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小學語文優質課四年級上冊第10課《爬山虎的腳》吉林大學附屬小學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小學語文優質課四年級上冊第10課《爬山虎的腳》吉林大學附屬小學
四年級上冊第10課《爬山虎的腳》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通過看實物、視頻、動畫,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爬山虎的葉子、腳各是什么樣的,爬山虎的腳是怎樣往上爬的。
2.通過看爬山虎的實物,評議、欣賞預習時畫的、課堂進一步讀書思考修改的思維導圖,自主感悟到作者是怎樣寫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的腳,爬山虎的腳是怎樣往上爬的,領悟寫作的方法。
3.領悟作者是通過連續細致的觀察,才寫得如此準確、細致、生動,學習觀察的方法,同時落實單元訓練重點。
4.學習本文作者的觀察方法,當堂小組內觀察一支小花,并說一說,學以致用,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的能力,合作、傾聽、表達的能力,同時進一步落實單元訓練重點。
教學重點:
1.有感情朗讀,通過看圖片、視頻、動畫,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通過看爬山虎的實物,評議、欣賞預習時畫的、課堂進一步讀書思考修改的思維導圖,自主感悟到作者是怎樣寫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的腳,爬山虎的腳是怎樣往上爬的,領悟寫作的方法。
2.學習本文連續細致的觀察方法,當堂小組內觀察一支小花,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的能力,進一步落實單元訓練重點。
教學準備:
Ppt;實物投影儀;爬山虎圖片、實物;
滿墻爬山虎隨風漾起波紋的視頻;
爬山虎的腳往上爬的動畫;
需要引導學生補充完成的寫爬山虎葉子一段的思維導圖;
著名作家肖復興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的節選。
教學過程:
一、回憶思考,復習鋪墊。
1.回想:課文的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
2.交代任務: 這節隨作者葉圣陶先生觀察后寫的文字,感受下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的,又是怎樣往上爬的。
二、研讀寫“葉”的第2自然段——
評賞思維導圖,課文結合實物感知內容和寫法。
1.用喜歡的方式讀文,思考爬山虎的葉子有哪些特點;可以再審視、修改預習時畫的本段的思維導圖。
2. 評議思維導圖。(選3幅有代表性的評議。)
方法:
1)選取2個思維導圖評議:一個思維條理清晰,缺少關鍵詞;一個思維條理略欠缺,引導學生修改完善。
2)欣賞1個比較完美地體現課文思維條理、關鍵詞也準確的思維導圖。
3)欣賞老師畫的思維導圖。
方法:
老師就自己的思維導圖中的空白部分,引導學生找到合適的詞語填好;
并由此總結出葉子的特點是“多、密、美”。
寫作方法是“動靜結合”。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明確——像老師這樣,加上自己基于課文做的概括性詞語,能讓思維導圖更具引領思維的作用。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準確性、深刻性、條理性。與此同時,能深入感知課文內容,知道爬山虎的葉子是什么樣的,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觀察,用怎樣的語言、用怎樣的寫作方法表達的。】
3. 朗讀,體會感悟爬山虎葉子的特點和作者是如何寫的。
方法:
1)通過看圖片、視頻,深入感受。
2)再讀深化體會感悟。
【設計意圖:讀是語文課堂最重要、最經常的訓練。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通過視頻帶來的視覺上的直觀感受,深化學生透過語言文字獲得的自我感知,從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爬山虎的葉子是什么樣的,微風拂過,滿墻的爬山虎漾起波紋的美麗景象,同時,深刻體會作者運用語言文字的準確、生動。】
三、研讀寫“腳”的3—5自然段——
實物對照課文,感知內容和寫法;觀察小花學以致用。
1.出示自主學習提示: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用橫線畫出爬山虎的腳是什么樣的,是怎樣往上爬的?畫好后,可把文字與爬山虎實物對照感受一下。
2)小組內互相欣賞思維導圖,必要的做修改。
2.展示思維導圖,大家欣賞。
3.小組闡述觀點:
作者是怎樣寫爬山虎的腳、爬山虎的腳是怎樣往上爬的。
方法:
1)學生闡述同時,引導學生看爬山虎的實物,領悟是如何寫的。
2)引導明確為什么是“一腳一腳”。
3)看視頻,感知爬山虎的腳是如何往上爬的。
4.讀“腳往上爬”的段落,領悟單元訓練重點——連續細致觀察。
5.學習觀察方法、寫作方式,學以致用——當堂觀察一支小花,口頭表達練習。
方法:
1)ppt出示課文寫爬山虎腳的段落,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觀察方法:抓住位置、樣子、顏色,包括寫葉子時的方向、排列,及其他突出的特點。
2)明確觀察順序:先觀察葉子,后觀察花。
3)學生分組觀察,小組內說;教師深入傾聽、指導。
3)指小組按觀察順序,組織語言口頭表述。
4)本組成員先補充、其他學生再補充。
5)教師總結梳理。
【設計意圖:學習本文的觀察方法,學以致用,深入落實單元訓練重點,同時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的能力,合作、傾聽、表達的能力。】
四、讀第一自然段——
感受首尾呼應的寫作方法。
1.提問、發現:爬山虎的腳往上爬的過程中,觸著墻和沒觸著墻的變化,發現墻(或像墻一樣可攀援的物體。)對爬山虎的重要性。
2.齊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3.你發現了什么寫作方法?
【設計意圖:變序學習,領會到作者寫墻開頭,貌似平常,實則首尾呼應,只有細致品味,才能感知到每句話的意義和作用。】
五、評價全文,學習寫法。
1.除了首尾呼應之外,還有哪些同學們可學可用的寫作方法?
必須談到的點:
1)從面到點的描寫
(預設:這一點,學生課能說得出,也可能一時可能說不上,說不上的話,教師結合課文引導)
2)連續、細致觀察
方法:
找課文中顯示連續觀察的詞。
【設計意圖:評價課文的可以學習的寫作方法,是對課文內容的深化,是深入感知寫作方法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
六、學法總結,梳理升華。
同學們通過畫思維導圖,運用抓重點詞語,聯系生活實際的閱讀方法,讀懂了課文內容,知道了爬山虎的葉子、腳各有什么特點,爬山虎的腳是怎樣往上爬的,深入領悟到作者是通過細致,連續的觀察才能寫出如此準確、細致入微的文字。我們也在課堂學習作者的觀察和寫作方法進行了小練,希望同學們課后連續觀察一種事物,也努力寫出生動的文字。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