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簡易方程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5簡易方程-解決問題(例5)安徽省- 濉溪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5簡易方程-解決問題(例5)安徽省- 濉溪
《實際問題與方程例5》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實際問題與方程例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結合具體事例,讓學生學會用方程解決稍復雜的相遇問題。讓學生在用方程解決行程問題、工程問題、購物問題等一系列實際問題中,掌握用ax+ac=d的等量關系解決問題,體會數學的模型思想。提高解簡易方程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感受畫線段圖等方法可以更直觀、清晰地分析數量關系,根據相遇問題中的等量關系列方程并解答,感受解題方法的多樣化。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創新意識以及分析、觀察和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用方程解決問題的優越性,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和學習數學的樂趣。獲得自主解決問題的積極情感,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學情分析:
前幾節課學生已經學習了一系列用方程解決問題的內容,清楚了用方程解決問題的基本步驟,在例3中學習了有關“2x+2.8×2=10.4”類型的方程解決問題,在例4中學習了“x+2.4x=5.1”兩部分都用x表示的方程解決問題,學生對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再加上學生已經學習過行程問題中路程、速度、時間之間的關系,為列方程解決相遇問題提供了理論依據。在老師的點撥下,多數同學學起來應該得心應手。 教學重點:
正確尋找數量間的等量關系式。使學生掌握用ax+bx=c的等量關系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創設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利用畫線段圖的方法幫助學生分析理解等量關系。讓學生在用方程解決行程問題中,掌握用ax+bx=c的等量關系解決問題,體會數學的模型思想。
教學方法:創設情境、知識遷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多謀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新課。
1.出示:我騎自行車去南湖公園,每分鐘騎500m,10分鐘到南湖公園,
問我家與南湖公園相距多少米?(找學生說出算式,并說一說列式依據)
2
2.揭示課題:解決問題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例5
讓學生自由讀題,邊讀邊思考:讀題后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說,師板書:路程:4.5km 速度:小林250m/分鐘 小云200m/分鐘 相遇時間:?分鐘 同時出發 相向而行
2.讓學生說一說什么是“相遇時間”、“同時出發”、“相向而行” 找一生用拳頭演示“相向而行”。老師再演示幫助學生理解“相向而行”
3.讓生用畫圖的形式表示對這道題的理解。 4.學生說,老師和學生一起畫線段圖。 5.比較老師畫的線段圖,完善你剛才畫的圖。 6.你能從圖中找出等量關系式嗎? 2—3個學生說。師板書:
小林騎的路程 + 小云騎的路程 = 總路程
小林速度X相遇時間 小云速度X相遇時間 4.5
7.讓學生嘗試根據以上等量關系式列出方程、解方程。學生做后,屏幕展示,并讓學生說一說“0.25x””0.2x”是什么意思,加在一起又是什么意思。并會檢驗。 預設:檢驗1: 4.5-2.5X10=4.5-2.5 =2(km)
0.2X10=2km
X=10 是正確的。 預設:檢驗2:(0.25+0.2)X10 =0.45X10
=4.5(km) 也能證明 X=10 是正確的。
老師結合線段圖對這種檢驗方法進行講解,幫助學生理解
8.談收獲:線段圖能清晰明了地表示出題目中的信息和所求問題。從線段圖中能直觀地找出等量關系式。這道題的解答是根據路程 . 速度. 時間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解答的。
9.小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閱讀與理解 ,理清題目的信息和所求問題,又
3
借助線段圖分析與解答了這道題。在回顧與反思這一環節又談到了自己的收獲。 三、鞏固練習
1.讀一讀
455km
2.兩地相距455km ,甲、乙兩車分別從兩地同時相向而行3.5小時相遇甲車每小時行68km,乙每小時行多少km?
學生做后,屏幕展示,集體評講。
3.兩個工程隊同時開鑿一條675m長的隧道,各相向施工,25 天打通。甲隊每天開鑿12.6m,乙隊每天開鑿多少米?
學生做后,屏幕展示,集體評講。
四、作業教材82頁第11、14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