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課外古詩詞誦讀,夜雨寄北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夜雨寄北-天津市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夜雨寄北-天津市優課
《夜雨寄北》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領會詩意,學習詩中“時空轉換法”的運用。 2. 能力目標:學以致用,運用“時空轉換法”寫成一段文字。 3. 情感目標:體會作者的情感,培養欣賞詩歌的情感體驗。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程度的古詩詞,對古詩詞的品味理解能力也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夜雨寄北》這首古詩語言瑯瑯上口,便于記誦,可能多數同學已會背,但詩意不一定理解,尤其是其中“時空轉換”的運用,很多學生未必領會得透。因此,教師必須在教學時進行點撥,之后讓學生去讀悟,去體會,去感受,去理解,最后讓他們學以致用,以讀促寫。
【教學重點】設身當時的情境,感悟作者的情感,體會“時空轉換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體會“時空轉換法”的運用。 【教學過程】 導入:知作者,導新課
1.作者簡介: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省沁陽市)人。在晚唐詩人中,他的詩歌藝術成就最高,和另一位著名詩人杜牧合稱為“小李杜”,也是唐代詩人中的“三李”之一(李白、李賀)。他擅長律詩,絕句。所作詩歌典雅華麗,形象鮮明,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尤其是他的愛情詩,最為人傳誦,他對后代詩人及詞人的影響很大。主要名篇有:《登樂游原》、《無題》、《夜雨寄北》等。
2.今天讓我們走進李商隱,走進他的《夜雨寄北》,去感悟他獨有的情懷
吧。
講授:解詩題,明背景。
這首詩所寄何許人,有友人和妻子兩說。有人認為李商隱居留巴蜀期間,正是在他三十九歲至四十三歲做東川節度使柳仲郢幕僚時,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也有人認為它是寄給“眷屬或友人”的。從詩中所表現出熱烈的思念和纏綿的情感來看,似乎寄給妻子更為貼切。 活動:重吟誦,悟詩意
1.師:三分詩七分吟,學習古詩最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吟誦了。請大家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通順,讀出停頓來。明白嗎?好,開始。 2.請某某同學讀一遍這首詩。 3.師:誰能再來讀讀,注意停頓。 4.現在看視頻,我們聽聽專家的誦讀。
5.你們從剛才的朗讀中發現了什么?有一種味道和感覺在里面。是一種思念。對,讀詩呀,不但要讀正確,還要讀有節奏,盡可能讀出它的味道來!你們也試著讀讀,讀出自己的味道。
6.再請同學讀這首詩,要讀出文字背后的情感。
7.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讀一下,要把你的情,你的思,你的想讀到詩的字里行間里去。
活動:解詩意,悟詩境
1.同學們,要想真正走進李商隱,走進李商隱的《夜雨寄北》,還得知曉這首詩的意思呢,大家說說了解詩意的方法是什么?
2.老師也總結了一下,大家請看:(出示課件)了解詩意的方法:看注釋;想畫面(注意不同時空);利用插圖;反復讀;了解詩人的寫作背景。 3.現在用這些方法大家分組學習,等會兒全班交流。 4.學生闡述詩意。(分組闡述)
第一句:“君問歸期未有期”。“君”是詩人對對方的稱呼,可指朋友或愛人。詩前隱去了大部分內容,可以猜測是此前詩人收到了來自對方的訊息。此處寫過去。
第二句:“巴山夜雨漲秋池”。此處寫眼前,寫當時自己所處的環境。一個“漲”字寫出了雨勢之大,也暗示著無限的懷人之情。
第三句:“何當共剪西窗燭。”此處寫未來。這是對重逢后溫馨場面的幻想,此句貴在能夠宕開一筆,從眼前跳到將來。
第四句:“卻話巴山夜雨時”。與相對之人久別重逢,談些什么呢?談的就是此時經歷的巴山夜雨。燭影溫存,親人得遇,劫難之后談劫難,在強大的對比與反差中,詩人孤寂敏感的內心該是何等寬慰。如果說第二句里的“巴山夜雨”是實寫,此句的“巴山夜雨”則亦實亦虛,既是未來圖景,又是詩人此刻所處之境。
5.教師總結:這首詩之所以美,利用時空轉換獲得跳躍性是其重要因素。詩很短,其中卻包含了四次時空轉換。 活動:學方法,改戲劇
引導學生把這首詩改寫成一部四幕劇。
時空轉換是戲劇藝術和電影藝術所不可缺的要素,《夜雨寄北》這首詩里包含著這么多次時空轉換,我們完全可以把這首詩改寫成一出戲劇。 現在,我們試著改一下。大家一起來填空。(示例)
第一幕:信至。時間:過去。主人公(動作):收信,寫信。主人公(感情): 矛盾而深情。
(填空)
第二幕:夜雨。時間: 主人公(動作): 主人公(感情):
第三幕:剪燭。時間: 主人公(動作): 主人公(感情):
第四幕:話雨。時間: 主人公(動作): 主人公(感情): 活動:借方法,寫作文
1.所謂“時空轉換”,就是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突破現實與環境的約束,大膽地創造出特殊場景,把那些原本處于不同時空的人物或場景串聯起來,以展現生活的一種構思方法。
2.運用“時空轉換法” 選取“連接點”很重要,“連接點”是不同故事或場景的交叉點,因其特殊性,能起到很好的貫穿和溝通作用,如李商隱《夜雨寄北》里的“巴山夜雨”,便連接了現在,未來,又從未來連接到現在。 3.出示作文題目:師生之間 4.重點提示
(1)寫這篇作文,可提煉出來的關于老師“嚴”與“愛”的素材很多:
老師對自己表現的不滿意,課上對同學們高標準的要求,言談之間對學生的關注和激勵等。如何完成時空的跨越,把這些獨立存在的、看似平凡的材料組織到一起并幻化出精彩呢?這就需要選擇一個恰當的連接點。連接點不一定在每則素材中都客觀存在,文學是高于生活的,可以虛構出這個關鍵點來布局謀篇。
如上述作文練習,就可以設置一個“沒有完成作業”的連接點,使已經提煉出的素材都與其發生密切關聯。在此基礎上,還可以沿著這個點進一步聯想,把與其相關的其他時空里的故事或場景植入文章來充實內容。
(2)運用這種方法寫作文,有一點值得注意:看似天馬行空的時空轉換并不是隨意而為的,無論怎樣奇幻,聯想和想象都必須建立在反映現實生活的基礎上。寫作文是抒真情寫真事,不是編造完全脫離于現實的天方夜譚。 5.例文欣賞:
上一秒,還在朝北的辦公室里向老師為未完成作業的事道歉,臨走時聽見她“我不希望你身上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的囑托,下一秒,又回歸到朝南的教室為沒有背誦課文而苦惱。
“咱們假期間留過背誦作業是吧,給你們五分鐘,待會兒檢查。”老師“發號施令”,顯出十足的霸氣。我偷眼一瞄:“搞什么!五分鐘?”轉而又追溯到假期在家幾次翻開語文書又幾次丟下的場景。“天山共色,風煙俱凈。”不,錯了,重來!“認為自己能背百分之七十五的請起立。”……零碎地站起來幾個,我的指間冰冷僵硬,手背盤曲著幾道紫色的脈絡。“認為能背百分之六十的請起立。” ……站還是不站?萬一緊張忘詞怎么辦?稍加停頓,對面爆發出震耳欲聾的吼聲:“你們每人給我寫一篇檢查!”天!不要啊——我的心里發出微弱的吶喊!“班長寫五千字!”頓時,我像霜打的茄子,頭埋得更深。偷偷地用余光瞥見老師,啊!目光還停頓在我身上——“班長下課到我辦公室。”
“班長啊,”老師靠在椅背上,看了看我,同屋的老師也回頭看了看我,弄得我尤為尷尬。“人這一生中,難免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偏差,這也很正常。”隨后偏頭凝視我,我發現我在定定地注視她的眼睛,成為她眼中唯一的高光。“但是,我相信你很快就會回到你應該在的位置。”我驚訝!這就完了?“加油!班長!”轉身,老師握拳做加油手勢的瞬間遺留在我的眼底。
作業:留作業,重能力
以“師生之間”為題寫一篇作文,運用“時空轉換法”,字數600字左右。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