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韻語識字教學,動物兒歌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韻語識字教學《動物兒歌》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韻語識字教學《動物兒歌》
《動物兒歌》教學設計
大城縣孫毅小學 呂菲菲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介紹了六種小動物的生活習性,教材配有生動有趣的彩圖,展現了動物活動美好快樂的畫面。這里的小動物一半是昆蟲,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中有六個是蟲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聲的形聲字,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了解形聲字的特點,有效識記生字。
作為識字兒歌,教學時應讓學生聯系實際,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小學生都喜歡小動物,我們可以利用孩子們對小動物的喜愛,利用孩子們的好奇心,讓學生多參與,多表達,在繪本故事的引導下,走進文本。
教學目標:
1借助漢語拼音,課文彩圖和生活經驗,認識“蜻、蜓”等十二個生字,會寫“間、迷”等七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兒歌。
3通過朗讀表演,了解小動物的部分生活習性。
4對觀察小動物、了解小動物感興趣。
教學重點:
有節奏地朗讀兒歌,歸類識字帶有蟲字旁的生字。通過表演,了解小動物的一些生活習性。
教學過程:
一、繪本導入
1《蚯蚓的日記》了解蚯蚓的生活習性
(播放幾張《蚯蚓的日記》故事里的圖片,讓學生懂得蚯蚓是在土里生活的,從而激發學生去了解蚯蚓的興趣。)
2走進文本
(1)師范讀
(2)生個別讀,齊讀
(3)分組朗讀(安排組長,激勵發言)
(*本環節設計意圖:開始我先利用繪本故事的圖畫和知識引入文本,因為繪本里的生動的情節容易吸引孩子們,圖畫也讓學生對蚯蚓有了直觀的印象。走進文本后的各種朗讀,為了讓學生感受韻語的語感,在這樣的韻律下,易讀易記。同時進行了后面展示環節的分組組長的安排。)
二、了解動物生活習性
1通過讀文,你對小動物了解多少呢?
2填寫表格
誰 |
哪里 |
干什么 |
會什么 |
小動物的名字有什么共同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環節設計意圖: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將知識變化為自己的語言,把人物,地點,干什么的信息尋找出來,再結合生活實際,懂得各種不同的小動物都會干什么,比如蜘蛛會結網,蜻蜓會捉蟲等。)
三、韻語識字
1學習了“蟲”字旁,我們來看看這些字有什么特點?
蜻=蟲+青 蜓=蟲+廷
…...
2完成表格
(*本環節設計意圖:為了讓孩子們能夠直觀地再現這些生字,懂得形聲字的構字規律,都有形旁加聲旁組成。)
四、涂鴉鞏固
1我們認識了這么多帶有蟲字旁的生字,今天用這些生字來編寫一個小故事吧!
要求:
(1)每組組長上臺領取任務(四組,每組六份不同顏色的任務,每張都有不同動物的簡圖)
(2)每組內六名同學各領取一份任務
(3)每人用你最喜歡的這個小動物來寫一句話!(可涂色進行修飾)
2展示表達
我們有請同學們上臺展示自己完成的任務。
生:我認識了蜻蜓這兩個字,我寫的是:蜻蜓在小河邊飛翔。這是我畫的蜻蜓,它是紅色的。
……
(*本環節設計意圖:本環節讓學生邊涂畫邊寫話,讓語言在情境圖上再現,讓學生在圖涂鴉繪畫的過程中鞏固對生字的認識。)
五、拓展延伸
我們現在認識了很多生字,課下同學們可以自己用你認識的生字把《蚯蚓的日記》讀完。
(*本環節設計意圖:帶動閱讀,讓孩子在家能夠運用生字,記憶生字)
《動物兒歌》教學反思和課例點評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孫毅小學 呂菲菲
識字教學是本單元的重點教學內容,本單元的生字大多是形聲字。《動物兒歌》這課出現的小動物一半是昆蟲,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中有六個是蟲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聲的形聲字,為了有效識記生字,運用學生熟悉的小動物的名稱和生活習性帶出生字,既了解了動物的知識,還通過觀察、比較來了解形聲字的特點,學習了形聲字的構字規律。教材中配有生動有趣的彩圖,展現了動物活潑、美好、快樂的畫面。這還是一首活潑生動的童謠,有節奏,有韻律,我們還利用這樣的韻語,通過多種朗讀來培養學生的語感,增強理解能力。
在這堂課的設計當中我注重了情境的創設,這些情境不是獨立開來的,而是一脈相成,從一而終的。創設的這些情境能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學生通過創設的情境走進文本,與文本之間進行最近距離的對話,學生的興趣被激發,情感被升華,喜歡小動物的情感在課堂中隨處而見。因為有了情感的投入,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參與積極性強、參與面廣,課堂氛圍輕松而又愉快!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大重點和難點,也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內容。人教版教材識字的目標要求都是多識少寫,識寫分流。教學中要教會學生識字的方法,認識形聲字,并了解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因為本單元是韻語識字單元,我們在教學時很關注多種方法的融合,盡量地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發展學生的語言,啟迪孩子的靈性!
一、朗讀法多樣——感知韻語,加深理解
讀不僅是理解內容的重要手投,也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一個連文章都讀不下來的學生,就不可能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文字來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在韻語識字單元里,我們更應該利用各種各樣的朗讀方法來增強語感,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從而更加準確的記憶生字。
二、繪本進課堂——增強樂趣,利于想象
開始我先利用繪本故事的圖畫和知識引入文本,因為繪本里的生動的情節容易吸引孩子們,圖畫也讓學生對蚯蚓有了直觀的印象。低年級孩子認知水平和理解消化能力都不強,而作為教師的我們又愿意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那么我們可以嘗試用內容簡單化、適合孩子口語表達的繪本的形式,引起他們的閱讀興趣。同時達到識字的目的。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可見,“想象力是人類創新的源泉”。而孩子閱讀的基礎就是想象力,能夠用想象力描繪出眼睛看不到的故事,才是真正學會了閱讀。因此,在我們的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要引領孩子在“傾聽”“欣賞”中放飛想象。那些從小由繪本 “喂”大的孩子,都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內心世界,肉眼看不到的東西,都可以用“心”看到。繪本(圖畫書)可以彌補想象力不足的缺陷,使孩子的內心世界更加豐富。繪本還可以跨越現實的束縛,給孩子提供一個充滿驚異的神奇世界。我們能夠看得到的和不能夠看得到的,能夠想得到的和不能夠想得到的,都可以通過繪本描述和呈現出來。在這么一個充滿想象力的環境中熏陶出來的孩子,會播灑下了富有想象力的幸福的種子。
三、小組合作忙——自主探究,合作共享
“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它不僅充分發揮了師生間、生生間的相互交流,協作功能;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讓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把個人自學、小組交流、全班討論、教師指點等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而促使小組之間合作、競爭,激發了學習熱情,挖掘了個體學習潛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學生在互補促進中共同提高。
四、創編小故事——拓展延伸,圖文共賞
課堂上我讓孩子們利用創編小故事的形式來鞏固識字,先是讓孩子們在所領取的任務單上,進行涂畫以及書寫,然后再展示交流。這種涂鴉繪圖的方式,孩子們是非常樂于接受的,也是鞏固識字的一種方法。這種創編的形式也是學生內心世界的最真實的流露,當他們有了學習的收獲,會通過繪畫以及書寫來宣泄自己的情緒,表達對身邊事物的理解和看法,我們還可以通過他們創編的小故事來進行溝通,以此了解學生的識字及語言運用的能力。
五、提供小舞臺——發展思維,口語加強
在學生創編小故事之后,我還設計了一個展示的環節,這是為孩子們搭建的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眾所周知,講述活動以培養學生獨立構思和表述一定內容的語言能力為基本目的,情境表演的目標也是讓學生充分感知情境后用語言表述對情境的理解,所以,學生將自己創編的小故事展示出來,既讓學生發展了思維,又鍛煉了口語表達。
總之,在培養低年級學生識字的基礎上,輔以各種識字及鞏固的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沒有朗朗書聲的課堂是沉悶的,沒有學生活動的課堂是死板的,沒有合作的交流是孤獨的。我相信,只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多給學生機會,激發其識字的欲望,利用識字的方法,在課堂上,在生活中,讓學生盡情去發現,學生的識字能力也將大大提高。
但在教學本課的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還有一些地方未能達到預設的效果,致使創設的情境未能真正的激發孩子的興趣。對學生生成的閃光點未能及時抓住并進行延伸。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實踐當中繼續摸索、學習。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韻語識字教學,動物兒歌”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韻語識字教學《動物兒歌》”,所屬分類為“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韻語識字教學《動物兒歌》”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