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小學語文優質課四年級上冊第13課《精衛填海》1 廣東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小學語文優質課四年級上冊第13課《精衛填海》1廣東
四年級上冊第13課《精衛填海》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帝、曰”等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少”,會寫“帝、曰”等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講述精衛填海的故事。
4.能感受文中神奇的想象和堅韌執著的精衛形象。
二、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1份
三、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講述精衛填海的故事。
四、教學難點
能感受文中神奇的想象和堅韌執著的精衛形象。
五、課型
新授課
六、課時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營造氛圍
1.播放視頻音樂,師在音樂中誦讀《精衛填海》原文的開頭部分:“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
2. PPT出示以上文段和精衛圖片,提問:你們知道老師剛才吟誦的這段文言文寫的是什么嗎?(精衛。)它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學生用文段中的詞語回答。)
3.出示精衛圖片,了解精衛,簡介《山海經》。
4.提出疑問,引出課題。(板書課題:13 精衛填海)
學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此環節在設計旨在通過視頻和教師的配樂朗誦,創設文言文學習的情境,了僅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讓學生感受到文言文語言的韻律美。】
(二)初讀課文,把握節奏
1. 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分鐘)
2. 檢查匯報。
(1)指名讀課文,正音。
(2)指讀生字,指導讀準“帝、曰、溺、返、銜”等生字的讀音。
(3)指讀多音字“少”。(出示拼音)
(4)提問:文中的“少女”是什么意思?你是從哪知道的?(引導學生學會借助注釋理解意思。)“少女”在古代是指”小女兒“,在現代是什么意思?(思維導圖展示“少女”的古今不同意思,了解古今異義。)
(5)再讀句子,引導學生比較“曰”和“日”兩個字的不同。
3. 指導朗讀,讀出節奏。
(1)給第一句話加上節奏線,學生嘗試讀出節奏。
(2)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老師讀,邊在書上劃節奏線。
(3)根據節奏線,學生練習朗讀。
(4指名讀,分小組讀,全班讀,讀出節奏感。
【設計意圖:此環節通過范讀引導學生把握文言文朗讀的節奏,再利用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獲得初步的文言語感,感受文言文語言的韻律美。】
(三)巧借方法,理解課文
1. 學生默讀課文,嘗試運用學過的方法,理解文意。(課件出示學習要求。)
2. 小組合作交流。
3. 匯報,指名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大意。
4.提問:你用了什么方法理解這篇課文?
(1)引導學生關注“溺”、“故”、“堙”等字,引出“借助注釋”這一學習方法。
(2)引導學生給“返”、“常”組詞,引出“擴詞法”這一學習方法。
5.學習倒裝句:“女娃游于東海。”
(1)出示句子,指名說說句子的含義。
(2)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兩個句子進行比較,了解倒裝句。
課件出示:①女娃游于東海游。②女娃于東海游。
(3)對比朗讀,體會倒裝句的作用,感受文言文的韻律美。
(4)說話訓練:“女娃在東海游玩”可以說為“女娃游于東海”,那“老師在丹長城游玩”用文言文怎么說呢?(師游于長城。)
課件出示: 師游于長城。
生游于 。
學生練習用以上句式說話。
【設計意圖:著重引導學生用借助注釋和擴詞法理解課文,抓住“女娃游于東海”這一特殊句式——倒裝句,進行對比朗讀、說話訓練,讓學生感受文言文語言的精練性和韻律美。】
(四)借助插圖,升華情感
1. 出示課本插圖,引導學生觀察,說說插圖的內容。
2. 學習生字“銜”。
課件出示漢字“銜”的演變過程。師講解字義。
指導書寫,學生練習書空。
找出文中帶“銜”的句子: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3.復習“提問”這一閱讀策略,讓學生嘗試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4. 再讀課文,理清故事的起因、經過。
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再讀課文,探究精衛填海的起因、經過。
精衛填海這件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學生回答,師板書:起因 游 溺)
精衛填海這件事情的經過是什么?(學生回答,師板書:經過溺)
5. 研讀課文,引導想象。
(1)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女娃變成了精衛,這是多么神奇的想象!讀到這兒,你看到了一副怎樣的畫面?(引導學生想象精衛在做什么?)
(2)精衛是怎么做的?(生讀句子: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抓住“常銜”一詞,引導學生品讀理解精衛填海不是一次兩次而是無數次,感受精衛的執著。
(3)想象:精衛在銜石填海的過程中會遇到什么困難?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追問:精衛有沒有被這些困難嚇倒?她有沒有放棄?她是怎么做的?(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4)你們看到了一只怎樣的精衛?
(5)小結:多么堅韌與執著!(板書:堅韌 執著)
6.創設情境引讀,進一步感受精衛堅韌、執著的形象。
課件出示各種惡劣天氣的相應視頻,教師引讀:
①當赤日炎炎、焦金爍石的時候,精衛——
(生讀: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②當電閃雷鳴、暴雨傾盆的時候,精衛——
(生讀: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③當寒風呼嘯、大雪紛飛的時候,精衛——
(生讀: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④一天,一月,一年,不知過了多少年,精衛仍然堅持——
(生讀: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師小結:好一個堅韌執著的精衛!
【設計意圖:此環節教師滲透了借助插圖學習文言文的方法,由圖引發學生的想象與思考,讓學生探究精衛填海的起因、經過,感受神話傳說的神奇想象,最后通過創設情境引讀,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感受精衛堅韌與執著的精神。在理解課文的同時,進一步了解神話的特點。】
(五)指導背誦,續編結局
1. 指導背誦課文。
(1)學生自由練習背誦課文。
(2)出示填空式文段,學生嘗試背誦。
(3)播放背景音樂,師生共同背誦課文。
2.指導學生復述故事。
(1)學生嘗試根據板書的提示復述故事。
(2)鼓勵學生添加內容,把故事講得更生動具體。
課件出示:①在很久很久以前……
②有一天......
③女娃幻化成為精衛鳥......
④ 不管海上風有多高浪有多急,精衛都......
3.嘗試續編故事。
神話不故事僅充滿了神奇的想象,而且是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的表達。現在也請同學們展開豐富的想象,續編故事,說一說精衛填海的結果會是怎么樣呢?
學生自由發言。
【設計意圖:此環節設計了背誦課文、復述故事、續編故事三個步驟,層層遞進,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并進一步感受神話的特點,激發了他們閱讀神話的興趣。】
(五)課外拓展,推薦閱讀
出示《山海經》中瑞鳥鳳凰,蠪蛭,猼訑等神秘奇異的故事圖片,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推薦閱讀《山海經》中的“瑞鳥鳳凰”的故事。
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凰,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曰義, 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山海經·南山經》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旨在通過推薦閱讀,讓學生在課外拓展中進一步感受傳統文化,并開闊視野;在誦讀經典中,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八、板書設計
13 精衛填海
起因:游 溺
堅韌
經過:銜 堙
執著
結果: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