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統編部編版優質課比賽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課《古詩三首 示兒》吉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統編部編版優質課比賽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課《古詩三首 示兒》吉林
五年級上冊第12課《古詩三首——示兒》
教材分析:
《示兒》是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課《古詩三首》中的第一首詩。本單元以“愛國情懷”為主題。《古詩三首》中,三首古詩的作者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自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示兒》是陸游八十五歲臨終前寫給兒子的絕筆詩,既有對祖國不能統一的遺憾和悲憤,更表達了詩人至死不忘收復失地、渴望統一祖國的熱切心情。
學情分析: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學習詩歌時需要在解釋詩意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即感受詩歌的意象,與詩中的情感產生共鳴。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結合資料,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生在中年級已經學過了查找、整理資料的基本方法,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結合學習的需要有目的的篩選查找到的資料,結合注釋和相關資料,更深入地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目標:
1.會寫“祭、乃”2個生字。能借助相關料,了解詩人及寫作背景,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熟讀成誦,會默寫。
2.能夠借助題目、注釋和相關資料,通過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掌握詩詞大意,把握詩歌內涵,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體會本詩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激發學生愛國意識。
教學重點:
能夠結合注釋和相關資料,掌握詩詞大意,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感,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課 時:
第1課時(共3課時)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收集查閱陸游的相關資料(文學成就、人生經歷等),了解寫作的時代背景,搜集陸游的詩詞作品。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詩題
師:課前同學們背誦了《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它的作者是——陸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陸游的詩。
[板書:陸游]
師:通過課前預習,誰來說一說,關于陸游你都知道些什么?
學生匯報。
出示陸游介紹。
師:大家查到的可真不少,正如大家所說的,陸游出生于北宋滅亡之際,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懷有報國之志,一心想要收復中原,但到臨終之時也未能如愿,只能滿懷著遺憾寫下人生中最后一首詩,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示兒》。
[板書:示兒]
齊讀課題。
師:通過這首詩的標題,你知道或者猜測出什么?
師:《示兒》正是詩人陸游臨終前寫給兒子的絕筆詩。陸游為什么要寫這首詩呢?他在詩中又對兒子說了什么?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師:現在請同學們把語文書翻到50頁,自由讀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讀順。
學生自讀。
學生朗讀詩歌,相機指導生字書寫與讀音。
教師朗讀詩歌,學生感受詩歌韻味。
齊讀。
三、弄懂詩意,理解內容
師:我們常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那么這首詩寫的是什么意思呢?現在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你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詩詞?
師:請同學們運用我們常用的理解詩詞的方法,結合書上的注釋和相關資料,試著用你自己的話來說一說這首詩的大概意思,如果自己解決不了的可以跟其他同學商量一下。
學生匯報詩句意思。
相機指導“元”、“九州”、“乃翁”等重點字詞的意思。
結合寫作背景重點理解“九州同”和“北定”。
出示北宋和南宋領土,感受“北定”。
四、把握重點,感受情感
師:這首詩是詩人臨終前寫給兒子的絕筆詩,但是請同學們想一想,當一個人知道自己即將離世的時候,一般人都會對自己的家人說些什么呢?
師:那么陸游說了什么?
1.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師:在這首詩里有一個字明確表達了作者此時的情感,是哪個字呢?——悲。
[板書:悲]
師:他悲的是什么?
結合這首詩的寫作背景,說一說陸游為何而悲。
學生帶著理解,讀出自己的感受。
師:透過這個“悲”字,你看到了什么?讀出了什么?
生:愛國之心。
[板書:愛國之心]
師:陸游的這一腔愛國之心是他在臨死前的偶然感悟么?你為什么這么說?
結合詩歌寫作背景與陸游的人生經歷回答,也可以通過他的詩詞回答。
師:正如大家所說的,抗金、統一,是陸游堅持了一輩子而沒有實現的事情,所以在他臨終之前,才會如此的“悲”。
學生帶著理解,再來讀一讀“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齊讀。
2.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師:面對自己堅持一輩子而沒有實現的事情,陸游悲啊,可在這悲中,還蘊含著另一種更加強烈的情感,把這首詩再多讀幾遍,你還讀出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板書:盼]
師:他每天都在盼望的是什么?
學生朗讀,帶著理解,讀出自己的感受。
師:詩人明明知道死后萬事皆空,還要讓兒子把祖國統一的消息在他死后告訴他,這不矛盾么?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師:如此的寫法,更突出了后兩句的重要性。
師:祖國統一詩人盼望了多久啊?
學生朗讀,帶著理解,讀出自己的感受和詩中蘊含的情感。
師:祖國統一是陸游盼了一輩子而沒有實現的事情,那么陸游絕望了么?
師:即便陸游即將離世,他依然堅定的相信——
師:從他堅定的盼望里,你讀出了什么?
生:愛國之心。
五、升華情感,讀寫結合
結合板書:通過“悲”引讀——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通過“盼”引讀——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師:這一悲一盼,都在告訴我們陸游堅定的——愛國之心。
[根據板書畫出心形]
師:現在我們已經理解了作者一生的悲憤以及他無限的希望,帶著你對這首詩的理解,能試著把它背下來么?
帶著對詩歌的理解,齊背。
師:陸游的愛國之心,僅僅體現在他這一首詩里么?把你查到的相關詩詞與大家分享一下。
師:同學們,如果其他同學分享的詩詞,你也找到了,你可以跟著一起出聲讀。
學生翻開古詩詞書籍匯報找到或積累的陸游愛國詩詞。
師:還有很多同學找的詩詞沒有時間來一一展示,老師也找到了陸游的一些愛國名句,讓我們按照時間順序再一次感受這位英雄詩人的愛國一生。
按時間順序出示陸游的愛國名句。
最后出示《示兒》。
師:讓我們一起把這首詩和陸游的愛國之情牢牢地刻入自己的心中,現在請同學們拿出古詩紙,動筆寫一寫,在書寫的時候要注意詩的寫法和布局。能背下來的同學可以試著默寫。
學生嘗試默寫。
寫完的同學翻開書對照檢查一下。
六、拓展延伸,課堂小結
師:這位懷著滿腔愛國之情的老人,帶著他畢生的遺憾和無限的希望離開了,那么后來陸游渴望南宋統一實現了嗎?
出示元初詩人林景熙《書陸放翁詩卷后》的后幾句,幫助學生理解。
床頭孤劍空有聲,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發愁蒙蒙,干戈況滿天南東。來孫卻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學生默讀。
師:陸游的愿望實現了么?
師:國家是統一了,但卻是由元朝統一的,這樣的統一是陸游想看到的么?
師:國家為何會衰敗,南宋又為什么會滅亡,明天我們將繼續學習宋末詩人林升的《題臨安邸》,相信學過之后你就會知道南宋衰敗的根本原因了。
七、作業布置
師:課后請同學們預習《題臨安邸》,并將《示兒》默寫下來。
板書設計:
示 兒
陸 游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