比出誰和誰的快慢?并說明理由。 師總結:路程相同,直接比時間。(板書)時間少,他就快。時間相同,直接比路程。(板書)路程大,他就快。這兩種就是生活中比快慢最基本方法。 二 創設情境――體會速度產生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速度的含義 1.圖文結合出示 誰走得快些? 張明 我從家里走到學校花了4分鐘。 李紅 我從家里走到學校花了6分鐘。 2.誰快?為什么?還有不同的想法嗎?看來單單比時間是比不出來的。還要什么?(路程) 3.出示圖: 張明到學校280米,李紅到學校480米。路程不一樣,你還能比嗎? 把你想的用算式寫下來。 4.師挑學生的作品板書。反饋分析。 張明 280÷4=70米 李紅 480÷6=80米 5.追問分析: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在圖中怎樣得到70米?70米藏在圖中那里?這一份,那這一份呢,這一份呢,這一份.每一份都是70米.可以說每秒走了70米.(可以是這個嗎?還有呢?板書:每分鐘走70米)那么80米呢?(每分鐘走80米板書) 6.板書:70米小于80米 答:李紅走得快。 7.追問:剛才我們知道,這題時間不一樣,路程也不一樣。單單拿時間或者路程比不出來。你們卻把時間與路程結合起來,變出了一個新的數。為什么你們可以用這個新的量就可以比出來了?(板書) 預設:因為他們都是每一分鐘,師概括:是的,你們都是把他們的時間轉化稱了1分鐘,也就是時間相同。這種情況其實是轉化成了剛才的那種進行比較。 8.像今天這些新的量,每分鐘走70米,每分鐘走80米,數學中叫他速度。(板書速度)揭示課題 9.你還會求其他東西的速度嗎? 出示課件: ① “神七”飛船在太空5秒飛行了約40千米,“神七”飛船的速度約是( )。 ②小青騎自行車,2小時騎了16千米,小青騎自行車的速度是( )。 先判斷時間和路程。學生獨立寫。學生口答,教師列式“40÷5=8(千米)” “16÷2=8(千米)”。追問為什么用除法? 10.真神奇!同學們,你看算式是對的,答案也是對的。那么可以推測出小青騎車的速度與神奇一樣快! 你有什么想法? 預設生:是不一樣的,“神七飛船”的速度是每秒8千米,騎自行車的速度是每分8千米。(師板書。每秒飛行8千米,每小時騎車8千米。)有什么辦法區分開呢?(預設生:寫上時間單位。師板書)師:說得好,我們可以在路程單位后面加上時間單位來表示速度單位。板書,并把剛才不全的也補好。請同學們也補好。 11.教學速度單位讀法。 12.速度的單位現在長這樣子,有點特別。但是這有什么好處?(是的,他既有路程單位,又有時間單位。這樣就不會誤會。) 13.請回顧一下,剛才你們的速度是怎樣來的?(板書。路程÷時間=速度) 14. 我把剛才同學們算出的速度請出來,這四句話都表示速度,那你覺得什么是速度? 說的真好!書上也這么認為。出示課本定義。(每秒,每分,每小時行走的路程叫速度。)讀題。 15.請同學們看一下,速度里有路程,(指圖)它與這些路程有什么不同?那么時間呢?速度里的時間與剛才的時間又有什么不同?(預設:速度里的路程是一份份的,時間也是一份份的。而外面的是總的,幾份的。) 總結:一份的時間對一份的路程就是速度。接下來我們來感受一下速度的快慢。 三 圖文結合――感受速度的快慢 1.劉翔的速度8.5米/秒 你說,是的滴答,從這里飛到了教室墻哪兒了。 2.獵豹的速度30米/秒 你說.打開課件。 3烏龜的速度60米/小時 烏龜說,我比他們還快,60米你覺得呢?對要結合時間。 4.小明的速度4千米/小時。 四 變式練習――構建速度、路程、時間之間的數量關系 變式:小明的速度4千米/小時。行8小時。一共走了多少米? 小明走了20千米。小明每小時行4千米/小時。小明走了幾小時? 算式?為什么用除法計算?數量關系是?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五 自然現象――用速度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1.電閃雷鳴 看過嗎?猜一猜,你是先看到電閃的,還是先聽到雷聲的? 2.出示數據 廣的傳播速度是 300000千米/秒 聲音的傳播速度是340千米/秒 3.現在你想說什么。 總結:是的,知道了他們的速度我們就可以推算出來。速度還真有用處。 六 比快更快――感受路程不變,時間與路程之間的變化關系 1.這倆速度可快了,在生活也有跑快的。比如:動車 如果從溫州到上海,路程大約600千米,我花了4小時,你能算一算這速度是多少?生:600÷4=150 2.如果時間回到30年前,1985年,仍然是600千米的,那時候的速度和時間會有怎樣的變化?(以前慢了,科技發達,動車的速度就會快一些,以前的速度慢,那時間呢,有道理嗎,速度慢了,時間就增加了) 3. 如果在將來,還是這段路,速度和時間又會有怎樣的變化呢?(速度變快,當然時間就變短了。) 4.溫州到杭州的距離大約是40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計算,3小時能到嗎? 七.回顧總結 靜靜地想一下這節課,你知道了什么?是的,我們把路程與時間結合起來,創造出了速度.用他可以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下節課我們還繼續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
||
作業 |
1. 收集交通工具或動物的運動速度。并按照速度的形式記錄下來。 2. 判斷 下面的說法對嗎? ① 小明家和學校相距700米,他從家到學校走了10分鐘。他每分鐘走多少米?這道題求路程。 ② 已知3小時走的路程,可以求速度。( ) 3.王叔叔從縣城出發去王莊鄉送化肥。去的速度是40千米/時,去的時候用了3小時,返回時用了2小時。從縣城到王莊鄉有多遠?原路返回時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
||
板書設計 |
速度 時間 路程 路程 ÷時間=速度 ①路程相同,直接比時間 ![]() 李紅 480 ÷ 6 = 80(米/分) 每分走80米 路程不同 ,時間不同 70米/分<80米/分 速度×時間=路程 答:李紅走的快。 路程÷速度=時間 神七 40 ÷ 5 = 8(千米/秒)每秒飛行8千米 小青 16 ÷ 2 = 8(千米/時)每小時騎8千米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