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下冊《人體內廢物的排出》海口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下冊人體內廢物的排出-海口市金盤實驗學校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教學設計
—海口市金盤實驗學校 符靜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五章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人體的營養(yǎng)、呼吸、物質的運輸之后,針對人體內廢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通過學生觀察與思考,讓學生了解泌尿系統(tǒng)的組成,在安排學生進行資料分析,理解尿的形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它在本冊書中是一個教學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與前面所學知識聯(lián)系緊密,因此學好《人體內廢物的排出》這節(jié)內容,有利于將前面所學的知識貫穿起來,并為以后的學習《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奠定基礎,所以本節(jié)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描述人體泌尿系統(tǒng)的組成及腎單位的結構。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
能力目標:通過對圖片的觀察和數據的討論,嘗試歸納尿液的形成過程。 情感目標:關注泌尿系統(tǒng)的衛(wèi)生保健。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腎單位的結構 2、尿的形成和排出過程 教學難點:1、尿的形成過程
二、學情分析
1.從學生的知識結構上看: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與思考、分析與探究的能力。同時也知道了一些有關尿液的常識,但非常膚淺,如對腎的結構和功能,尿的形成對于他們來說也顯得抽象了很多,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有待提高,在學習時可以借助圖片和教師引導來幫助理解。
2.從學生年齡特征上看:七年級下學期的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求知欲高,好問好動,但形象思維優(yōu)于抽象思維,感性認識優(yōu)于理性認識,自控能力較差,自主探究能力還不夠強,尤其是對構建知識網絡的能力比較弱。
三、教法學法
(一)教法
采用導學案、模型、模擬活動以及動畫等形式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適當給予一些提示和補充,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和思考全面性。 (二)學法
采取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法,讓學生了解尿液形成過程,從而達到學生動腦去思考、分析、得出結論的目的。
四、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觀看視頻—田世國捐腎救母 設疑:尿毒癥為什么能通過換腎來治療,腎有什么作用? 觀看視頻
情感教育并引入課題
泌尿系統(tǒng)的
組成
設疑:腎屬于什么系統(tǒng)? 展示:泌尿系統(tǒng)組成示意圖 講述:泌尿系統(tǒng)由哪些器官組成?請同學們觀察課本73頁圖4-43,說出PPT上所示1-4分別是什么結構,看誰記得又快又準。
識圖,了解泌尿系統(tǒng)的組成
識圖并掌握泌尿系統(tǒng)的組成。
腎臟的構成——腎單位 過渡:腎臟形成尿液,那是如何形成尿液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腎的結構吧! 展示:豬腎的解剖圖 講述:腎最外一層紅褐色的結構是腎皮質,淡紅色的是髓質,中間的空腔是腎盂。 過渡:要了解尿的形成過程。還需要了解腎的微觀結構,取腎的一小部分,將其放大,所看到的
就是腎單位的模式圖。 講述:腎單位是構成腎的結構和功能單位。 設疑:每個腎有多少個腎單位?
設疑:每個腎單位包括哪些結 構?
講述:同學們閱讀教材73頁,完成導學案上的知識點一。 設疑:現(xiàn)在老師想考考同學們,看哪位同學具有火眼金睛能識別出PPT上所示的1-3分別是腎單位的什么結構?
過渡:腎單位為什么能形成尿液,有何特別之處,讓我們一起來分析吧!
展示:腎小球的模式圖
設疑1:腎小球實際上是什么 “球”?
設疑2:腎小球的兩端分別和什么血管相連,哪根管徑大,它們的血流量會相同嗎? 展示:腎小囊的模式圖 講述:腎小囊由腎小囊壁和腎小囊腔組成。
設疑1:觀察腎小囊和腎小球 的位置關系? 設疑2:腎小囊下接腎單位的 什么結構,腎小管有什么特點? 活動:模擬腎單位模式圖
講述:同學們,你們能用你們的雙手模擬出腎單位的模型嗎? 活動:師生共同利用手勢模擬一個腎單位模型。 討論:嘗試說出血液在腎單位中的流動路線。 過渡:血液流經腎單位的第一個結構是腎小球,同學們能否推測出腎小球有什么作用?
講述:根據腎小球的結構特點,推測腎小管有什么功能?
學生通過自學 明確腎單位的組成,再通過識圖來加深印象。
通過用手勢模擬腎單位模型,化抽象的知識形象化。
觀察結構推測其功能。
采用問題驅動的方式給學生提供合適的支架,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一)分析數據,小組討論
尿的形成過
程
過渡:同學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呢?下面我們用數據說話。 講述:取某一健康人腎動脈中的血液、腎小囊中的液體和尿液進行比較,得以下數據。 (其中,血細胞和蛋白質屬于大分子物質,剩下的是小分子物質。) 講述:現(xiàn)在請同學們分析這些數據,小組討論完成導學案上的三個問題。并找出可以支撐你們推測是否正確的數據。 討論:
1:血液和腎小囊液體成分的變化,說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有什么作用?
2.在腎小囊中出現(xiàn)了葡萄糖而尿液中沒有,說明腎小囊有什么作用?
3.尿液較血液相比,少了哪些成分,你認為排尿排出哪些物質? (二)模擬活動—篩糧食
講述:糧食里面原來只有綠豆、黃豆、黑豆和薏米,但有一批非法分子—沙子,趁著月黑風高時偷偷的潛了進來。現(xiàn)在老師要去除糧食中的沙子。同學們認真觀察,看誰可以猜出老師模擬的是尿液形成的哪一過程。 1.小的物質被篩出去。 2.將雜質中漏掉的薏米再撿 回來。
(三)動畫演示尿液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總結尿液的形成過程 講述:老師將尿的形成過程做成了動畫,,同學們在觀看的過程中,特別關注血液流經腎小球及腎小管時成分的變化,對照動畫描述尿液形成的兩個過程。 (四)學以致用
小組討論,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觀察模擬活動和動畫嘗試歸納出尿液形成的兩個過程。
通過分析數據,理清概念。
通過模式活動和動畫將抽象、復雜的“尿液的形成過程”簡單化、形象化和趣味化的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
尿的排出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75頁,思考
通過拯救尿以下問題:
1、腎內形成的尿液是如何排出 體外的?
2、排尿具有什么作用? 3、同學們是否有過憋尿的經驗,你覺得那樣做好嗎? 活動:搶救尿素分子 講述:肝細胞產生的尿素分子被困在迷宮當中,若不能及時搶救,將發(fā)生生命危險。請通學生根據路徑,在圓圈中填入合適的字母,走出迷宮。看哪個營救小組能最快的將尿素分子拯救出來。
閱讀教材,思考問題。小組討論 合作拯救尿素分子。 素分子這個有趣的活動,幫助學生總結尿的形成和排出,增加課堂的趣味
性。聯(lián)系實
際,讓學生
意識到泌尿系統(tǒng)衛(wèi)生保健的重要性。 課堂小結 師生一起小結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
容
鞏固課堂知識的學習 鞏固課堂知識的學習 達標訓練
學生完成幻燈片上的練習題
完成習題
以練習題檢驗學習效果
五、板書設計
第五章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一.泌尿系統(tǒng)的組成
二.構成腎臟的單位——腎單位 三.尿的形成和排出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