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動物兒歌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識字五《動物兒歌》山東省 - 煙臺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課型:識字課 課時:一課時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于識字與寫字的目標要求首先是:“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要求,同時又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我依據教材特點,著力體現識字教學的多樣化,將歸類識字與隨文識字緊密結合。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漢字特點,引導學生運用形聲字的規律,有效識記生字;通過字理學習,讓孩子領略漢字的趣味與精妙;借助生動有趣的語言環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識字,在游戲活動中習得識字方法,從而激發學生識字興趣,從喜歡漢字走向自主識字。
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這首兒歌詩句工整,運用結構相同的句式,巧妙地讓學生了解一個最基本最常用的句式——誰、在哪里、做什么,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輕松愉快的語言實踐環境,因此在教學中我加強了學生感悟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訓練。創設了“編兒歌送給不會唱歌的動物朋友”這一情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在學習兒歌語
言的同時進行再創作,引導學生準確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落實“發展書面語言運用能力”的課程目標,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材分析】:
《動物兒歌》是新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集中識字單元的第一課,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運用學生熟悉的小動物的名字和生活習性帶出生字。兒歌中小動物的名字都是蟲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聲的形聲字,適合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運用形聲字的規律,有效識記生字。“迷”和“造”的偏旁相同,“食”和“糧”也有相同的部件“良”,這兩組字可以歸類識記;“藏”字字形復雜,可引導學生整體識記;“網”是象形字,可以通過字理學習,讓孩子在有趣的兒歌學習中,領略漢字的趣味與精妙。
這首活潑生動的童謠易讀易懂易記,貼近學生生活,以簡潔生動的語言,向孩子們介紹了六種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展現了大自然美好快樂的畫面。兒歌朗朗上口,非常適合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讀出韻律,讀出趣味。
兒歌詩句工整,運用結構相同的句式,巧妙地讓學生了解一個最基本最常用的句式——誰、在哪里、做什么,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輕松愉快的語言實踐環境,可以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在學習兒歌語言的同時進行再創作,培養口頭表達能力,落實對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培養。
【學情分析】:
通過前一階段的學習,學生能夠遵守課堂教學秩序,課堂上能和老師配合默契。大部分學生已經養成了自覺學習的習慣,比如:認真傾聽、
認真書寫的習慣、大聲的朗讀習慣、主動識字的習慣、自覺的閱讀習慣、一定的積累習慣等等。學生已經至少認識400個字,會寫200個字,具有一定的識字能力;部分孩子識字能力較強,會認會寫的字遠遠不止這些。學生已經掌握了漢字的基本筆畫,了解了漢字的書寫規則,能夠比較準確的分析字形結構,在田字格中認真書寫。會用加一加、減一減、換偏旁等方法識記生字,了解了形聲字的規律,并學習利用形聲字的規律來識記生字。這些都有利于本課的教學。此外,本班學生整體朗讀水平不高,主要表現在:唱讀情況較為嚴重;二是學生的書寫姿勢和書寫規范程度還有待提高。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示范作用和指導作用。
【教學目標】:
1.認識“蜻、蜓”等12個生字;借助漢語拼音,利用形聲字的規律、象形字的特點、歸類識字等方法識記生字。
2.能正確書寫“間、迷”等7個生字。注意部件和筆畫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書寫要求和正確的書寫姿勢做。
3.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兒歌。借助課文彩圖和生活經驗,了解小動物的特點和生活習性,培養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4.能正確讀記“蜻蜓展翅”等6個主謂短語,積累語言。根據兒歌“誰——哪里——做什么”的句式特點,結合圖片及生活經驗,創編兒歌,提高語言的理解運用能力。
【教學重點】:能正確認讀“蜻”等12個生字,正確書寫“間”等7個生字;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兒歌。
【教學難點】:識記生字;根據兒歌的句式特點,創編兒歌,提高
語言的理解運用能力。
【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自制教具 【教學過程及意圖】:
板塊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孩子們,上課啦!(師生問好)
孩子們,咱們先來一起美美地唱首歌吧?(齊唱《小動物唱歌》)
教師導語:歌聲優美動聽,今天的第一個贊送給大家!小貓小狗會唱歌,那你知道還有哪些小動物會唱歌?它們是怎樣唱歌的呢?(生自由回答)
我想大家一定會喜歡這些會唱歌的小動物們對吧?可是還有一些小動物,它們沒有動聽的歌喉,但是它們用自己的勤勞和樸實同樣贏得了人們的喜愛。今天,老師就請來了這樣幾位動物朋友來咱班做客!看看,它們是誰?(出示板貼)
同學們喜歡它們嗎?這節課我們就來編一首兒歌送給這些不會唱歌
的動物朋友們好不好?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書空課題:五、動物兒歌。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書空;齊讀課題:識字五《動物兒歌》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創設“編兒歌送給不會唱歌的動物朋友”這一情境,能不斷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輕松愉快地進行學習。同時有助于學生展開想象,借助已有生活經驗,理解課文。】
板塊二、認識動物,初識文本: 1.我會找:首先來認識小動物的名字。
出示圖片:學生上臺找,老師逐一出示動物名字,生拼讀,認識動物名字。
2.我會讀:一起拼讀出小動物的名字 3.我發現:
第一次觀察:請大家仔細觀察這些小動物的名字,你發現了什么?
觀看微課視頻蟲子旁的來歷。
現在我們知道了,蜻蜓、螞蟻這些小動物都是古人眼中的蟲子,所以它們都是蟲字旁。
你還知道哪些蟲字旁的字?
第二次觀察:我們再來觀察這些小動物的名字,看看它們的右半部分,再讀一讀,你有什么發現?
這些小動物的名字都是形聲字,抓住形聲字的特點我們就能牢牢地記住它們。
4.我會認:齊讀動物名字;把名字送到小動物身邊。(板貼) 【設計意圖:兒歌中小動物的名字都是蟲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聲的形聲字,適合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運用形聲字的規律,有效識記生字。因此我設計了認識小動物的名字這一環節,把識記本課蟲字旁的生字放在前面,引導學生在預設情境中識記生字,激發學習興趣。】
5.我會說:試編兒歌:觀察圖片,說說小動物們都在做什么? 啟發:蜻蜓在做什么?蜻蜓是怎么飛的,請你飛給大家看;你就是一只快樂的小蜻蜓。蜻蜓展開翅膀飛行,我們可以說:蜻蜓展翅飛。
指導學生用三個字說出其他小動物在做什么?
請大家再仔細觀察,如果你能說出小動物們在哪里做這些事,就更完整了。誰愿意來試著說:蜻蜓在哪里展翅飛?出示“半空”。
就按照這樣的句式,填上兩個字,讓句子更完整。小組討論回答。 教師逐句出示,齊讀。
這樣,我們的動物兒歌就編好了,我們一起來讀給小動物們聽吧! 【設計意圖:兒歌中的這些小動物是學生常見的,它們的生活習性學生也了解;再加上這首兒歌節奏明快、朗朗上口,句中的詞語又是學
生經常接觸的,所以,考慮這個因素,在安排教學流程時,我沒有直接出示兒歌,而是創設了“編兒歌送給不會唱歌的動物朋友”這一情境,引導學生模仿“誰、在哪里、做什么”的句式,逐步呈現文本,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成就感,激發學習欲望。】
板塊三、走進文本,識記生字
1.找一找:打開書,一邊讀一邊圈出生字寶寶,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認一認:“糧 食 迷 造 藏 網”請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拼讀兩遍。 3.記一記:
(1)歸類識字:引導學生按偏旁來歸類識記迷和造; 有相同的部件“良”的“糧”“食”。
(2)字理識字:看視頻了解“網”字演變
(3)利用課件把“藏”字藏起來。它可真是喜歡捉迷藏啊!誰能說出它的結構和偏旁部首?藏字筆畫很多,不容易記,咱們跟著視頻一起來書空它的筆畫吧。
4.認一認: (1)認讀詞語; (2)開火車認讀生字;
(3)字寶寶可真調皮,它們變換了位置,你能準確地認出來嗎? (4)玩“摩天輪”游戲認讀生字。
(5)把生字寶寶送回小詩中,一起拍著手讀兒歌!
【設計意圖:為體現識字教學的多樣化,我將歸類識字與隨文識字緊密結合。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漢字特點,利用歸類識字記住“迷 造 糧 食”;通過網字的字理學習,讓孩子領略漢字的趣味與精妙;利用課件把筆畫很多、不易記的“藏”字藏起來,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識字,在動畫中感知字形。根據一年級學生好玩、好動的特點,把游戲引進課堂,設計了捉迷藏、摩天輪、開火車識字練習游戲,寓教于樂,從而激發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
5.寫一寫:學寫生字“間”
(1)指導分析字形結構、書寫規則;
(2)寫這個字的時候還要注意什么?(門字框要大,要端正,門的兩邊要寫直,不能歪,里面的日要稍微小一些,寫在田字格中間)
(3)一起看間的筆順(生看動圖書空一遍) (4)教師板書,學生書空練習。
(5)出示書寫提示,指導學生在課本上描一個,寫兩個。提醒學生書寫時要注意書寫姿勢。
(6)展示作品,評價:
【設計意圖:學生的書寫姿勢和書寫規范程度還有待提高,因此,在寫字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書寫示范作用,指導學生把字寫規范、寫美觀,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前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結構,總結書寫要點;書寫過程中,每一個字配有書寫提示,并加以個別指導;書寫后按書寫提示評價、引導矯正。這樣,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逐步掌握書寫要領,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板塊四、再讀文本,積累詞語
1.讀一讀:多種形式練習讀兒歌,引導學生讀出韻律美!
2.記一記:把兒歌的長句子總結成簡單的四字主謂短語,齊讀詞語。 【設計意圖:多種形式的朗讀練習,引導學生讀出韻律,讀出趣味,熟讀成誦。同時,感悟語言、積累語言。】
板塊五、模仿文本,拓展運用: 1.
出示兩幅圖片,引導學生逐步觀察:小動物在做什么?用四字
詞語來說一說(生觀察思考回答)
2.小動物在哪里做什么?模仿課文為蜜蜂、黃鸝編一句兒歌。 3.出示三幅圖片,引導學生為小動物編兒歌。小組討論回答。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在學習兒歌語言的同時進行再創作,引導學生準確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落實“發展書面語言運用能力”的課程目標。】
結束語:同學們,美麗的大自然中還有許許多多小動物,細心的你要學會仔細觀察,用智慧的眼睛看世界,用美妙的語言寫生活。課后大家都來做小詩人,試著編更多是兒歌送給動物朋友!
【板書設計】
五 動 物 兒 歌
蜻 蜓 半 空 展 翅 飛, 蝴 蝶 花 間 捉 迷 藏。 蚯 蚓 土 里 造 宮 殿, 螞 蟻 地 上 運 食 糧。 蝌 蚪 池 中 游 得 歡。 蜘 蛛 房 前 結 網 忙。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