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下冊第五章《人體內廢物的排出》遼寧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下冊第五章《人體內廢物的排出》遼寧
第五章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方面
1.描述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及腎單位的結構。 2.概述尿的形成和排出過程。 3.描述人體的排泄途徑。 (二)能力方面
通過資料分析,進一步提高處理信息、解決問題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關注腎臟的保健,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腎單位的結構,尿的形成過程。 難點:尿的形成過程。
三、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知識容量較大,涉及了排泄的途徑和概念、泌尿系統的組成、尿的形成和排出等內容,而且有關腎單位和尿的形成過程的知識比較微觀抽象,學生不易理解。因此本節課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觀看視頻、觀察實物、分析模型、進行模擬活動和資料分析等多種方式來輔助教學,變靜為動、化難為易地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達成學習目標。
四、教學準備
白板課件、導學案、視頻資料(《人體工廠》、《尿的排出》、微課《腎臟的結構》)、新鮮的豬腎、小組合作活動相關材料用具(自制腎單位模型、燒杯、標簽紙)、篩子和一包混有沙子的雜糧。
五、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利用視頻,導入新課
播放創意動畫短片《人體工廠》,請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引言:工廠每天在工作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廢氣廢料,那么既然人體像一個巨大的工廠,在生命活動中也會產生許多代謝廢物,這些廢物是如何排出體外的呢?
認真觀看,談自己的體會。
傾聽、明確課題
利用視頻,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維。把人體比作工廠,有利于學生理解人體在生命活動中會產生廢物。
排泄途徑及概念
聯系七年級上的舊知識,引導學生明確排泄的途徑和每種途經排出
廢物的種類,并總結出排泄的概念。 在白板上進行連線。
根據教師的提示,說出排泄的概念。
溫故知新
腎臟的結構 (1)圖片與實物結合,初步認識腎臟的特點。
(2)觀看微課,自學感知
(3)小組合
作,深化理解
出示腎臟的圖片,說明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并請學生動手摸摸自己腎臟的位置。
出示新鮮完整的豬腎,指導學生觀察其形態和顏色,并說出血液是由哪兩條血管進出腎臟的。
播放微課《腎臟的結構》。
分發自制的腎單位模型,組織學
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巡回指導,參與討論。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匯報,并進行點撥和評價。
找出自己腎臟的位置。
通過觀察,說出腎臟形似蠶豆,呈紅褐色,結合教材說出血液經腎動脈流入腎臟,經腎靜脈流出腎臟。
瀏覽學案上活動一的
內容;觀看微課;整理、分享答案。
小組合作,完成學案上活動二的任務。
展示、匯報、交流。 1、利用白板的拖拽功
能,將名稱拖拽到圖上的合適位置。
2、利用白板的書寫功能,在圖上畫出兩條路徑,并說明尿的形成與血液有關。
體驗活動,創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 運用實物,進行直觀教學,激發興趣。
從宏觀到微觀認
識腎臟的結構,為學習尿的形成過程做鋪墊。
通過小組合作,深化對腎單位的理解,并初步認識到尿液的形成與血液有關。
尿的形成過程 (1)模擬活動——篩糧食
(2)資料分
析,討論交流
(3)總結歸納
出示一包混有沙子的雜糧,啟發學生:怎樣才能有效地將雜質去除呢?
出示篩子,進行篩糧食。 引導學生說出“篩糧食”活動經歷的兩個過程。
白板展示“尿的形成過程示意圖”,結合篩糧食的過程,簡單敘述尿的形成過程。
置疑:腎小球和腎小囊壁過濾了什么?腎小管又能重吸收什么呢?組織學生進行資料分析。 補充、評價
再次展示“尿的形成過程示意圖”,請學生據圖進行總結。
思考,回答。 觀看。
說出活動包括兩個過程:“篩出去”和“撿回來”。
觀看,傾聽。
小組討論,完成學案上活動三的內容 小組派代表在白板上進行勾畫講解,匯報討論結果。
看圖、思考,根據提示概述尿的形成過程。
通過篩糧食的模擬活動過程與尿的形成過程進行類比,將本節課的難點知識變得簡單、有趣、生動。
通過小組討論,進行資料分析,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通過之前多種活動和教師的提示,使學生完成對“尿的形成”的建構。
尿的排出及泌尿系統的組成 置疑:血液源源不斷的流過腎臟,尿是連續不斷的形成的。但是尿的
排出卻呈間歇性。為什么呢? 播放視頻:《尿的排出》。 總結尿的排出及泌尿系統的組成。
觀看視頻,并完成學案內容。
通過置疑,引發學生求知欲。 利用視頻,將知識形象化、動態化,便于理解。
小結
根據板書,小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傾聽、回憶 明確本節課主要內容。
小試牛刀,練習反饋
布置練習題。
反饋、評價
完成學案上的練習題,一名學生在白板上完成。 校正答案。
鞏固聯系,查缺補漏。
情感升華
講述排尿的重要意義,簡單介紹我國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和“世界
腎臟日”,提出保護腎臟的小建議,提倡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保護好腎臟!
傾聽、認同排尿的重要性和腎臟的重要作
用。關注腎臟的保健,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引起學生對腎臟保健的重視;介紹“世界腎臟日”,拓展視野;列舉腎臟保健的小建議,對生活具有指導作用。
六、板書設計
七、教學反思
1、本節課的知識容量較大,時間緊任務重,而且有些內容的微觀性和抽象性,使學生不易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直觀教學,利用腎臟實物為學生認識腎臟的形態和顏色提供了最直觀的感受和體驗;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腎單位的結構和尿的形成與血液有關這樣微觀抽象的難點知識,我利用注射器、輸液管、漏斗等制作了腎單位模型,讓學生通過貼名稱、觀察等活動來進行突破難點知識。
2、本節課還充分的將微課、電子白板的信息技術手段應用于課堂教學。通過《腎臟的結構》微課,幫助學生將對腎臟的認識從宏觀過渡到微觀,同時通過導學案的引導,完成自主獲取知識的過程。電子白板的利用,可以讓學生在白板上進行拖拽、勾畫等活動,實現了人機互動,激起了學生的興趣。
第五章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導學案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1.描述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及腎單位的結構。
2.概述尿的形成和排出過程。
3.描述人體的排泄途徑。
能力目標: 通過資料分析,進一步提高處理信息、解決問題和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關注腎臟的保健,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學習重難點】
重點:腎單位的結構,尿的形成過程。
難點:尿的形成過程。
【學習過程】
一、排泄
二、尿的形成
Ø 活動一:觀看微課,自學感知
觀看微課《腎臟的結構》,回答下列問題:
1.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單位是______________。
2.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單位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部分組成的。
Ø 活動二:小組合作,深化理解
1.分析腎單位結構模型,將所給的結構名稱貼至模型上
恰當的位置。
2.緩慢推動注射器,觀察從注射器流出的液體之后流經
的路徑,并在右圖中畫出。
3.你認為尿液的形成與血液有關嗎?
Ø 活動三:資料分析,討論交流
請分析以下兩則資料
1.取某健康人腎動脈中的血液、腎小囊中的液體和尿液進行分析比較,得到如下數據。
主要成分 |
腎動脈中 (克/100毫升) |
腎小囊中(原尿) (克/100毫升) |
尿液 (克/100毫升) |
水 | 90 | 98 | 96 |
蛋白質 | 8 | 0.03 | 0 |
葡萄糖 | 0.1 | 0.1 | 0 |
無機鹽 | 0.72 | 0.72 | 1.1 |
尿素 | 0.03 | 0.03 | 1.8 |
血細胞 | 若干 | 無 | 無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