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小學語文優質課六年級《竹節人》河南洛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小學語文優質課六年級《竹節人》河南洛陽
六年級上冊第10課《竹節人》
教材分析
《竹節人》是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是閱讀策略單元,這是本套教材第四次以閱讀策略為主線組織單元內容。該單元的主題為“帶著目的閱讀”,它既是對前面三個年級所學閱讀策略的再次提升,又是第四學段閱讀能力發展的重要基礎,起到了承接與拓展的重要作用。
這篇文章回憶了作者童年時代做竹節人、玩竹節人以及老師沒收竹節人卻也自己偷偷玩竹節人的情景,表現了童年游戲的樂趣,表達了兒童的喜悅與滿足,同時也寫出了老師童心未泯的一面,字里行間流露出簡易的兒時玩具帶來的心靈快樂。
教材在“學習提示”中給學生提出了三個閱讀任務:“寫玩具制作指南,教別人玩這種玩具。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帶著不同的任務去閱讀,就等于有了不同的閱讀目的。三個任務引導著學生從不同角度去閱讀這篇課文。第一個任務偏重于實用、需要從課文中提取關鍵信息來完成;第二個任務偏重于體驗,需要從字里行間去體會、感受竹節人帶給大家的樂趣:第三個任務偏重于敘事,需要把握住事情的前因后果和細節去講述故事。
通過五年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閱讀方法,如瀏覽、圈畫、批注、分類、搜集信息、關聯、想象等;同時,六年級學生能夠在真實的情境中展開閱讀探究,在傾聽中交流分享,但是如何綜合運用這些閱讀策略,特別是如何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是學生的學習難點,也是他們的認知需求。
本課的教學,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感受什么是有目的地閱讀,懂得閱讀目的不同,關注的閱讀內容會不一樣,采用的閱讀方法也不盡相同。教學過程中,先讓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后,根據學習提示明確本課的三個閱讀任務;再帶著不同的閱讀任務,選取相應的課文內容來讀,在讀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最后結合課后練習,梳理閱讀過程,總結學法。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詞,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2.懂得閱讀同一篇文章,閱讀的目的不同,采用的閱讀方法不同。
3.能采用恰當的閱讀方法完成閱讀任務。
4.朗讀體會竹節人帶給人們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學習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完成閱讀任務。
課前準備
學生:自主預習課文
教師:學習任務單、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詳)
一、激趣導入,板書課題。
1.出示圖片,講述傳統玩具的玩法。
2.檢查預習,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二、閱讀導語,明晰任務。
1.自讀“單元導語”,明確學習要求。
2.指讀“閱讀提示”,知曉學習任務。
三、自主閱讀,完成“學習任務單”。
1.出示學習任務單,學生自主閱讀完成。
請快速閱讀課文,借助表格,講講如何完成三個閱讀任務。
閱讀任務 |
關注的段落 |
閱讀方法 |
寫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別人玩這種玩具。 |
|
|
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
|
|
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 |
|
|
2.學生匯報,指名補充,教師相機點撥:
初步理清完成每個閱讀任務,運用瀏覽、跳讀等方式找到相關的段落。
四、小組合作,完成學習單。
(一)請三人小組選擇其中一個閱讀任務,合作完成。
任務一 寫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別人玩這種玩具。
小組合作,找出與自己小組探究問題相關的段落,認真讀一讀,討論、交流。完成學習任務單。
任務二 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關注相關內容,用小標題的形式說說竹節人給人們帶來了哪些樂趣。再選擇一種“樂趣”練習朗讀。
任務三 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
梳理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小組內討論如何講好有關老師的故事,輪流講講故事。
(二)依據學情,相機匯報交流,完成任務一或任務二。
預設:完成任務二 體會傳統玩具給人民帶來的樂趣。
1.學生用小標題的形式說說竹節人給人們帶來了哪些樂趣。
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竹節人給人們帶來的樂趣,并有感情地朗讀。
預設:
(1)名字之趣
竹節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孫悟空,號稱“齊天小圣”,四個字歪歪斜斜刻在竹節人背上,神氣!
找到兩根針織機上廢棄的鉤針,裝在竹節人手上,就成了竇爾敦的虎頭雙鉤。把“金鉤大王”刻在竹節人的胸口,神氣!
(2)招式之趣
黑虎掏心!泰山壓頂!雙龍搶珠!
咚鏘咚鏘咚咚鏘!咚咚鏘!
(3)觀戰之趣
下課時,教室里擺開場子,吸引了一圈黑腦袋,攢著觀戰,還跺腳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熱鬧。常要等老師進來,才知道已經上課,便一哄作鳥獸散。
小結閱讀方法: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想象,體會竹節人帶給人們的樂趣。
預設:完成任務一 寫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別人玩這種玩具。
1.學生匯報“制作指南”。
2.播放制作視頻,完善制作步驟。
3.指名邊演示,邊介紹玩法。
(1)簡單玩法:將線繩一松一緊,竹節人的身子擺動,手揮舞。
(2)升級玩法:在竹節人的手上可以系上或安上東西當武器,兩個竹節人放在一起可以玩對打的游戲。
教師點撥:語言準確簡練,步驟清楚;關注表示連續動作詞語。
小結閱讀方法:提取關鍵信息。
五、總結提升,明晰策略。
通過大家的匯報展示,我們明白了,同一篇文章,閱讀的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不同,采用閱讀方法也不同。下節課,我們一起完成第三個閱讀任務。
第二課時(略)
一、復習回顧閱讀策略。
1.指名回顧閱讀方法。
二、完成“任務三 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
1.出示學習任務單。
梳理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小組內討論如何講好有關老師的故事,輪流講講故事。
2.小組匯報展示:老師與竹節人的故事。
(1)起因:“我”課上玩竹節人。
(2)經過:老師發現后,沒收了竹節人。同學們在老師辦公室窗外尋找老師扔掉的竹節人。
(3)結果:我們意外發現老師也在全神貫注地玩竹節人。
評價:你聯系前后文,運用復述的方法把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梳理得清清楚楚。
3.指導學生根據想象加入細節描述,使故事更吸引人。
(1)同桌練習講故事。
(2)指名講故事。
總結閱讀方法:梳理故事起因、經過、結果,加入想象講故事。
三、討論交流,總結閱讀方法。
1.小組討論:為了完成閱讀任務,大家是怎樣讀這篇文章的?
2.匯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預設一:完成“寫玩具制作之南,并教別人玩這種玩具”這個任務,先瀏
覽課文,找到相關內容,再提取關鍵信息,串聯整合。
預設二:完成“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這個任務,也要通過瀏
覽、跳讀的方法,找到相關內容,品讀“我們”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關鍵語句,聯系生活實際,展開想象,體會竹節人帶來的樂趣。
預設三:完成“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這個任務,同樣要先通過瀏覽、跳讀的方法,找出相關的內容,梳理出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想象老師玩竹節人的動作、神情,“我們”在故事發展過程中的心情變化等細節,才能講出生動的故事。
四、聽寫詞語,鞏固字詞。
板書設計
竹 節 人
目的不同 做
方法有別 玩
收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小學語文優質課六年級《竹節人》河南洛陽”,所屬分類為“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小學語文優質課六年級《竹節人》河南洛陽”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99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