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用乘加乘減,解決問題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用乘加乘減解決問題》銅陵市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用乘加乘減解決問題》銅陵市望江亭小學
(人教版)
章節 第4單元 表內乘法(一) 學時 第5課時
年級
二年級(上冊)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減的意義,能正確進行有關的計算。 能力目標: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用多種方法靈活計算乘加、乘減,實現算法多樣化。
情感目標:在感受、體驗、探索的過程中,體會“乘加、乘減”這一問題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能聯系生活經驗解決“乘加、乘減”的問題,增強探索的意識,體驗成功的快樂。 三、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已初步認識了乘法,學習了2—5的乘法口訣,感受了乘法運算的意義,并初步具有了用乘法來計算的意識。本節
課從學生已有的認知起點出發,以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事物作為教學切入點,依托白板軟件的可操作性強的特點,為學生提供了可觀察、思考的素材,設計了有趣的故事情境和游戲環節,學生從頭至尾都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潛移默化地學習知識,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及解決措施、教學準備 重點:了解含有乘加乘減的算式的運算順序。 難點:學會用含有乘加或乘減的算式解決問題。
解決措施:通過白板軟件的先進功能設計摘蘋果,吃蜂蜜等活動引入新知,設計游樂場里的數學情境引入例題教學,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掌握用乘加、乘減的計算方法,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練習活動使學生學會使用乘加、乘減的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枯燥的計算教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使原本靜止的、程式化的計算學習過程變得鮮活、生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作業紙、磁貼等。 五、教學設計 教學環節 環節目標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激趣 引入
通過游戲
情境的創
設復習舊
知 游戲一:幫小熊摘蘋果。
復習1-5的乘法相關知識。
教師明確游戲要求,分別找學生計
算蘋果上的乘法,計算正確才能將
相應的蘋果摘下。(學生計算并拖動
蘋果到筐子里)
學生自主在白板上拖拽相應蘋果到筐
子里。游戲情境的設臵能激發學生的學
習興趣,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課從學生已有的認知起點出發,以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事物作為教學切入點,依托白板軟件的可操作性強的特點,為學生提供了可觀察、思考的素材,設計了有趣的故事情境和游戲環節,學生從頭至尾都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潛移默化地學習知識,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及解決措施、教學準備 重點:了解含有乘加乘減的算式的運算順序。 難點:學會用含有乘加或乘減的算式解決問題。
解決措施:通過白板軟件的先進功能設計摘蘋果,吃蜂蜜等活動引入新知,設計游樂場里的數學情境引入例題教學,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掌握用乘加、乘減的計算方法,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練習活動使學生學會使用乘加、乘減的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枯燥的計算教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使原本靜止的、程式化的計算學習過程變得鮮活、生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作業紙、磁貼等。 五、教學設計 教學環節 環節目標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激趣 引入
通過游戲
情境的創
設復習舊
知 游戲一:幫小熊摘蘋果。
復習1-5的乘法相關知識。
教師明確游戲要求,分別找學生計
算蘋果上的乘法,計算正確才能將
相應的蘋果摘下。(學生計算并拖動
蘋果到筐子里)
學生自主在白板上拖拽相應蘋果到筐
子里。游戲情境的設臵能激發學生的學
習興趣,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游戲二:小熊吃蜂蜜 看圖分別列乘法算式。
教師分別出示1組蜂蜜罐、2組、3
組、4組、5組蜂蜜罐,學生列“5的乘法口訣”有關的算式。 教師通過克隆5組蜂蜜罐,分別讓學生列出關于5的乘法算式,并根據學
生回答,借助白板上的無限克隆和翻板
工具展示結果。這樣的活動設計加上白板的先進工具使枯燥的看圖列式練習變得有趣生動,學生樂學、愛學,大大提高了復習效率,并為后面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合作 探究
例題教學
觀察情景,
列式計算。
例題情景教學,flash播放:
游樂場里的數學,有四組旋
轉木馬,每組坐3人,一共有
多少人?
學生根據動畫情境回答維尼提出的數學問題(全體學生思考后列乘法算式解決問
題)。
學生觀察flash動畫,維尼的問題”一共有多少人”學生的回答4×3=12(人)這是為后面的例題“走了一個人以后”怎樣解決打下基礎。
合作交流 乘加、乘減的計算教學 師生分析情景,解決問題。學生獨 師生分析數量關系,根據學生回答點
解決問題
flash繼續:游樂場里的數學:有四組旋轉木馬,每組坐3人,其中一個小朋友走了,現在一共有多少人?
自嘗試解決問題,最后得出結論:用乘加或乘減計算(學生自主列式,組內交流,再個別匯報)。
擊顯示圖片里的數量關系淡入出現,教師配合學生回答用工具筆圈一圈,得出“走了一個人,現在有多少人”可以用4×3-1=11(人)或用3×3+2=11(人)來解決。根據學生回答拖入算式和小精靈的問題。這樣使數量關系的分析變得直觀、易懂,學生對于算式意義的理解也是一目了然、水到渠成。
交流討論 明確算理
比較兩種計算方法的異同,明確乘加或乘減的計算方法。
在分析比較中,學生明確乘加、乘減都要先算乘法(學生討論比較,根據討論結果展示答案)。
在比較兩組算式的過程中,展示兩組問題,分析兩種算法都是先算乘法,得出結論:乘加、乘減先算乘法(淡入呈現)。
鞏固 應用 鞏固練習 學以致用
設計“智慧園”,出示五組
練習,學生通過男女分組游
戲對抗的形式,鞏固所學知
識。
學生自主選擇算一算、選一選、列
算式、配配對、比一比,可以鏈接到
相應的頁面,挑戰題目,獲得相應積
分。(學生分為男女兩組分組比賽)。
教學進行到這兒,學生對于乘加、乘減的計算方法已經有一定的掌握,必要的鞏固練習可以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所學知識,并能在實際生活情境中利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但是枯燥、機械的練習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喪失,從而降低練習的效率。但是游戲的設臵使學生處于比較輕松有趣的環境中,學生始終熱情高漲,學習效果非常好!( 學生通過自主選擇某一類型的題目,來分組比賽,用白板的計分工具來計分)。
看圖列式,學會用乘加、乘減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列算式:看圖用不同方法列
式
一個男生選題,一組男生到白板上用筆書寫算式并說明自己的想法,解決
問題。
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列式,不同學生展
示不同的方法,在白板上可以直接書寫出自己的列式過程,直觀對比。完成后
得到相應的積分,計分有效激發學生興
趣,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他們意識到自己整個男生團隊的一員,
大家群策群力解決問題。
理解有些
乘加、乘減算式也可以用乘法口訣計算,使計算更加快速簡便。
配配對:乘加、乘減算式與乘法口訣配對 一個女生選題,幾個女生分別拖動算
式與口訣配對。比如:4×5+5=25可
以用口訣“五五二十五”計算。
學生通過拖動算式與口訣配對,發現規
律:有些乘加乘減用乘法口訣計算更為簡便。這也是為高年級計算與簡便預算打下基礎和伏筆。答對獲得相應積分哦。
用乘加乘
加、乘減比較圖形的多少。
比一比:兩組圖形中哪個涂色的部分多? 一個男生選題,兩個男生代表解決問題,列式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正面是數方格,翻板背面對應相應的算式可以通過計算比較兩組圖形中涂色方格的多少。
通過翻板顯示兩組圖形的計算方法,比較直觀的比較兩組圖形中涂色部分的多少,比較少空泛的講解和比劃要更直接,學生對比起來非常直觀,化繁為簡、化難為易。這也是要積分的項目哦。
理解乘加、乘減的算理,計算訓練。 選一選:圓圈里應填入什么
符號?拖入合適的位臵。
一個女生選題,幾個女生代表在白板上操作,拖入適當的位臵。
學生自主到白板上拖動算式,選擇合適
的運算符號,明確乘加、乘減的算理。這
個游戲的樂趣在于如果選對了算式就
會吸進旋渦,而如果選錯了算式會被彈
出,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就會特別謹
慎,多加思索。答對得積分。
計算練習,鞏固乘加、乘減 算一算:書本里跳出的算
式,男女共同搶答,計分。
書本里跳出乘加、乘減算式,學生舉手搶答,全員參與。
老師操控書本,學生回答書本里跳出的算式答案,全部同學積極搶答,避免了枯
燥的計算練習,學生興趣濃厚,氣氛熱
烈。在前面四組練習過后分數打平的情
況下,這組練習的競爭就尤為激烈了。
答對一題積1分,答錯扣分。
最后是女生一分惜敗,不過大家都在練
習中理解了乘加、乘減的計算方法和意義,這就達成了課前預設的目標!
課堂 小結
通過課堂總結,回顧
整節課的學習,鞏固知識。
總結全課學習內容 學生共同回憶,參與知識點總結。
學生邊總結,老師邊點擊。避免了教師一味的說,加強學生的總結能力。
六、板書設計
乘加乘減
例:游樂場里的數學:有四組旋轉木馬,每組坐3人,其中一個小朋友走了,現在一共有多少人?
4×3-1=11(人) 3×3+2=11(人)
12 9
計算乘加乘減時先算乘法
七、教學反思
一、先進資源的利用,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
本節課我是基于smart白板的功能所設計的《用乘加乘減解決問題》的教學。縱觀全課,白板在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適時合理的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不但可以提高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增大課堂信息量,提高教學效率,在幫助學生把握重點、突破難點,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文化交際能力以及課堂反饋和及時評價等方面具有傳統課堂教學無
與倫比的優勢。此外,其強大的資源庫功能為小學數學教學資源的積累和共享提供了方便,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再利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交互式電子白板是連接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橋梁和紐帶。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可以做到音形結合、圖文并茂,為教師和學生互動搭建了有利的平臺,有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使有意識的學習和無意識的學習結合起來,使學生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又學得輕松愉快,具有它獨特的優勢。 二、創設生活情境——體會數學的親切
《乘加乘減》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能結合具體情境經歷解決乘加乘減問題的過程,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題策略,培養應用意識。于是我將教材進行了重組,經過對生活的深入觀察,幫助學生尋找富有生活性和開放性的數學學習素材。整節課臵身于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生活情境中,并通過主題圖信息的刺激很自然地激發起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內驅力,真是水到渠成,相得益彰。而且我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為學生提供熟悉的,感興趣的事情作為教學的切入點。為學生提供了較為豐富的可觀察、思考的素材,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創設問題情境,增加思維含量,啟迪學生思維。 三、注重教學的開放。
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我采取了較為開放的教學形式,在充分觀察思考的基礎上各自發表自己的見解,充分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探索不同的解決方法,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體現體現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的思想。從例題教學到練習都是學生自主選擇,自己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和想法,尋求與同伴的合作,實現了每個人都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每個人都能有所收獲。
四、生動有趣有層次的練習設計。
本節課的練習采取的是分組對抗的形式,避免了計算類教學練習的枯燥、乏味。本來經過新知的教授,學生對于乘加乘減的計
算法則有了初步的了解,但還不能靈活地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問題,必要的練習可以使學生的知識更加鞏固,并且在練習中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所以利用一組游戲的方式開展練習,使學生能從頭至尾保持高度的學習熱情,而且在練習中也關注到學生的自主性,學生自己選擇要解決的問題,共同合作,克服難題,在練習中體會到了團結合作的優勢和獲取成功的快樂。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注重讓學生在不斷的體驗中提高,在不同的體驗中應用。通過練習體驗使學生學會觀察、思考。通過同桌交流等形式,使不同層次學生得到關注,通過組間評價、學生自評、教師點評,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