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用乘除法,解決問題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用乘除法解決問題》南寧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用乘除法解決問題》南寧市萬秀小學
《用乘除法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學生在掌握口算乘法、筆算乘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解決問題,為學生今后更好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學生在二年級下冊就已經學習了涉及乘除兩步計算,而本課例題中含有“歸一”數量關系的問題,重在借助圖示分析問題,并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逐步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內容】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71頁例8 【教學目標】
1、學會用乘除兩步計算解決含有“歸一”數量關系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用綜合算式解決兩步計算的能力。
2、經歷用圖式表征題意、分析數量關系的過程,能溝通圖式與算式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畫圖策略和能力;
3、通過對比、辨析初步建立歸一問題模型,培養比較、歸納的能力,感受數形結合思想和模型思想。 教學重點:借助圖示分析數量關系并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如何幫助學生建立歸一問題的模型思想,感受數學數形結合。 教學過程: 一、 復習鋪墊
1、 一步計算的乘法問題
課件出示:芳芳要買4本《少兒漫畫》,每本8元, 一共要花多少錢?
請學生搶答,并引導學生用圖示表示出這道題的數量關系。 (板書:
)
看來,數學信息和問題不但可以用語言說出來,還可以畫圖表示出來。
2、 回憶解決問題的三大步驟
○
1閱讀與理解 ○2分析與解答 ○3回顧與反思 二、 多元表征
(一)1、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課件出示例題:媽媽買3個碗要18元。如果買8個同樣的碗,需要多少錢? 師:你讀懂了什么?
(引導學生讀題,重點理解“同樣的碗”是指什么?和什么同樣?) 師:可以將這些信息和問題畫圖表示出來嗎?比比看,誰畫得又快又好!
2、數形結合,表征題意
(1)學生獨立自己畫圖,老師抽取學生們的作品
3
(2)對比分析學生畫圖的差異
師:哪一幅最符合題意?你又最欣賞哪幅作品?四人小組相互交流一下。
(學生四人小組分析交流并匯報)
(3)引導學生比較并發現畫圖時用圓圈、方格或是線段表示數量更為簡潔方便。 3、借助圖示分析題意
讓學生指著圖示來分析題意,滲透數形結合思想。 4、引導學生寫出算式
學生寫出的分步式和綜合式進行分析,發現不論是什么算式都是先算出1個碗的價錢,再算出8個碗的總價。 (板書課題:用乘除法解決問題) 5、回顧與反思
師:同學們,剛才通過畫圖來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那么我們的解答對嗎?還要做什么呢?(回顧與反思) 如何進行檢驗呢?引導學生從答案回過頭來檢驗。 (二)對比類推,深化感知
出示例題2:買3個碗要18元,我有30元,可以買幾個同樣的碗? 1、 引導學生自主理解題意并列式計算
2、 對比兩道買碗的題目,發現共同的特點,都是先算出單個的
價錢,再算出總價。 三、鞏固練習
4
1、對比中建模
出示習題:1、小林讀一本故事書,4天讀了32頁。照這樣的速度,7天可以讀多少頁?
2、小林4天讀了32頁,照這樣的速度,64頁需要幾天讀完? (學生獨立完成并匯報) 2、歸納小結
引導學生對比發現四道題在解答時有什么相同的特點? 師:像這樣1個碗的價錢、1天讀的頁數、1分鐘打字的字數等都叫做“每一份的數量”。我們需要先找到“每一份的數量”,以它為標準,根據其他條件求出結果,在生活中這些問題都稱為“歸一問題”。 四、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都有哪些收獲。 【課后反思】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學會用用乘除兩步計算解決含有“歸一”數量關系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用綜合式解決兩步計算的能力。經歷圖式表征題意、分析數量關系的過程,能溝通圖式與算式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畫圖策略意識和能力。通過對比、辨析初步建立歸一問題模型,培養學生比較、歸納的能力,感受數形結合思想和模型思想。
在課堂上,我主要把握以下幾點:
5
一、讓學生用圖自主表征題意,通過對比分析,形成畫圖的技能。學生在原認知基礎上,有畫得不完整的、有畫出具體實物的、還有畫線段圖但是不夠規范的,老師引導學生對比分析,明確題目中的數學信息在圖示中的表征方式,為學生更好理解例題起到輔助作用,也為接下來借助圖示分析數量關系、列式解答打下基礎。接下來借助圖示分析解題思路,數形結合幫助學生分析思考:“要解決8個碗的價錢得先知道1個碗的價錢。”
二、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歸一問題的模型。通過對比買碗問題和買書問題這四道題,讓學生感悟解決這四道題都得先算出“每一份的數量”,像這樣要先解決“每一份的數量”的問題就是“歸一問題”,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起解決歸一問題的模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