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魚,探究魚鰭的功能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生物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章第四節《魚 》(探究魚鰭的功能)江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生物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章第四節《魚 》(探究魚鰭的功能)江西省優課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魚類的外形、結構及魚類的概念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初步的歸納概括能力以及樹立愛護魚類的意識
2學情分析
1.《魚類》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第一章《動物的主要類群》第四節。
2.魚類是脊椎動物中比較低等的一類動物,學習起來比較容易掌握。教學中也能夠使用到實物。
3.學生已經有了觀察環節動物和節肢動物的方法和經驗,再來觀察魚類會顯得得心應手。
3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魚的外形和概念。
2.教學難點
根據魚的共同特征歸納出魚的概念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活動】探究魚鰭的功能
一、引入
1.請學生舉例,各種常見的魚類。例如,鯉魚,金魚……
2.利用PPT上的圖片,提出:你認識圖片上畫的幾種魚嗎?(草魚、金魚、鯉魚、鯽魚)
引導學生們進行討論
①魚生活在什么地方?
②魚靠什么行動?
③魚是怎樣呼吸的?
④引導學生進行簡單歸納,這些魚類有什么共同特征?
同時提問,我們平常意義上將所有的水中生物都稱之為“魚”,這樣的說法是否合理?
舉例,章魚,娃娃魚等,是否也是魚類?
教師小結:這些魚在外形上具有以下共同特征:身體表面有鱗,頭部有鰓,靠鰭運動,終生生活在水里。
3 .認識魚的共同特征
(1)講述:我們通過觀察、比較,知道了我們幾種常見的魚在外形、生活環境和繁殖后代方面的共同特征。自然界里魚的種類很多,你能根據對這幾種魚的研究,推想所有的魚有什么共同特征嗎?
(2)引導學生討論、歸納、推理:
鯉魚、鯽魚等身體表面都有鱗,頭部都有鰓,都靠鰭運動,終生生活在水里,都用卵繁殖后代。從而推斷:所有的魚身體表面都有鱗,頭部都有鰓,都靠鰭運動,都是終生生活在水里,用卵繁殖后代。
(3)教師小結:魚的共同特征。
二、總結概念 (1)經過上述的討論和歸納,提問:誰能說說,什么樣的動物是魚?
(2)教師小結:魚類的概念:終身生活在水中,體溫隨外界溫度變化而變化的脊椎動物。魚一般身體側扁,有鱗有鰓,用鰓呼吸。
(3)教師:“既然已經給出相關概念,同學們通過觀察、實驗、討論、總結出魚的5個特征,凡是具有5個特征的動物就是魚,凡是沒有這5個特征的或只具備其中的一點兩點的動物就不是魚,你們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嗎?” 請同學列舉些不是魚類的例子,并簡述原因。
如,章魚是軟體動物不是魚,它不具備魚的一些特征。海豚是哺乳動物不是魚
三、鞏固回憶
1.再次令學生回憶:
具備什么特征的動物是魚?
鯨是胎生的,所以鯨不是魚。
四、教學拓展
學生欣賞世界豐富的魚類。
五、布置作業
1.搜集各種魚的圖片,弄清名稱與生活習性,在小組內交流。
2.完成相關課后習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