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分數乘法,解決問題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分數乘法解決問題》 -荊州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分數乘法解決問題 -荊州市荊州小學
分數乘法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數學書13、14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學會分析分數乘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會應
用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解答兩步計算的分數乘法應用題。
2、 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培養學生轉化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
掌握用分數連乘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學會轉化單位“1”。 教學過程: 一、課前復習。
師:同學們,我們這段時間學習了什么知識? (預設:分數乘法。) 師:這部分內容包括哪些?
(預設:分數乘整數、分數乘分數、分數乘小數。) 師:請看大屏幕,一本故事書200頁,第一天看了它的14 ,第一天看了多少頁?(課件出示)
師:怎樣求?誰來說說你的想法。
(預設:200×1
4 =50(頁) ,單位“1”是故事書的總頁數。) 師:是的,找到單位“1”很重要。(板書:單位“1”。) (預設:求200的1
4 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師: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板書: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
師:同學們前面的知識掌握的很好,今天我們繼續用分數乘法來解決問題。 二、傳授新知。 1、摘錄信息。
師:請同學們默讀題目,題中有哪些數學信息? 師:這題的信息有點多,我們一條一條摘錄下來。 (預設:大棚面積480平方米。)(課件出示) 師:很好,誰接著說?
(預設:其中一半種各種蘿卜)。 師:你能說的更清楚些嗎?
(預設:蘿卜地的面積占整個大棚面積的12 )。(課件出示) 師:從哪里看出?
(預設:一半)(課件出示) 師:你理解的很透徹,誰接著說?
(預設:1
2 表示把大棚面積看作單位“1”,蘿卜地占大棚面積的12 ;1
4 表示把蘿卜地面積看作單位“1”,紅蘿卜地占蘿卜地的14 。)
師:通過剛剛的分析,相信你們能畫出來,并把你的思路用算式記錄下來。
3、學生畫圖,解決問題。
教師巡視,找出有代表性的作品。(粘貼在黑板上) 學生分享、交流。 (1)第一種方法。
師:老師收集了5位同學不同的畫法,請同學們欣賞一下。你們想了解哪一幅?
師:看來這5幅作品都畫的很棒!現在就請生1當小老師邊畫邊講。
生1講第一種方法。(邊畫邊講思路,并把算式列在黑板上。) 學生板書:480×1
2 =240(平方米) 240×1
4 =60(平方米)
師:不僅圖畫得清晰漂亮,表達得也非常有條理,掌聲送給她。
師:你們有不明白的想問她嗎? 師:你們都明白了嗎?
師指著黑板:還有哪種畫法和她表示的意義相同? 師:你們哪些同學畫法和她表示意義相同,請舉手。 師:你們都是先求蘿卜地面積,再求紅蘿卜面積,我們把這幾幅圖歸為一類。 (2)第二種方法。
師:下面3幅圖誰愿意來介紹?
師:在他講解過程中,同學們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舉手提出來。
生2講第二種方法,并在黑板上板書算式。 (預設生3提問:1
8 表示什么?) 學生板書:12 ×14 =1
8
480×1
8 =60(平方米)
師:這2個同學不僅能畫圖并列出算式,每一步還能講出完整的道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3)對比方法,突出轉化思想。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這2種方法,他們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四人小組展開討論。 學生說聯系和區別。
師:能把第一種方法轉化成第二種方法嗎?誰愿意試試。 生上臺在第一種方法的圖上邊講解邊畫。
師:第一種方法的同學繼續平均分下去,就轉化成第二種方
法了。
(4)列綜合算式。
師:同學們,熟練以后能把他們列成綜合算式,試著列出來。 (板書)
480×12 ×14 =60(平方米) 480×(12 ×1
4 )=60(平方米) 師:后面一個算式不打括號行嗎? 師:12 ×1
4 表示的是?
師:我們用分數連乘解決了這個問題,既然是連乘,可以先用480×14 ,再乘1
2 嗎?
師:是啊,算式背后都有他所表示的意義。 4、回顧與反思
師:我們已經解決了這道題,你能檢驗一下你的答案合理嗎?
(預設學生用乘法和看圖的方法檢驗。) 生1:60×4×2=480(平方米) 生2:60×(4×2)=480(平方米)
師:剛才我們通過摘錄的信息分析數量關系,用畫圖策略獲取解決問題方法,用圖、式結合驗證答案合理性,通過這個完整的過程我們學會了解決連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 三、鞏固練習。
師:現在老師來考考你們的學習成果。
(課件出示題目)一本故事書200頁,第一天看了它的1
4 ,第二天看的是第一天的。 師: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師:先畫圖理解,再列出算式。 請2個學生講不同的方法。 生1:200×14 ×1
5 =10(頁) 生2: 200×(14 ×1
5 )=10(頁) 四、課后總結。
師:通過大家努力,我們很順利地解決了這些問題。今天大家的表現太優秀了,掌聲送給你們自己。 師:回顧剛才的過程,你學得怎么樣?
師:你們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希望以后你們把今天所學運用到生活中。
師:在春秋戰國時代,道家代表人物莊子在《莊子·天下篇》中有一句話:“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意思是一根一尺(尺,中國古代長度單位)長的木棒,今天取它的一半,即1
2 ,明天取它一半的一半,后天再取它一半的一半的一半„„這樣取下去,永遠也取不完。這根木棒是一個長度有限的物體,但它卻可以無限地無限地分割下去。(課件出
示),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去了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