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小學語文優質課四年級上冊第13課《精衛填海》黑龍江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小學語文優質課四年級上冊第13課《精衛填海》黑龍江
四年級上冊第13課《精衛填海》
設計簡介
四年級學生對古代神話文本的認讀難度較大,設計本課時我結合學古詩的方法給學生總結出學習文言文的五部曲,即讀準字句、讀通課文、讀懂內容、讀出感受,讀熟成誦。并采用以讀代講的方式,一步步引導學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學習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在合作學習中,讓學生把文言文的學習化難為易,不僅加強學生閱讀的興趣,還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落實了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感受神話中神奇的想象和鮮明的人物形象”。
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是本套教材中的第三篇文言文,選自《山海經·北山經》,是中國神話故事的經典之作。講述了炎帝的小女兒女娃去東海游玩時不幸溺水,化為精衛鳥,銜來西山木石填塞東海的故事,塑造了堅韌執著的精衛形象。本課有4個生字和一個多音字“少”要求讀準,以及5個要求會寫的生字,注意引導學生辨析容易混淆的地方。
教學目標
1.認識“帝、曰”等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少”,會寫“帝、曰”等5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講述精衛填海的故事。
4.能和同學交流精衛給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學重難點
1.能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講述精衛填海的故事。
2. 能和同學交流精衛給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與《山海經》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板塊一:拓展導入,猜測故事內容。
1.拓展神話:本單元是神話單元,你們讀過哪些神話故事,說給大家聽聽。(盤古開天地,普魯米修斯,女娃造人,嫦娥奔月)老師這有幾幅圖片,你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夸父追日、愚公移山、大禹治水、女媧補天)
這些神話故事都充滿了神奇的想象,而且都出自《山海經》一書,簡介《山海經》。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另一篇出自《山海經》的神話故事——《精衛填海》。(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猜測故事內容:根據以往的學習經驗,看到題目你能猜測一下這個神話故事的主要內容嗎?
預設一:精衛要把大海填平。
預設二:精衛要填塞大海的事。
3.回顧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精衛填海》和以前的神話故事有點區別,它是一篇文言文。這已經不是我們第一次接觸文言文了,誰記得我們之前還學過哪篇文言文(三年級上冊《司馬光》,三年級下冊《守株待兔》)當時我們采用什么方法來學習的?學生自由匯報,教師總結: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內容——讀出感受——讀熟成誦
這節課,我們就用這樣的方法來學習《精衛填海》這個故事。
板塊二:抓住詞句,理解故事內容
(一)讀準字句
1.請同學把書翻到50頁。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解決字詞。
3.再讀課文,讀準句段。
文言文相對于現代文來說,篇幅短小,文言簡練。但讀起來生硬、艱澀。這么難讀的古文,誰來試一試?指名讀,引導大家注意傾聽并糾正讀音。
(二)讀通句子
1.劃分停頓,教師范讀。
同學們,老師發現讀這些句子時我們應該適當停頓,讀出節奏。(課件出示,學生劃分停頓)指名讀,教師范讀。
2.借助停頓,讀出節奏感。
同學們,誰能學著老師的樣子讀一讀,讀的時候,注意停頓和節奏,相信你一定能讀出古文的韻味。指名學生讀,評議。
(三)讀懂內容
1.疏通字詞,明確句意
第一句: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預設一:課文讀完了,你知道本課的主人公是誰嗎?
出示圖片,簡介精衛
預設二:故事中還出現了哪個人物?
課件出示圖片,簡介炎帝。
預設三:他和精衛是什么關系呢?
精衛是炎帝的女兒。(引出第一句話)
預設四:區別“少女”的古今含義。舉例子,如“走”(今義:行走;古義:跑。)
預設五:出示“曰”,講解書寫要點,了解字的演變過程。
預設六: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第二句: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我們讀懂了第一句話,下面請同學們結合注釋自學第二句話,看看你能讀懂什么?(學生匯報)
預設一:按照我們現在的語言習慣,“女娃游于東海”可以調整為“女娃于東海游”。就是“女娃在東海游玩”。
預設二:結合注釋了解“溺”是溺水、淹沒的意思。用擴字組詞的方法知道了“返”是返回的意思,“故”是因此的意思。
預設三:“為”的讀音同學們讀的很準確,你能來解釋一下它的意思嗎?“成為、化為、變為”。“堙”是填塞的意思。
預設四:同學們我們來看看“銜”這個字,可以怎么理解。擴字組詞的方法理解為“銜來”。我覺得精衛是鳥,也可以理解為“叼著”的意思。指導書寫。
預設五: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預設六:句子的意思我們讀懂了,你能把整篇課文的意思說一說嗎?
2.梳理脈絡,了解內容
大家讀懂了文章,你能梳理一下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嗎?
預設一:女娃去東海游玩了。板書(起因:游于東海)
預設二:然后發生了什么呢?板書(經過:溺而不返)
預設三:變成精衛鳥后,做了什么?板書(結果:銜石填海)
(四)讀出感受
1.再讀課文,感受神奇。
你覺得文中什么地方讓你感受到了神奇?
預設一:一個小女孩居然敢去東海玩。
預設二:女孩死后沒灰飛煙滅,卻變成為精衛鳥。太神奇了,誰能讀出這份神奇?(指導讀出神奇)
預設三:小小的鳥,居然想用樹枝和石子把浩瀚的東海填滿。
2.感受精衛精神,升華情感。
預設一:精衛哪些行為讓你感動?“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預設二:“常”是“經常”的意思,指“每天、總是”。誰能讀出這種往返頻繁的感覺?你覺得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精衛鳥?(堅持不懈、持之以恒、不怕困難)板書:持之以恒
預設三:從“西山”運到“東海”你覺得距離怎樣呢?誰能讀出路途遙遠的感覺?精衛鳥填海的材料是什么?你覺得它銜起的木石能有多大?東海又給你怎樣的印象,你能用一個詞概括出來嗎?那你能朗讀表達出“木石”之渺小“東海”之浩瀚嗎?你覺得這又是一只什么樣的精衛鳥?(不屈不撓、堅韌執著、毫不畏懼)板書:堅韌執著
預設四:大海廣闊無垠,無邊無際,小小的精衛能把大海填平嗎?大海會怎么說?精衛又會怎么回答呢?
教師小結:(結合插圖)一只小鳥想用這種辦法填平大海。談何容易!但它毫不退縮,它的決心和毅力,真是難能可貴的。它堅韌不拔的精神讓人敬佩。同學們,如果你在學習中遇到困難,能像精衛一樣持之以恒,堅韌不拔,會怎樣呢?(學生自由發言)希望同學們都能像精衛一樣不怕困難,勇往直前,一定能走向成功的彼岸。
3.看視頻講故事。
精衛填海這個故事非常感人,要想講好它,還需要在原文的基礎上,發揮合理的想象,誰愿意試著講講精衛填海的故事。視頻中又有怎樣的講述呢?我們來欣賞一下。
(五)讀熟成誦
古人用了短短的兩句話就講了一個神奇的故事,讓我們感受到了精衛的堅韌與執著,老師覺得,像這樣的文章,我們應該把它背誦下來。老師以填空的形式給大家做提示,同學們來試試。
板塊三:欣賞升華,推薦閱讀
1. 像這樣以文言文形式呈現的神話故事還有很多,我們來一起欣賞一下。(出示文言文,學生欣賞)
2. 盤古勇于犧牲開天辟地,愚公不畏艱難挖土移山,精衛堅韌執著銜石填海。這一個個充滿魅力的神話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強烈愿望,也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夢幻般的想象。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閱讀《中國神話故事》和《搜神記》,去了解更多的神話故事。
板書設計
起因:游于東海
精衛填海 經過:溺而不返 持之以恒 堅韌執著
結果:銜石填海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