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湖北省 - 荊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認識不一樣的李清照 《漁家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誦讀,感受詩詞的聲韻美。
2、品讀,品味詩詞的意境美,體會詩詞中的浪漫風格。 3、助讀,領悟作品的情感美,體驗詩詞中的豪邁氣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師:同學們一起背誦課外古詩詞《如夢令》(屏顯一)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師:剛才大家吟誦了李清照的詞作?說說你所知道的李清照。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婉約派女詞人。代表作有《如夢令》、《醉花陰》、《武陵春》、《夏日絕句》等,現存詩文集《漱玉詞》等。
宋詞在風格上分豪放派和婉約派兩種流派: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蘇軾和辛棄疾,詞風雄渾開闊奔放;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是李清照和柳永,詞風纏綿細膩,多寫兒女風情,具有一種柔婉之美。 二、吟誦,感受音韻。
師:剛才大家誦讀的《如夢令》,是婉約詞風的代表作之一,寥寥數語,道出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今天我們來學習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詞《漁家傲》,學習一首不一樣的《漁家傲》,認識一個不一樣的李清照。(傳屏一)
師:(完成學案中的基礎達標) 我們來讀讀《漁家傲》
一讀,讀準字音,讀響韻腳。詞的押韻可疏可密,可一韻到底,也可中途換韻. 二讀,讀通詞義,讀清節奏。平仄相間起起伏伏,讀起來更有抑揚頓挫的感覺。 三、品讀,品味意境。 活動一:小組合學。
活動任務:品讀,認識一個不一樣的李清照。
活動要求:組內選出一人負責生動地描述,一人負責有價值地追問,一人負責恰當地演讀。
示例: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描述:“我”透過迷蒙的晨霧,看到云霧彌漫如波濤翻滾;“我坐的船兒在風浪中顛簸,滾滾銀河似有千帆競渡。(描述是在翻譯的基礎上添加合理的想象,生動地呈現一幅畫面,一個場景。)
追問:哪些詞語可讀出大氣磅礴之勢?讓我們認識了不一樣的李清照? 寫蒼天、云濤、曉霧、星河、千帆,這幾個名詞描繪了景象的壯麗。“接”、“連”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洶涌的波濤、彌漫的云霧,自然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渾茫無際的境界。“轉”、“舞”兩字,則將詞人在風浪顛簸中的感受,逼真地傳遞給讀者。
師:李清照沒有寫小花小草,而是選取宏大的意象,描繪壯麗的景象,體現了豪放詞的特點。所以說,《漁家傲》因寫景而境界開闊。 2.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描述:我好想回到了仙氣縈繞的天界,恍惚中聽到天帝親切地詢問:李清照,你打算去哪兒呀。
“夢魂”在幻想的境界中,詞人塑造了一個態度溫和、關心民瘼的天帝。“殷勤問我歸何處”,這是多么仁厚的帝王呀!他是這樣關心一個陌生的路人。聯想那位置人民于水火、畏敵如虎狼、只顧自己一路奔逃的宋高宗,雖然只是一句異常簡潔的問話,
卻飽含著深厚的感情和美好的理想。
追問:這句描寫是真實的么?可以看出李清照浪漫奔放的特點。
師:沒有寫閨房趣事,而是選取一個奇異的場所,這種能上天入地的想象極具浪漫主義色彩,堪比李白。也是豪放詞的一個特點。《漁家傲》因想象而形象浪漫。
3.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
描述:我尋求一個安寧之地,可戰亂之時哪有一個弱女子的容身之所?眼看已是日暮途遠,唉,那華麗的詩句又有何用?
追問:用這個典故有何作用? 上句 “路長嗟日暮”,出自屈原《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者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遠,茫然不知所措。一個“嗟”字,生動地表現出她那徬徨憂慮的神態。下句,“謾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這一句慨嘆自己有才而不能為世所用,有懷才不遇之感。
李清照雖是女兒身,心比男兒堅,你們從她的《夏日絕句》可見一斑: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師:李清照沒有用折柳贈別、聞笛思鄉的典故,沒有寫兒女的情思及哀愁,卻有著屈原一樣的情懷,這樣的愛國之思,也是豪放詞在思想情感方面的特征。《漁家傲》因用典而情感孤憤。
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描述:大鵬正乘萬里風高飛,“我”大喝一聲:風休住!把我吹到神仙居住的地方去吧!
“九萬里風”句,出自《莊子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扶搖”,風名。“九”是虛數,是多的意思。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鵬高飛之志。
追問:李清照為什么要“吹取”三山去?
師:“吹取三山”不是“吹去”三山,她要象大鵬那樣乘萬里風高飛遠舉,離開那齷齪的社會,到神仙居住的地方去,使她過著那自由自在的生活。她沒有因懷才不遇就消沉,也沒有因孤憤而頹廢,性格爽直的她,像擺脫現實生活的束縛!《漁家傲》因神話而豪氣沖天。 四、研讀,體悟情懷。 活動二:生態悟學。
比讀《如夢令》與《漁家傲》詞風的不同之處?李清照的詞多以清麗婉轉、幽怨凄側著稱,屬婉約一宗,而這首詞氣勢磅礴,奔放有力,是李詞中少有的浪漫主義豪放詞。梁啟超評說:“此絕似蘇辛派,不類《漱玉詞》中語。”真是一語中的,指出了此詞的特色。
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時局動蕩、生平經歷、個人性格。
《如夢令》南渡前,“生于名門婚宦族”的大家閨秀以輕松明快筆觸展愉悅之情。 《漁家傲》南渡后,“飄零遂與流人伍”的晚年孤孀用恢弘雄奇意境抒憤懣之意。
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再讀課文:
李清照空有滿腹才華卻已日暮途遠,讀得一腔孤憤噴薄而出 李清照遭遇國破家亡卻尋精神寄托,讀得抑揚頓挫大氣磅礴 李清照擁有豪邁氣概力求擺脫束縛,讀得意氣風發豪情滿懷
結束語:讓我借用李清照的豪言壯語: “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來激勵同學們的斗志。祝愿大家如大鵬一樣展翅高飛,實現自己美好的人生夢想!
漁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漁家傲》導學案
文學常識
詞,詩歌的一種。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等。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宋詞在風格上分豪放派和婉約派兩種流派: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蘇軾和辛棄疾,詞風雄渾開闊奔放;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是李清照和柳永,詞風纏綿細膩,多寫兒女風情,具有一種柔婉之美。
人物生平
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1084年~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然而這位才女的一生卻是十分坎坷。
李清照一生經歷可以宋室南遷為界,分為前后兩個時期。
前期
由于家庭的原因,特別是父親李格非的影響,李清照少年時代便工詩善詞。李清照的成長,與她所處的自然環境也是分不開的。李清照幼年大部分時間是在風景如畫,人文薈萃的家鄉歷城渡過的。大約在她五六歲時,因父親李格非作了京官,她便也隨父母遷居東京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她是在東京長大的。
那時候,北宋統治階級享樂成風,東京表面上仍極繁榮。李清照作為一個士大夫階層的大家閨秀,由于封建禮教的禁錮,不可能像男子一樣走出家門。接觸整個社會。但她畢竟出身于城市,不像鄉村地主家里的女子那樣閉塞。她不僅可以劃著小船,嬉戲于藕花深處,而且可以跟著家人到東京街頭,觀賞奇巧的花燈和繁華的街景、這一切,陶冶了她的性情。豐富了她的精神生活。李清照愛好自然的性格和描摹的自然的能力,說明了她曾經受過故鄉山東的涵育。而她在愛情描寫上的"毫無顧忌",顯示了都市社會風氣和文學氣氛對她的熏染。十八歲時,李清照與趙明誠結婚。婚后,清照與丈夫情投意合,如膠似漆,“夫婦擅朋友之勝”。
李清照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后一同研究金石書畫,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趙父是當時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婚后,她把整個身心都放在文學藝術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同趙明誠互相砥礪,進行詞的創作,技法日臻成熟。一年重陽節,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陰》,寄給在外當官的丈夫:“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秋閨的寂寞與閨人的惆悵躍然紙上。
據《嫏環記》載,趙明誠接到后,嘆賞不已,又不甘下風,就閉門謝客,廢寢忘食,三日三夜,寫出五十闕詞。他把李清照的這首詞也雜入其間,請友人陸德夫品評。陸德夫把玩再三,說:“只三句絕佳。”趙問是哪三句,陸答:“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然而好景不長,朝中新舊黨爭愈演愈烈,一對鴛鴦被活活拆散,趙李隔河相望,飽嘗相思之苦。
后期
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金)攻破了汴京,徽宗、欽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婦也隨難民流落江南。飄流異地,多年搜集來的金石字畫喪失殆盡,給她帶來沉痛的打擊和極大的痛苦。后來金人鐵蹄南下,南宋王朝腐敗無能,自毀長城。同年,趙明誠被任命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亂中,趙明誠縋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對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烏江時寫下有名的《夏日絕句》,贊項羽諷明誠,趙明誠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后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
在李清照孤寂之時,張汝舟(一作張汝州)為騙取李清照錢財,趁虛而入,對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當時無依無靠,便頂世俗之風嫁給張汝州。婚后,二人發現自己都受到了欺騙,張汝州發現李清照并沒有自己預想中的家財萬貫,而李清照也發現了張汝州的虛情假意,甚至到后來的拳腳相加。之后,李清照發現張汝州的官職來源于行賄,便狀告張汝州,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妻子告發丈夫,即使印證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獄之苦。李清照入獄后,由于家人收買了獄卒,入獄九天便被釋放,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結束。
目睹了國破家亡的李清照“雖處憂患窮困而志不屈”,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殫精竭慮,編撰《金石錄》,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橫行肆虐激起她強烈的愛國情感,她積極主張北伐收復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無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為幻影。李清照在南渡初期,還寫過一首雄渾奔放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借項羽的寧死不屈反諷徽宗父子的喪權辱國,意思表達得痛快淋漓,表達對宋王朝的憤恨。多年的背井離鄉,她那顆已經殘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問題遭到士大夫階層的污詬渲染,受到了更嚴重的殘害。她無依無靠,呼告無門,貧困憂苦,流徙飄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基礎達標(課前完成,二人互檢)
1. 讀準字音
殷勤( ) 嗟( ) 謾( ) 蓬( )
2. 理解詞義
云濤: 星河:
帝所: 蓬舟: 三山:
嗟: 舉: 報:
設問導讀:(閱讀課文,完成題目)
1. 描寫詞開頭展現的夜空景象。
2. 詞中化用了《楚辭》和《莊子》中的典故,寫成了“路長嗟日暮”“九萬里風鵬正舉”,你是如何理解它們的含義?
認識不一樣的李清照
——《漁家傲》課堂教學實錄及評點
時間:2017年12月28日
師:讓我們一起誦讀課外古詩詞《如夢令》
(屏幕顯示,學生齊讀)
如夢令•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師:剛才大家吟誦了李清照的詞作,說說你所知道的李清照。
生1:我從課本注釋中了解到——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濟南人,宋代女詞人。
生2:李清照是婉約派詞人,出生在一個官宦家庭,后來嫁給金石學家趙明誠。
師:你給大家介紹了李清照的生平經歷。
生3:李清照早期的作品多是清新明快的,南宋時的作品多寫愁苦。
師:在大家的印象中,李清照是一位擅長寫“愁”的婉約派女詞人。我們先來了解“詞”的文體知識。
(屏幕顯示,學生齊讀)
宋詞在風格上分豪放派和婉約派兩種流派: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蘇軾和辛棄疾,詞風雄渾開闊奔放;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是李清照和柳永,詞風纏綿細膩,多寫兒女風情,具有一種柔婉之美。
師:剛才大家誦讀的《如夢令》,是李清照婉約詞風的代表作之一,寥寥數語,道出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今天我們來學習李清照唯一的一首豪放詞——《漁家傲》。
(屏幕顯示,學生齊讀)
學習任務:學習一首不一樣的《漁家傲》,認識一個不一樣的李清照。
評點:巧妙利用本學期課外誦讀篇目李清照《如夢令》詞引入新課學習,緊扣宋詞兩大風格流派,突出《漁家傲》詞在李清照詞中風格的獨特唯一,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順勢點出本課的學習任務“認識一個不一樣的李清照”。簡潔明確,視點集中。
師:我們來讀讀《漁家傲》。(屏幕顯示)
吟誦,感受音韻
學生拿出導學案,教師巡視課堂,用“希沃助手”上傳一名學生的作業圖片。學生二人互檢,完善導學案中基礎達標的內容。
(圖片顯示,生1讀圖)
1. 讀準字音。殷勤(yīn) 嗟(jiē) 謾(màn) 蓬(péng)轉(zhuǎ)2.找出詞中的韻腳。霧 舞 處 暮 句 舉 住去
師:咱們來讀《漁家傲》,要求:一讀,讀準字音,讀響韻腳。詞的押韻可疏可密,可一韻到底,也可中途換韻。
(屏幕顯示,學生齊讀)
漁家傲·李清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圖片顯示,生2讀圖)
3. 理解詞義。云濤:如波濤翻滾的云, 星河:銀河。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蓬舟:如飛蓬般輕快的舟。 三山:神話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嗟:嘆息、感慨。 舉:高飛。 報:回答。
4.劃分朗讀的節奏。九萬里風/鵬正舉
師:二讀,讀通詞義,讀清節奏。詞還講究平仄相間,起起伏伏,讀起來更有抑揚頓挫的感覺。
(學生齊讀)
師:大家讀得不錯,老師也來讀一下。
(老師范讀,聲音高亢。學生偷笑。)
師:大家為什么發笑?
生1:因為老師讀詞的時候,我覺得老師朗讀的語調和情感,與我的想法很接近。
師:看來你是會意的一笑,是遇到知己時的笑。這是一首豪放詞,老師朗讀時聲音高亢,來抒發豪情。
評點:從吟誦起,感受音韻之美,平穩扎實。教師熟練運用“希沃助手”呈現學生的預習情況,讓人感覺到高科技的強大和美好。三次吟誦,從讀準字音到讀響韻腳,從讀通詞義到讀清節奏,從學生試讀到教師范讀,始終注意突出本詞的獨特性,為下一環節做好鋪墊。
(屏幕顯示)
品讀,品味意境。
活動一:小組合學。
活動任務:品讀,認識一個不一樣的李清照。
活動要求:組內選出一人負責生動地描述,一人(或幾人)負責有價值地追問,一人(或幾人)負責恰當地演讀。
師:我們進行小組合學,品味意境。從哪幾個方面合學?我先來一個示范。
(屏幕顯示,學生齊讀)
示例: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描述:“我”透過迷蒙的晨霧,看到云霧彌漫如波濤翻滾;“我坐的船兒在風浪中顛簸,滾滾銀河似有千帆競渡。
(學生齊讀)
師:描述是在翻譯的基礎上添加合理的想象,生動地呈現一幅畫面,一個場景。
(屏幕顯示)
追問:哪些詞語可讀出大氣磅礴之勢,讓我們認識了不一樣的李清照?
師:圍繞“豪放詞”,“不一樣的李清照”來提出疑問,才是有價值的追問。老師提的這個問題,請思考后回答。
生1:從蒼天、云濤、曉霧、星河、千帆這些詞中,可讀出大氣磅礴之勢。這幾個名詞描繪了景象的壯麗。
生2:“接”、“連”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洶涌的波濤、彌漫的云霧,自然地組合在一起,呈現一個壯闊的境界。
師:李清照沒有寫小花小草,而是選取宏大的意象,描繪壯麗的景象,體現了豪放詞的特點。所以說,《漁家傲》因寫景而境界開闊。
(屏幕顯示)
演讀:天接云濤連曉霧(啊),星河欲轉千帆舞。
師:演讀,可用語速語調來傳情,可借手舞足蹈來達意。老師再教你們一招:添加虛詞,用語氣來抒懷。一個“啊”字,來贊嘆景象的壯麗。
(老師演讀)
評點:本環節的亮點在小組活動的設計。“生動地描述”“有價值地追問”“恰當地演讀”,分工明確,層級有別,方便學生在組內承擔不同的任務,各盡所能。活動本身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教師的示范意在為學生引路,使要求更明確,添加語氣詞和輔以手勢的做法,新穎而自然,打開了學生的思路。
六個小組的組長抽簽,拿到小組合學時品讀的詞句,小組成員明確學習任務,開始討論。幾分鐘后,小組交流展示。
(屏幕顯示)
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生1:我來描述。我好像回到了天界,聽到了一個溫和的聲音,天帝親切地詢問:李清照,你打算去哪兒呀。
生2:我仿佛回到了仙氣縈繞的天界,那兒真是金碧輝煌啊。我聽到天帝溫柔地問:你想去哪兒?
師:前一個描述側重天帝的形象,后一個描述側重了帝所的介紹,各有千秋。
生3:我追問。為什么要寫天帝?
生4:詞人塑造了一個態度溫和、關心百姓疾苦的天帝形象。
師:他是這樣關心“我”。聯想那位置人民于水火、畏敵如虎狼、只顧自己一路奔逃的宋高宗,雖然只是一句異常簡潔的問話,卻飽含著深厚的感情和美好的理想。
生5:我來追問。“我”為什么幻想到天宮去?
生6:因為南宋戰亂頻繁,李清照不想待在人間。
師:《漁家傲》沒有寫閨房趣事,而是選取一個奇異的場所,這種能上天入地的想象極具浪漫主義色彩,堪比李白。想象,也是豪放詞的一個特點。所以說,《漁家傲》因想象而形象浪漫。
生7:我來演讀。仿佛夢魂歸帝所(兮),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師:你用“兮”來舒緩語氣,這樣添加很好。老師添加的是“呀”,驚嘆帝所的美麗,驚嘆天帝態度的溫和。
(屏幕顯示)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生1:我負責描述:我尋求一個安寧之地,可戰亂之時哪有一個弱女子的容身之所?眼看已是日暮途遠,唉,那華麗的詩句又有何用?
師:描述了側重李清照的心理活動。
生2:我來追問。“路長日暮”的典故是什么意思呢?
(屏幕顯示,學生齊讀)
“路長嗟日暮”,出自屈原《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生3:作者想和屈原一般“上下求索”,但沒有辦法實現自己的抱負。
師:詞人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遠,茫然不知所措。一個“嗟”字,生動地表現出她那徬徨憂慮的神態。
生4:緊接著一句,“謾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這一句慨嘆自己有才而不能為世所用,有懷才不遇之感。
師:李清照雖是女兒身,心比男兒堅,你們從她的《夏日絕句》可見一斑: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她沒有用折柳贈別、聞笛思鄉的典故,沒有寫兒女的情思及哀愁,卻有著屈原一樣的情懷,這樣的愛國之思,也是豪放詞在主題上的特點。所以說,《漁家傲》因用典而情感孤憤。
生5:我來演讀。我報路長(唉)嗟日暮(啊),學詩謾有驚人句。
師:你添加了兩個虛詞,可行。不過,我認為這樣添加更好地抒發了詞人的苦悶:我報路長嗟日暮,(唉),學詩謾有驚人句。你再演讀試試。
(生再次演讀,全班鼓掌)
(屏幕顯示)
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生1:我負責描述:大鵬正乘萬里風高飛,“我”大喝一聲:風休住!把我吹到神仙居住的地方去吧!
師:你的描述側重于語言。
生2:我來追問。“九萬里風鵬正舉”的典故有什么作用?
(屏幕顯示,學生齊讀)
“九萬里風”句,出自《莊子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生3:課本中的注解上說,(我要)像大鵬那樣乘風高飛。
師: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鵬高飛之志。
生4:我也追問:李清照為什么要“吹取”三山去?
生5:前面說過,南宋時局動亂,李清照不想待在人間了。
師:她要象大鵬那樣乘萬里風高飛遠舉,離開那齷齪的社會,到神仙居住的地方去,使她過著那自由自在的生活。她沒有因懷才不遇就消沉,也沒有因孤憤而頹廢,性格爽直的她,想擺脫現實生活的束縛!所以說,《漁家傲》因神話而豪氣沖天。
生6:我們組來演讀。九萬里風鵬正舉(啊)。(嚇),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師:老師建議你們去掉添加的“啊”字,還可以借手勢來演讀。
小組演讀:九萬里風鵬正舉。(嚇),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評點:本環節的亮點在小組之間的“追問”,體現出合作學習的效能。六個小組圍繞“不一樣的李清照”,依托詞中具體意象、詩人情感和詩歌意境,追問如何“不一樣”,為何“不一樣”,從詩歌內部的理解鑒賞,到詩歌外部的知人論世,全方位地走入詩境,目標達成良好。添加的語氣詞和各種手勢、表情,富有創意,也貼合本詞風格。
(屏幕顯示)
研讀,體悟情懷。
活動二:生態悟學。
《如夢令》與《漁家傲》兩首詞的風格有什么不同?同一作家的兩首詞為何風格迥異?
生1:《如夢令》是婉約詞,風格清麗。《漁家傲》是豪放詞,抒發豪情。
生2:寫《漁家傲》是詞人南渡后,當時戰事頻繁,她丈夫死了,自己離開家鄉。
生3:李清照收藏的金石書畫散失了不少,她心情苦悶。
師:影響詞作的,不僅是時局動蕩、生平經歷,還有她個人的性格。她是一個性格爽直、柔中有剛、不愿受現實生活束縛的人,所以,她幻想出一條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
生4:我還有一個問題:李清照的詞,早期多寫閨房趣事,南渡后,也多寫愁苦,為什么唯有《漁家傲》這首豪放的詞?
師:國破家亡兼夫死,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擊,只身飄泊江南,處于“路長嗟日暮”的困境。于是夢跨云霧,渡天河,歸帝宮,乘萬里風到仙山去。她幻想出一條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這樣豪邁的氣概,不凡的壯舉,就使這首詞顯示出浪漫的情調,豪放的風格。
師: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體悟再讀課文。
師:李清照空有滿腹才華卻已日暮途遠,讀,讀得一腔孤憤噴薄而出!
(學生齊讀)
師:李清照遭遇國破家亡卻尋精神寄托,讀,讀得抑揚頓挫大氣磅礴!
(學生齊讀)
師:李清照擁有豪邁氣概力求擺脫束縛,讀,讀得意氣風發豪情滿懷!
(生輔以手勢,演讀)
師:下課。
評點:本環節的精彩建立在前一環節交流碰撞的充分深入。再次利用課堂起始環節的《如夢令》,展開比較閱讀,提煉詞作與詞人、與時代的內在聯系,突出一個“悟”字,用時不多,點到即止。首尾呼應,收束有力。
【總評】本課誦讀方式多樣,詩歌意蘊體味深入,課堂環節精美,學生活動充分,是一節較好的古詩詞教讀課。“吟讀”“品讀”“演讀”“研讀”,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絲絲入扣,循循善誘,讓學生在讀、品、析、悟中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很好地培養了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自信之心。組內學習、組間追問的形式,體現出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新課程理念,圍繞詞的意象、典故本身展開的交流質疑,也較好地落實了語文課程對語言文字的核心素養要求。
本詞的關鍵意象是“夢魂”,一腔抱負在現實中無法舒展,唯愿在夢中或能得償。現實中只能婉約,夢幻中方能豪放。倘能在師生、生生對話環節,適時點明此關鍵,或能遷移到當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課堂也在學科核心素養之外,潤物無聲地落實了立德樹人目標。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初中語文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湖北省 - 荊州”,所屬分類為“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初中語文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湖北省 - 荊州”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