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古詩三首,浪淘沙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六年級上冊(統編)第18課《古詩三首》《浪淘沙(其一)》(第一課時)四川省宜賓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六年級上冊(統編)第18課《古詩三首》(第一課時)四川省宜賓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
18.古詩三首
《浪淘沙(其一)》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浪淘沙》是統編教材小學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古詩三首》中的第一首,是唐代劉禹錫的一首七言絕句體,全文內容共28個字,詩人由景色聯想起黃河與天河相通的典故,進而馳騁想象,表現了詩人逆流而上、直沖九霄的豪邁氣概。整首詩前兩句的寫景與后兩句的典故,呈現了層層相映,將黃河的壯闊與詩人的情感僅僅交織在一起。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隨文識字“涯”。
2.通過感知“九曲”“浪淘”“萬里”關鍵詞語感受黃河壯闊雄偉的氣勢。
3.通過神話傳說故事和作者自身的遭遇,體會劉禹錫當時逆流而上的心境,延伸到生活中面對困難也要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
【教學重點】
通過感知“九曲”“浪淘”“萬里”關鍵詞語感受黃河壯闊雄偉的氣勢。
【教學難點】
通過神話傳說故事和作者自身的遭遇,體會劉禹錫當時逆流而上的心境,延伸到生活中面對困難也要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解題,了解作者
1.猜一猜:看圖猜河流名稱(黃河)。
2.你學過的寫黃河的古詩有哪些?能給大家背一背嗎?
導入:黃河,不僅是一幅畫,它也是一首詩,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描寫我們的母親河——黃河的古詩。(板書課題,齊讀)《浪淘沙》是由九首詩歌構成的一組詩,這里選的是其中的一首。浪淘沙,是唐代的曲名。
3.播放“黃河”的相關視頻:呈現黃河波濤洶涌、奔流不息的畫面。
4.了解作者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主要作品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
【設計意圖】通過看圖猜一猜,播放黃河視頻導入,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有利于學生了解黃河,體會詩中描繪的黃河的雄偉氣勢。
二、初讀古詩,感受詩歌的節奏韻味
1.大家仔仔細細地把詩讀兩遍。讀第一遍的時候注意詩當中的一個生字和一個多音字,爭取讀準確,讀得字正腔圓。讀第二遍的時候,注意詩句的停頓,爭取讀出它的節奏。
2.指名讀,生評價,正音。
師:這里面有一個多音字是“曲”,你為什么讀第一聲,不讀第三聲?能結合詞語的意思去確定它的讀音。還有一個生字,是——“簸”,“簸”是什么意思?結合多音字的意思去理解。
3.讀出詩句的停頓,讀出節奏。指名讀,齊讀。
4.師范讀,想象畫面,指導學生讀出氣勢。
請大家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景象和畫面。生匯報。我們用一個詞來形容它就是(板書:景象 宏偉壯觀)我們能讀出這種宏偉壯觀的氣勢嗎?帶著我們的頭腦中浮現的畫面,我們看看是男生讀的有氣勢,還是女生有氣勢。男生——,女生——,齊讀。
二、精讀古詩,解讀詩意,感悟詩情
1.學習第一、二句。
課件出示: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1)指名讀,齊讀。
(2)這兩句詩描寫了黃河的什么特點?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畫面?你是從哪些字詞感受到的?(九曲——黃河彎;萬里沙——黃河長、沙很多;浪淘風簸——波濤洶涌、驚濤駭浪。)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詩句,指名讀、師范讀、女生讀、男生讀、齊讀。
(4)找學生說出這兩句詩的意思,并說說這兩句詩是怎樣寫出黃河的雄偉氣勢的。
①萬里黃河彎彎曲曲挾帶著泥沙,波濤滾滾如巨風掀簸來自天邊。
②“九曲”“萬里”“浪淘風簸”等用詞精妙,一動一靜,動靜結合,展現了黃河的雄偉氣勢。
(5)指導書寫“涯”這個字。
(6)小結:前兩句描寫了黃河“彎彎曲曲、黃沙滾滾、浪濤洶涌”的特點,表達了詩人奮發有為的精神和豪邁氣概。
2.學習第三、四句。
課件出示: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1)齊讀詩句。
(2)這兩句詩讓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畫面?
①直上——浪大、浪高。②牽牛織女家——在天上,讓人感覺靜謐美好、溫馨甜蜜。③指名概述牛郎織女的故事。
(3)有感情地朗讀詩句。讀出黃河直上云霄的非凡及牛郎織女家的寧靜溫馨。
(4)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什么?詩人是怎樣寫出黃河的雄偉氣勢的?(運用了奇特的想象,并通過借用典故的方法表現了黃河的雄偉氣勢。)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想象畫面,能讓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古詩。
3.共情中領悟詩歌蘊含的感情。
(1)對比思考:李白的黃河是“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王之渙的黃河是“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而劉禹錫的黃河卻是“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他們筆下的黃河有何區別?李白的黃河,王之渙的黃河都是奔騰直下,一氣呵成。而劉禹錫的黃河卻是充滿了曲折和顛簸。為什么會這樣寫?
(2)出示劉禹錫生平資料。幫助學生在詩中品悟情感。
劉禹錫站在這九曲蜿蜒的黃河邊上,看著巨浪挾雜著萬里的泥沙,他低頭沉思一下,他仿佛看見了自己就像這萬里泥沙中的一個,漂泊無依,在這風浪里他都經歷了什么讓他寫下了: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家”這個詞很有味道,家給每個人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呢?學生答,評價。家是一個很溫暖的地方,可是此時此刻的劉禹錫在哪里呢?
閱讀下面材料,你讀出了什么?你發現了劉禹錫的處境是什么呢?
附材料一:永貞元年,劉禹錫被貶連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貶朗州司馬。一度奉詔后還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觀》觸怒當朝權貴而被貶連州刺史,后歷任和州刺史。
劉禹錫被降職外地,時間很長,閑散的見于他的詩詞中,出示:《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這首詩,他在這首詩里邊明確地寫出“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二十三年的劉禹錫置身于巴山,他想到了家中溫暖的火爐,所以他寫出了: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你從詩中哪個字詞感受到了作者的坎坷與不平?(“曲”、“簸”) 劉禹錫被貶過很多地方,家在他的腦海中,一直是一個影子,是一種愿望,所以他要:直上。詩句中的哪個詞能讓我們體會到劉禹錫的這種逆流而上、不屈不撓的精神。(“上”逆流而上,迎難而上)寫的是風景,表達的是什么?這種情感,用我們剛才感受到的一個詞來講就是(板書:情感 積極樂觀)。
(3)帶著情感再讀《浪淘沙》。
【設計意圖】通過文字資料的展示,認識作者劉禹錫生平遭遇,此刻的劉禹錫也宛如這一河的泥沙一樣,在巨浪狂濤中身不由己,思家難回。
四、背誦古詩
嘗試背誦古詩。指名背誦,全班齊背。
【設計意圖】在理解、感悟的基礎上熟讀成誦,積累優秀的傳統文化經典。
五、小結延伸
1.小結:《浪淘沙》(其一)描繪了詩人站在黃河邊,眺望滾滾波濤的情景,表達了詩人逆流而上、直沖九宵的豪邁氣概。劉禹錫的一生像黃河的泥沙一樣,既有波瀾壯闊的氣魄,又有逆流而上、勇往直前的豪情。
2.延伸:你在生活中遇到過困境嗎?你是怎么面對的?我們要向詩人學習一種什么精神?大家再次朗讀劉禹錫的《浪淘沙》,感受字里行間流露的這種情感。
【設計意圖】由詩歌延伸到生活,點亮生活,啟迪孩子們的人生。
六、布置作業
抄寫古詩,搜集劉禹錫的《浪淘沙》其余八首,讀一讀,感受文字間的畫面與情感。
七、板書設計
18.古詩三首
浪淘沙(其一)
景象 宏偉壯觀
情感 積極樂觀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