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課外古詩詞誦讀,賈生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賈生》山西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賈生》山西省 - 晉城
《賈生》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
2、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3、了解本詩的托古諷今的藝術手法
4、激發學生對詩歌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二、教學設想
《課標》要求:“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本詩是一首課外古詩詞誦讀的篇目,但是古代詩詞鑒賞對于學生來講是一個難點,所以,本詩的教學設計應在理解背誦的基礎上,通過比較體悟,讓學生開闊視野,培養詩詞鑒賞的興趣,掌握“曉詩意、品詩言、悟詩情、識詩人”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2、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3、了解本詩的托古諷今的藝術手法。 教學難點:本詩的托古諷今的藝術手法。 四、教學方法 教法和學法:
1、誦讀法 2、比較體悟法
3、以多媒體課件為輔助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和微課的結合運用,更形象、更直觀,適時介入,為教學提供了方便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以詩入詩 詩句填空:
何當共剪西窗燭, 。春蠶到死絲方盡, 。 此情可待成追憶, 。夕陽無限好, 。
身無彩鳳雙飛翼, 。相見時難別亦難, 。
這些都是李商隱的詩,今天我們將學習他的另外一首詩,題目是《賈生》 。 (二)朗讀詩歌,明了詩意 1、展示學習目標
2、聽示范朗讀、全班齊讀、要求朗讀字正腔圓,有板有眼(如果學生讀不
出韻味,先不作過高要求,因為讀出韻味需要學習品味之后才可以實現)
3、自由朗讀,結合注釋理解詩歌意思 (三)比較體悟,賞讀詩歌
1.改寫比較:(將原七言絕句在不改變詩意的前提下修改為五言絕句詩,品味原詩在煉字方面的藝術性。)
賈 生
宣室求賢臣,賈生更無倫。 夜半虛前席,只求問鬼神。
問題:和原詩比較,文字上有哪些區別,進一步思考:(1)一“求”一“訪”中你讀出了什么信息?什么是“逐臣”?賈誼在什么方面有過人之處?(2)原詩中“可憐”二字表達了什么情感?能否換成“可悲”或者“可嘆”。(3)最后一句“問”與“不問”讓你想到了些什么?
(學生小組討論,派出代表回答自己的思考結果。全班共同明確) 2. 同題比較
賈 生 王安石
一時謀議略施行,誰道君王薄賈生? 爵位自高言盡廢,古來何啻萬公卿。
理解詩意,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師預設學生的疑點,比如:“略”“啻”的意思,提前給學生解釋,然后學生自主理解,派代表回答,集體明確詩意) 3. 探究藝術手法
(1)李詩和王詩同題,但主題有何不同?
(2)出示資料,簡單了解王安石的經歷及其變法失敗的原因,明確王詩的
寫作背景。
(3)出示李商隱的遭遇和李詩寫作的背景資料。
(4)結論:不同詩人不同情懷。李商隱借吊賈誼來抒發自己的感慨,通過諷刺漢文帝雖能求賢卻又不知賢的行為,反映了晚唐的社會現實——即晚唐帝王也像文帝一般,表似開明,實則昏庸無能。點破而不說盡,有論而無斷,這個特點類似于李商隱眾多的無題詩一樣,片言不足以盡意。
本詩的藝術特色是托古諷今。
(5)展示微課,幫助學生走進詠史懷古詩,了解這一類詩歌的鑒賞方法。 (四)再讀詩歌,讀出韻味
1、誦讀指導:首句應讀出熱烈贊頌,第二句讀出對賈生的才華的贊嘆和欣賞,第三句輕輕轉折,讀出諷刺意味,最后一句讀出深沉的嘆息和無限悲憤。
2、生練習朗讀,小組選出優秀者朗讀給大家。 3、帶著感情吟誦詩歌。 (五)布置作業:
1、積累托古諷今的詩句。
2、在《山坡羊·潼關懷古》、《赤壁》或《泊秦淮》中任選一首進行鑒賞,進一步體會托古諷今的手法。 (六)結術語:
一首《賈生》,讓我們聽到了李商隱懷才不遇的感慨,也讓我們為皇帝不顧民生的現實憂慮,也讓我們感受了唐詩的魅力。是的,一首唐詩,一幅畫;一闕宋詞,一段情;一曲元曲,一首歌。希望大家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能走進唐詩、宋詞、元曲以及其他中國經典,為人生增添底色,追逐自己的詩和遠方!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