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解決問題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解決問題(例5)天津市 - 靜海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解決問題(例5)天津市 - 靜海
教學內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簡易方程P79-82的內容。
課題:解決問題(例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理解稍復雜的行程問題的結構特點,使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解決稍復雜的行程問題的步驟,掌握稍復雜的行程問題中的等量關系,并利用等量關系自主嘗試列方程解決問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讀、演、畫、找、解、列、驗等多種活動形式,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探究意識等。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幫助學生養成自我檢驗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并學會和學生合作交流。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掌握稍復雜的行程問題中的等量關系,并利用等量關系自主嘗試列方程解決行程問題。
2、教學難點
畫線段圖并找準等量關系。 三、教學方法
創設情境法、合作探究法、數形結合法、多種練習法。 四、學情分析
《解決問題(例5)》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簡易方程P79—82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一個物體運動中有關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數量關系的基礎上安排學習的,主要是研究兩個物體的運動情況,是今后學習較復雜的行程問題及工程問題的基礎。
本課是從復習簡單的行程問題入手,復習題的主人公只有小林一人,要是兩個人,會出現什么情況呢?從而引出今天的新課內容。五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觀察、估計、畫圖分析、歸納、整理能力,也具有一定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鑒于學生的思維特點,新課內容采取讀一讀、演一演、畫一畫、找一找、列一列、解一解、驗一驗、答一答、合作交流等不同的活動形式,完成例5的兩種方法的探究,并對兩種方法進行比較,總結出例5的解題步驟,從而體會數學的模型思想。
2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簡單的行程問題,仔細回憶一下,還有印象嗎?下面我們就來復習一下。
小林從家騎自行車去學校,每分鐘騎250米,10分鐘騎多少米? 1、請學生讀題。
2、列出算式,250×10=2500(米)并說出這個算式用的數量關系式,路程=速度×時間。速度和時間又等于什么呢?
3、這道題的主人公只有小林一人,那么如果是兩個人,會是什么情況呢?從而引出新課并板書—解決問題(例5)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出示例5
小林家和小云家相距4.5千米,周日早上9:00兩人分別從家騎自行車相向而行,小林每分鐘騎250米,小云每分鐘騎200米,兩人何時相遇?
一)合作交流,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 1、讀
(1)初讀——找出信息問題。
指名讀題,并找出獲得的數學信息和問題。其中小林家和小云家相距4.5千米是路程,小林每分鐘騎250米是速度,小云每分鐘騎200也是速度,求兩人何時相遇。簡單地說也就是知道路程和兩個人的速度,求相遇時間。
(2)觀察——統一單位名稱。
仔細觀察路程和速度,你有什么發現?同學們發現單位不一樣。把千米化成米和把米化成千米都是可以的,我們統一把米化成千米,讓學生回答。
(3)討論——抽象關鍵詞語。
為了進一步理解數量關系,同桌兩個人一起討論下面的問題。 ①有幾個人?
②從哪出發的? ③怎樣的時間出發的? ④運動的方向是怎樣的? ⑤這樣運動的結果怎樣?
⑥如果是9:00同時出發,9:10相遇,用了多長時間?
讓學生邊回答邊用手演示一下,并說出相向而行和相遇是什么意思?這道題簡單的概括成兩人從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最后相遇,并把5個重點詞語板書。
(4)演示——深入理解題意。
請兩名學生演示,同學們思考三個問題: ①誰的速度快些?
②從出發到相遇用的時間是怎樣的? ③誰騎的路程遠些?在靠近誰的地方相遇? 2、畫
通過對這道題的理解,同學們想不想把數學信息和問題用畫線段圖的方法畫一畫,邊畫邊說你是怎么畫的?
找幾位同學畫的在展臺上展示一下,同學們進行評價,教師把同學們說的整理一下,分步出示線段圖的畫法并訂正。說一說畫線段圖的作用(畫線段圖能夠把數形結合,清晰直觀的反映數量關系)。
3、找
找出等量關系并列出相應的方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然后匯報,教師進行巡視和討論。
讓同學們匯報想法,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用課件進行演示。
1)小林的路程+小云的路程=總路程 2)兩人每分鐘的路程和×時間=總路程 4、列 0.25x+0.2x=4.5 (0.25+0.2)x=4.5 5、解
(0.25+0.2)x=4.5 0.45x=4.5
0.45x=4.5 x=10 x=10 6、驗
方程左邊=0.25x+0.2x 方程左邊=(0.25+0.2)x =0.25x10+0.2x10 =0.45x10 =2.5+2 =4.5=方程右邊 =4.5=方程右邊
所以,x=10是方程的解。 所以,x=10是方程的解。 讓同學們說出檢驗過程,并養成良好的驗算習慣。 7、答
二)思考這兩種方法有什么不同點?兩個方程之間有什么聯系?
等量關系式不同,方程不同,第一種方法是把總路程看成幾部分?第二種方法是把總路程看成幾部分?兩個方程之間用了乘法分配律,只要做出一種方法,利用乘法分配律,就能想出另一種方法。比一比哪種方法簡單,說一說理由。
三)通過例5的學習,我們總結一下列方程解決問題經歷了哪幾個步驟?請同學們回憶總結一下。
4
1、讀 2、畫 3、找 4、列 5、解 6、驗 7、答 通過讀我們完成了對例5的閱讀與理解,通過畫、找、列、解、驗、答對例5進行了分析與解答,最后我們要進行回顧與反思,請同學們試著說一說。
結合同學們的回答教師進行總結。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今天我們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比一比看誰掌握的最好! 闖關游戲:
1、第一關(獲得銅牌)
下面有四種水果,每種水果下面都對應一道題,請你說出每道題的等量關系式。
草莓:a+b=600 桃子:4a=400
橙子:蘋果的錢數+梨的錢數=總錢數
木瓜:上午每次運的噸數×3+下午每次運的噸數×3=總噸數
(上午每次運的噸數+下午每次運的噸數)×3=總噸數 2、第二關(獲得銀牌)
裁縫店要做一批校服,每件上衣需要1.5米布,每條褲子需要1米布,現在有250米布,一共能做多少套?
學生獨立完成,讓同學們展示兩種方法,并說出等量關系式。 3、第三關(獲得金牌)只列方程,不計算。
(1)兩人同時打印一份稿件3000個字,甲的打字速度是110個/分,乙的打字速度是90個/分,兩人幾分鐘能夠打完?
(2)兩人同時打印一份稿件3000個字,15分鐘打完,甲的打字速度是110個/分,乙每分鐘打多少個字?
(3)兩人同時打印一份稿件3000個字,15分鐘打完,乙的打字速度是90個/分,甲每分鐘打多少個字?
請同學們在小卷上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并仔細觀察思考,第一種和第二種方法用的等量關系式是怎樣的?
總結概括:只要找對等量關系式,題怎么變都不怕,因為萬變不離其宗。 4、拓展延伸
小麗和小紅在校門口分手,7分鐘后他們同時到家,小明平均每分鐘走45米,小紅平均每分鐘走多少米?
讓學生回家后完成這道題,思考這道題和例5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下節課交流。
5
四、歸納概括,總結收獲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樣的收獲?
從以下幾個方面(知識、積極、合作、會想、會用)來說一說?并把他們放在豐收園里。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例5)
兩人 兩地 同時 相向而行 相遇 步 驟 解:設兩人x分鐘后相遇。 解:設兩人x分鐘后相遇。 1、讀 小林的路程+小紅的路程=總路程 兩人每分鐘的路程和×時間=總路程 2、畫 0.25x+0.2x=4.5 乘法分配律 (0.25+0.2)x=4.5 3、找 (0.25+0.2)x=4.5 0.45x=4.5 4、列 0.45x=4.5 x=10 5、解 x=10 6、驗 答:兩人9:10相遇。 答:兩人9:10相遇。 7、答
課后反思
通過學習解決問題(例5),我有以下幾個想法: 1、 通過多種形式來理解題意。
例如:在讀題這一環節,我設計了四個環節讓學生來理解題意。(1)初讀——找出信息問題。(2)觀察——統一單位名稱。(3)討論——抽象關鍵詞語。(4)演示——深入理解題意。通過這四個環節的設計,(1)明確了這道題是知道路程和兩人的速度,求相遇時間。(2)統一了單位名稱,為后面的學習掃清障礙。(3)抽象出了稍復雜的行程問題的關鍵詞語,兩人、兩地、同時、相向而行、相遇,便于學生抓住要點。(4)結合學生的演示,對于題意能更深入的理解,為學生找準等量關系式和列方程做好鋪墊。
2、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
例如:在學習中,我安排了讀一讀、畫一畫、找一找、列一列、解一解、驗一驗、答一答等形式,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教學,使學生在活動中探究知識,這樣學生學起來更有興趣,對知識認識的更深刻,而且還為總結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步驟做好準備。
3、注重練習形式的多樣化、趣味性、開放性。
本節課的練習安排了三個層次,設計為闖關練習,每闖一關分別獲得銅牌、銀牌、金牌。(1)是鞏固練習,讓學生挑選喜歡的水果,看線段圖說一說等量關系式,促進對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掌握;(2)是聯系實際的題,這道題和學生的校服有關,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3)是提高題,變化多樣,綜合性強,只
6
列方程,不計算,但是不管怎么變,只要抓住等量關系式,萬變不離其宗。最后是知識延伸,學生回家后完成,這樣知識就由課內延伸到了課外。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