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課外古詩詞誦讀,春夜洛城聞笛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春夜洛城聞笛》建設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春夜洛城聞笛》建設兵團
《春夜洛城聞笛》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詩,借助注釋理解詩的大意,進而會背誦詩。
2、感悟詩的意境,體會作者蘊于其中的思鄉之情。 3、積累思鄉懷親的詩詞,加深對這類詩歌的理解。 教學重、難點:
描繪意境和場景,體悟作者的思鄉懷親之情。 教學方法: 讀寫結合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唐詩是我國文學星空中最璀璨、最奪目的一顆明珠。讀這些唐詩,有的豪放如大江東去,有的溫婉如小橋流水,有的粗獷如旭日噴薄,有的則細膩如清風拂柳。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進唐詩,感受其魅力,傾聽其訴說。 屏展幾聯李白的詩: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对绨l白帝城》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锻麖]山瀑布》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饵S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秾⑦M酒》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鹅o夜思》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顿浲魝悺 1.讀一讀上面的詩句。
2.說一說你印象中李白是怎樣的一位詩人?(學生各抒己見)
二、展示本課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詩,借助注釋理解詩的大意,進而會背誦詩。 2、感悟詩的意境,體會作者蘊于其中的思鄉之情。 3、積累思鄉懷親的詩詞,加深對這類詩歌的理解。 指名讀一讀學習目標。
三、感知詩意: 1、讀準詩
第一步:讀準字音 散的讀音: [sàn][sǎn] 釋義:
[sàn] 分開,由聚集而分離 :分散。解散、渙散...… [sǎn] 沒有約束,松開 :松散、散漫、懶散...… 第二步:讀準節奏
七言絕句,一般按照 “二二三”的節奏
指名按照節奏朗讀,并齊讀全詩。
2、讀懂詩意:
(1)學生參看注釋,讀懂詩意。
(2)要求學生用明白曉暢的語言敘述詩的大意。 3、讀懂詩情: 思考:
(1)詩歌的標題告訴你了哪些信息? (2)本首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找出揭示詩主旨的一聯詩句。 (4)你認為詩情的誘發物是什么?
四、探究: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大家之作,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裝束之態。” 讀這首詩,你覺得是大家之作嗎?說一說你的看法。 學生思考、交流。
五、拓展應用: 1、繪意境,悟詩情
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一幅圖畫來表現作者的思鄉之情,提示學生這幅畫面以寫景為主,以景襯情。
學生寫作,之后展示。 2、繪場景,悟詩情 如果你就是作者,現在客居他鄉,勞碌了一天,靜靜的夜里聽到了《折楊柳》,你腦海中會浮現出什么畫面呢? 學生寫作,然后展示。
(提示學生可以寫想起了告別的場景,可以寫將來團聚的場景等。注意寫作時角色的轉換) 3、拓展閱讀:(出示下面的詩)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1)學生先朗讀,說一說大意。
(2)同是表達思鄉懷親這一主題,這首詩與《春夜洛城聞笛》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4、積累“思鄉懷親”的詩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古》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六、課堂小結:
在古代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受到交通、通訊的限制。漂泊他鄉時,只
能將思鄉之情深深藏于心底,或者訴諸于筆端,有時不得不無奈的如岑參般“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如今,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我們身處他鄉時,可以有很多的平臺讓我們以解思鄉之苦。如果想迅速回到家人身邊,也可以真正做到“千里江陵一日還”。自然我們期望天下所有家庭都能團圓美滿,當然,如果確實因某種原因不能與家人團聚時,也不妨像蘇軾那樣,曠達地說一聲“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吧!
七、教學反思:
這首詩內容上并不難,在設計這堂課的時候,希望學生能掌握一種讀詩的方式方法,通過讀一類詩能夠知道同一主題的詩在內容和表達上會因人而異的。除此之外,為了鍛煉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特意設置了“繪意境,悟詩情”“繪場景,悟詩情”兩個教學環節,希望以此來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從而達到對詩深層次的理解。但是,由于課堂時間有限,七年級的學生寫作速度還有待提高,所以課堂展示有限,沒有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寫作和分享的喜悅。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