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解決問題,畫長方形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解決問題—畫長方形”浙江省 - 臺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解決問題—畫長方形”浙江省 - 臺州
“解決問題——畫長方形”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60頁。
教學目標:
1.會利用畫垂線的方法準確地畫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作圖解決問題的能力。
2.經歷解決“畫長方形和正方形”問題的過程,掌握用垂線畫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仔細、嚴謹的畫圖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畫法。
教學難點:畫圖技能的掌握。
教學準備:PPT課件 三角板
教材分析:“畫長方形和正方形”這節課教學之前,學生已學習過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垂線、直角的畫法,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和作圖能力。只要把這兩個知識點實現融會貫通后,教學難點也就實現了突破。在此我只起到引導和點撥的作用,大膽放手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進行歸納總結。同時做到讓學生對畫法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挖掘畫法背后所支撐的知識背景。這樣一來,克服了“依樣畫葫蘆”的表象,以理解本質作規范的標準的圖形,同時培養學生檢驗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揭題。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解決問題”
2.引導學生回憶解決問題的三個步驟。閱讀與理解 分析與解答 回顧與反思 3.揭示今天學習的是畫長方形,所以改第二步為分析與畫圖 二、展開
出示問題:畫一個長10厘米,寬8厘米的長方形。 1. 引導學生按照三個步驟在練習紙上畫長方形。 2. 分析學生操作過程。
(1)嘗試畫圖。(讓學生在白紙上獨立嘗試畫長方形。) (2)展示作品。
教師在巡視中選擇學生中畫得比較精確和畫得有點問題的作品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并向學生提出:你們覺得這幾位同學畫的是不是符合要求呢? 使學生觀察后提出:要用三角板進行檢驗。
教師可以讓學生到臺上進行檢驗,全體同學繼續觀察,從中找出問題。 (3)引導學生小結畫法。
① 讓學生分小組圍繞著“畫一個規范的長方形要分幾步?”進行討論。 ② 組織反饋交流。 在學生交流中梳理出:
第一步:畫線段。(先畫一條邊的長度) 第二步:畫垂線。(再確定另一條邊的長度)
第三步:畫垂線。(確定對邊的長度。如果學生能畫平行線,也可以確定對
邊長度。)
第四步:連線。
③每一步畫好后要提出:是否符合要求?怎么檢驗? 3. 檢驗。
根據以上畫法的小結,讓學生檢驗和修正自己剛才所畫的長方形是否精確。 (設計意圖: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經歷了畫長方形到總結畫法的過程。學生 通過自主操作、合作交流,借助已有的知識經驗,掌握了畫長方形的方法,特別是如何精確的畫出一個長方形。) 二、分層練習 1.畫一畫。
(1)畫一個長7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 (2)畫一個邊長是4厘米的正方形。 ①學生獨立畫。
②反饋。同桌互相檢驗,畫的是否精確?
③集體反饋正方形的畫法: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所以和長方形的畫法一樣。 特殊在哪里?(四條邊相等)
(設計意圖:此環節通過學生自主畫圖,體驗到正方形的畫法和長方形是相同 的,從而進一步使學生掌握畫圖的技能。)
2.改一改。
要畫一個長3厘米,寬2厘米長方形,下面四個同學分別畫出的四個圖都有錯誤。①請你量一量、說一說每個圖錯在哪里? ②在原圖上分別修正,畫出精確的長方形。
(設計意圖:畫圖是一項技能,學生大部分會說步驟,會按步驟來操作。但是卻 不一定作出一個標準的圖。為此我們安排了這個環節,都相差幾毫米的不標準 的圖形,讓學生去修正。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到作圖必須是標準的,精確的,進 一步培養學生仔細、嚴謹的畫圖習慣。) 3.拓一拓。
⑴請你畫出三個不同的長方形,但周長都是20厘米,(要求長和寬都是整厘米數)。
⑵請你畫出兩個不同的長方形,但面積都是24平方厘米,(要求長和寬都是整厘米數)。 ①學生獨立畫。 ②展示。
③課件整體呈現,并提出:你發現了什么? (周長相等,長與寬越接近,面積就越大。) (面積相等,長與寬越接近,周長反而越短)
(設計意圖:適當的拓展延伸,不僅使學生更好的認識長方形,也使得他們的 視野更加開闊,認識更加豐富。結合了周長和面積使得本節課的內容更加的豐 厚,全面。) 三、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自己梳理本節課的所得,既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 習習慣,又能夠加深對本節課所學內容的認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