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小學語文優質課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習作課例《國寶大熊貓》重慶市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小學語文優質課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習作課例《國寶大熊貓》重慶市
【標題】
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習作《國寶大熊貓》
【正文】
一、本課時教學目標
1.通過提出問題、查找資料,學習整合信息。
2.圍繞提示的問題寫一寫大熊貓,了解大熊貓的相關知識。
3.增強愛國情懷,激發對大熊貓的喜愛,懂得保護大熊貓和自然生態環境。
二、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指導,避免學生對信息資料的生搬硬套和隨意拼接;通過評價,使信息準確。
2.教學難點:整合信息的策略指導。
三、學情摸底和應對策略
1.學情摸底
三年級下冊的學生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階段,基本具備運用抽象思維來整合信息的認知水平。通過前面的學習,他們已具備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而如何對收集、整理的信息進行整合,是他們可能遇到的困難,這也正是他們在本次習作中的能力增長點。學生在整合信息時,可能會隨意拼接、生搬硬套。
2.應對策略
針對以上學情,可采用“問題引領、對號入座”的應對策略:①問題導引,搭建思維框架。有了針對的問題,一方面,學生獲取的資料就不會龐雜散亂,相對比較集中;另一方面,提出的問題常常就是介紹這種事物的相應視角與方面選擇,也為習作的布局謀篇做好鋪墊。有了思維框架,學生就不會隨意拼接,生搬硬套。②對號入座,整合多元信息。有了針對性的問題,學生就知道運用哪些信息,為什么用這些信息。
四、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對國寶大熊貓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根據問題查找相關資料,
并對資料進行整理。
2.教師準備:對學生的問題、收集資料的方式等學情進行學前調查。
3.教學環境:對學生進行異質分組,桌椅擺放成小組合作學習樣式。
4.教具準備:資料包、微課、課件等。
五、教學過程
(一)提問、歸類,激發寫作動機
1.創設情境,觀看視頻
(1)告訴同學們一個好消息,重慶自然博物館的“熊貓展廳”開放了。國慶節這天,全國各地好多游客前來參觀。他們一邊參觀,一邊提出疑問。
(2)學生觀看游客參觀視頻。
2.提問歸類,激發動機
(1)課前,同學們也搜集了關于大熊貓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你的問題是?
(2)這些問題,有的和大熊貓的名稱有關,有的和類別有關,有的和分布地區有關,有的和食物有關,有的和活動有關,還有的和大熊貓的價值有關。
(3)了解到大家有這么多疑問,重慶自然博物館的館長準備制作一本《大熊貓手冊》,為游客解答疑問。現在館長向同學們征集介紹大熊貓的手冊?墒,我們沒有養過大熊貓,連和它見面的機會都很少,怎么介紹呢?
(4)課前,同學們搜集了資料,老師和學習小伙伴也搜集了資料,我把資料包作為禮物送給了你們,F在,請在組長的帶領下,看看資料包里有哪些信息。
【設計意圖:1.創設寫作情境,激發寫作動機。2.滲透單元語文要素:從幾個方面介紹事物。】
(二)組織游戲活動,引導初步整合信息
1.選信息
(1)有關聯
經過調查,博物館的館長發現,小游客最感興趣的問題是“大熊貓喜歡吃什么?”哪些信息能回答這個問題,趕快到資料包里找一找。
你們找到了哪些信息?資料包里有很多信息,為什么沒有選其他信息?你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信息和問題有關聯的呢?
引導:找到關鍵詞,就準確選出了有關聯的信息。
(2)不重復
看7號和12號信息,你有什么發現?遇到意思重復了,怎么辦?為什么要
留下12號信息?
引導:看來,選信息時,除了要有關聯,還要不重復。
2.排信息
(1)現在我們來給選出來的信息排排隊。怎么排呢?
(2)示例:大熊貓喜歡吃什么?
哪條信息排第一?哪條信息排第二?為什么這樣排呢?
(3)引導:要回答“大熊貓吃什么”這個問題,“大多數”這條信息比較重要。
我們在排隊的時候,把重要的信息排在前面,一般的信息排在后面。如果我是游客,聽了你的介紹,我一下就知道有關大熊貓的重要信息是什么。如果我有時間,有興趣,我可以接著往后看。
3.連信息
(1)把問題和排好隊的信息連起來介紹大熊貓?纯茨銈兪菧蚀_地從哪個方面在介紹。
(2)學生活動,預設
生:大熊貓喜歡吃什么?
生:大多數情況下,大熊貓會吃鮮嫩的竹子,因為竹子營養多,口感好。
生:少數情況下,它們也會吃點水果、蔬菜,比如,蘋果、香蕉、黃瓜等。
生:最近有研究者發現,野生大熊貓偶爾也吃肉。
(3)引導:如果把這些問題連起來,是在回答大熊貓吃食的問題。剛才我們提出問題,用選、排、連的方法初步整合了信息,不管是選、排還是連,都要準確(把“準確”這塊磁條在黑板上依次移動)。
4.小組活動,展示引導
(1)出示小組學習的要求。
(2)組長圍繞抽取的問題條,組織小組合作學習。
(3)展示引導
問題一:大熊貓生活在什么地方?
小組展示。
引導從選、排、連三方面評議是否準確,是從哪個方面在介紹。
播放一條視頻信息,引導將“有研究者發現,六千多年前,重慶豐都生活著許多大熊貓,豐都也是大熊貓生活的地區”這條視頻信息和文字信息一起整合。
引導:整合信息時,可以把文字和視頻信息一起整合。
問題二:為什么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
小組展示。
引導從選、排、連三方面評議是否準確,是從哪個方面在介紹。
引導各組交流排列順序,發現各組的排列順序不一樣。
啟發:這三條信息從不同方面回答這個問題,三條信息都很重要,可以任意換位。
問題三:大熊貓一直都是黑白色嗎?
小組展示。
引導從選、排、連三方面評議是否準確,是從哪個方面在介紹。
預設一,照搬信息。引導用自己的話來介紹,不照搬信息。
預設二,沒有照搬信息?隙▽W生用了自己的話來介紹,游客聽起來會覺得特別自然。
【設計意圖:1.活動化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2.具體的策略指導為學生搭建思維支架,避免學生對信息資料的生搬硬套和隨意拼接。】
(三)微課導寫,整合《海底世界》和《學習園地七》的相關知識點。
【設計意圖:體現單元整體教學意識,整合單元課文以及學習園地相關知識點,讀寫結合,讓學生知道怎么寫。】
(四)寫作練習,自我評價
1. 出示寫作要求,練習寫作。
2. 寫完后,用自評單評一評,看看對大熊貓的介紹是不是準確。
3. 下節課修改后,把你們寫的編在一起,游客就可以從不同方面來了解大熊貓了(相機出示思維導圖)。
【設計意圖:1.以評促寫,構建教、學、評一致的語文課堂。通過評價,使信息準確。2.再次滲透單元語文要素:從幾個方面介紹事物。】
(五)人文升華
1. 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也是世界的珍寶,讓我們帶著對大熊貓的喜愛,更帶著思考走進這段視頻。
2.學生觀看大熊貓瀕臨滅絕的視頻。
【設計意圖:喚醒學生了解大熊貓、保護大熊貓的情感,人文升華。】
六、板書設計
國寶大熊貓
選 找關鍵詞 有關聯 不重復
提出問題 初步整合信息 排 重要的 一般的
準確
連 問題+信息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