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詩詞五首,飲酒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25詩詞五首飲酒(其五)山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飲酒》教學設計 一、 學習目標
1、 有感情的誦讀古詩
2、 理解詩意、體會詩情(重、難點)
3、 領悟詩人情懷,培養不忘初心、堅守自我的生活態度 二、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設計
同學們,我們是第一次見面,老師先自我介紹一下,但介紹的時候有真有假,可要聽仔細了。若聽到虛假信息一定要舉報。我姓喬,名林梅,暫時還沒有想好字和號,是趙城一中的一名普通的語文老師。平時愛讀讀詩,興致來了也寫寫詩,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飲酒》其五就是我寫的。好了這下聽到假消息的可以舉報了。 師生互動
教師總結:同學們很善于發現問題,老師以介紹,幾處破綻就被同學們發現了。學習語文發現很重要,下面我們齊讀我們今天要學的這首詩,看看大家有什么發現。 (二) 感知誦讀 1、 學生齊讀
2、 指導學生進行誦讀
抽生讀,指導學生進行誦讀的方法:大聲誦讀(聲音響亮)、注意節奏(二、三)、停連。讀古詩要讀的慢一些,還記得魯迅的老師
壽鏡吾讀書的情景嗎?
3、 師范讀,抽生再讀(配樂) (三)、賞讀詩歌
1、學生小組互讀,并思考交流下列問題 A、陶淵明家住何處?
B、心境如何?為何會產生這樣的心境? C、詩人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
2、小組再次交流討論:讀文識人,經過第一個環節的接觸,你對詩人陶淵明有怎樣的印象?請大家暢所欲言。 3、再讀探究,走近詩人內心
A、“采菊東籬下”,可見詩人對菊花情有獨鐘,自然界那么多美麗的花朵,詩人為何偏愛菊花?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文人偏愛一種動植物,是因為他們常常由此物聯系到了自身的志向,如:周敦頤獨愛蓮,是因為蓮出淤泥而不染;ㄖ兴木——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高潔志士的象征)蘭(空谷幽放,香雅怡情,世上賢達的象征)竹(瀟灑一生、清雅澹泊,謙謙君子的象征)菊(凌霜飄逸、特立獨行、不趨炎附勢、世外隱士的象征)。而在東晉那個混亂的年代,陶淵明以菊明志,展現了自己做人的準則。
B、“悠然見南山”此處的“見”換作“望”如何? 學生小組交流,教師引導總結:從造字的角度去解讀
C、“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山中飛禽走獸頗多,我們將其改
為“山氣日夕佳,獅虎都歸穴”……為何詩人偏偏選擇了“飛鳥”這一意象?
“飛鳥”讓我們聯想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景象。“飛鳥”還可以飛出這片山林,翱翔于更廣闊的天空,它是自由的,而這也是詩人所向往的生活。
小結:看著這美好的景象,詩人的心沉靜了下來,他終于悟到了他一生的忙碌都是在尋找一種美好、閑適、寧靜的生活(心中的桃花源),而在這紛亂的時間,他卻無法用言語去表達這人生真諦于是寫出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時此刻,唯有心靈的影子與詩人相伴,堅守那份初心。 (四)、感悟詩歌
詩歌的內容我們已賞析完了,回過頭再看看詩題。大家都知道題目是一篇作品的靈魂,面對這首詩的題目,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自由討論并發言。
教師總結:對,看來大家都發現了這個問題,詩的內容與“酒”沒有絲毫關系,按常理這不是跑題了嗎?陶淵明怎么會犯如此大的失誤,這就要更全面的了解陶淵明其人了。
我們所熟知的是他的字號所處的年代,我們在了解一下其志向。因他出生在庶族,小時候受家庭影響,一生的愿望就是安邦興國。且他一致認為只有明君賢臣才能干一番大事業。再由于受儒家思想——文人濟世要出仕,因此29歲做了祭酒的一個小官吏,但當時東晉官場黑暗,只有阿諛奉承才能站穩腳跟,但耿直的陶淵明
不堪吏職,過起了隱居生活,但他的青年猛志又再一次督促他去當時的執政者桓玄處做事,但時間久了發現桓玄的種種丑行,于是以丁憂為名再次隱居。過了一段田園生活,那顆安邦興國的心讓他再次到劉裕部下做參軍,但劉裕野心太大,且為了稱帝鞏固自己的權勢,不顧人民的疾苦依然發起戰爭殘害異己,于是他有憤然離開過起了自己的隱居生活,縱觀其一生,他始終不忘自己的初心——安邦興國,且始終堅持“清明則出仕,黑暗則隱居”的自我原則,標題《飲酒》可見他在隱居的生活里內心是煩憂的,也許只有在飲酒后朦朧中找到那理想的桃花源。
我希望同學們通過學習這首詩,認識陶淵明,同時也激勵自己,在單調浮躁的學習生活中,始終堅持自我,不忘初心。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