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下冊第五章《人體內廢物的排出》四川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下冊第五章《人體內廢物的排出》四川省優課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是在學生學習了人體的營養、消化、物質的運輸之后,針對人體內廢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它在本主題中是一個教學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與前面所學知識聯系緊密,因此解決好尿的形成和排出,有利于將前面所學的知識貫穿起來,并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所以本節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了解了人體營養、消化、血液循環等有關知識,同時也初步具備了一定的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加上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有強烈的好奇心,具有很強的求知欲望,但是還缺乏一定的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本節課通過教師引導,學
生合作,學生能理解泌尿系統的有關知識,但對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因為這是一個動態連續的過程)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說出泌尿系統的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說出腎臟的結構和特點; (3)描述尿液形成的大致過程。 2.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活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收集、處理資料信息的能力。
(2)通過有關資料內容的分析,培養學生初步具備一定的信息分析和綜合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2
(1)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懂得更加珍愛生命。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腎單位的結構 (2)尿液的形成過程 2.教學難點 (1)腎單位的結構
(2)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五、教學手段與方法
采用“預習、小組探究、討論交流”的方法,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適時運用講授法、觀察法、討論法和讀書指導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和學習效益。
解上存在一定難度,所以安排了一個動畫,將微觀的尿液形成過程直觀地展示在了學生面前,并根據教材提供的模式圖和文字說明,讓學生可以通過觀察、閱讀和分析自主歸納出尿液的形成過程中,各成分的變化。同時,本節課中還提出了一些和日常生活、身體健康有關的一些問題,促使學生學會用所學的生物知識去分析解決問題,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的優秀品質,使學生體驗成功的自豪感。
六、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觀看視頻,視頻導入:新聞報道中的主人
公身患尿毒癥,生命岌岌可危,七歲的兒子”捐腎救母”,讓同學們很感動。
提問:為什么腎臟功能的喪失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后果?腎臟有何作用?從而引出本課的課題——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二)自主學習:
(1)閱讀教材,完成導學案上“自主學習的內容”
(2)兩人一組,對剛才導學案上“自主學習“的內容進行訂正 (3)如果兩人一組不能解決的問題,則由全組同學共同探討 (三)合作探究
(1)請學生上臺講解“泌尿系統”的組成結構圖
(2)老師結合課間講解“腎單位的組成”,認識腎單位的圖形
3
(3)學生小組討論:結合導學案上“合作探究”的內容,完成上面的討論題。(目的:讓學生通過討論,理解尿液的形成的原理) (四)展示提升: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剛才“合作探究”中大家討論的結果
(2)教師根據學生的展示,補充講解“尿液的形成”的兩個生理過程,即“過濾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在這里我采用動畫演示的方式,生動的演繹了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并和大家一起歸納排尿的作用。
(五)檢測反饋
(1)根據所學內容,完成導學案上“檢測反饋”的習題,并當堂評講,鞏固本節課所學的內容。
(2)識記本節課的知識點,并當堂檢測同學們的識記情況。
七、板書設計
第五章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1.泌尿系統的組成 2.腎單位 3.尿液的形成
八、教學反思:以新聞報道導入課題,發生在身邊的真實事件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人體的基本生理知識。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自我獲取新知識的能力。通過動畫直觀地將尿液形成過程展現出來,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尿液形成過程。激發學生思考尿液形成與排出之間的關系,為下節課打下鋪墊。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班級 組名 姓名 教學日期 第1課時
主備人 復備人 審核人
學習內容:尿的形成和排出
學習目標:腎單位的結構與尿液形成的關系;
尿液形成過程中的物質變化
學習重難點:尿液是怎樣形成的
【自主學習】:
閱讀教材P72—76,完成下列問題。
1.人體的泌尿系統由 、 、__ ____和 _組成。
2.每個腎包括大約 個腎單位,每個腎單位由 、 、 等部分組成。
3.腎小球是個 球, 套在腎小球外面,下接細長而彎曲的 ,其周圍纏繞著大量的 。
4.腎小球和腎小囊壁有 作用,腎小管有 作用。
5.尿液形成的過程:血液流經腎小球和腎小囊壁時,除 和 外,血漿中的 、 、 和 等物質都可以過濾到腎小囊中,稱為 ;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全部 、大部分 和部分 等都被重吸收回血液,形成了尿液。人體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約有 L,而排出的尿液約為 L。
【合作探究】小組內同學共同討論完成
(一)一閱讀教材P74的表格,完成教材上的3個討論題
(二)下面是一個人的血漿、原尿和尿液三種樣品中主要物質的濃度比較表,請根據此表中的內容回答問題。
物質 | 樣品A | 樣品B | 樣品C |
葡萄糖(克/100毫升) | 0.0 | 0.1 | 0.1 |
無機鹽(克/100毫升) | 1.6 | 0.75 | 0.9 |
蛋白質(克/100毫升) | 0.0 | 微量 | 7左右 |
尿 素(克/100毫升) | 2.0 | 0.03 | 0.03 |
尿 酸(克/100毫升) | 0.05 | 0.003 | 0.003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