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清平樂,村居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四年級【語文(部編版)】1.古詩三首—清平樂.村居_四川省南充教案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四年級【語文(部編版)】1.古詩三首—清平樂 . 村居_四川省南充教案
清平樂·村居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理解“相媚好、亡賴、臥剝”,借助畫面與注釋,了解詞的大意。
2.在感知、體驗、表達的閱讀對話中,體會詞的意境,感受鄉村生活的安寧美好。
教學重點:在多層次閱讀過程中體會詞境,感受鄉村生活的安寧美好。
教學難點:能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
教學過程:
一、引入情景,初識宋詞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宋代辛棄疾的詞作,伸出小手跟老師一起寫課題。
誰來讀一讀?請你讀。
這“樂”字在這里讀作音樂的“樂”,“清平樂”是詞牌名,也就是曲調名稱,古代的詞是可以配樂來唱的。“村居”才是這首詞真正的題目。讀這個課題的時候,詞牌名和后面的“村居”中間要略有停頓,一起讀。
2.讀了“村居”,你想到了什么?
你想到了清代詩人高鼎筆下的《村居》,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你想到了幾間小茅屋,還有一塊菜地,一條蜿蜒曲折的小路。這是你眼中的村居。
你想到了夏天的傍晚,夕陽西下,一位老人躺在家門前的躺椅上,一手抱著小孫子,一手搖著蒲扇,欣賞美麗的晚霞。這是你眼中的村居。
二、自主初讀,感知詞韻
1.那辛棄疾筆下的村居怎樣的呢?請孩子們自由朗讀課文,要求做到:字音正確,字字響亮,字正腔圓。
2.誰來讀給大家聽聽?請你讀。
(1)哪些字音還需要注意,誰來提醒提醒他?
(2)謝謝你的提醒!請跟我讀:亡賴(無賴),平時我們會說怎樣的人“亡賴”呢?這首詞里說誰“亡賴”?說的是他——(頑皮、調皮)。把你對這個詞的理解加進去讀一讀:亡賴。
(3)“剝”是一個多音字,表示把東西的皮去掉就讀bᾱo,比如:
把香蕉的皮去掉,叫做——剝香蕉;
把桔子的皮去掉,叫做——剝桔子;
課文中把蓮蓬的皮去掉,就叫——剝蓮蓬。
(4)“蓮蓬”的“蓬”我們平時念輕聲,這里為什么念pénɡ?對了,這里是因為詩詞押韻的需要。聽老師讀,找找押韻的感覺。(師范讀)
3.孩子們一起讀,把需要注意的字音讀好。(生齊讀)
詞一般分上闕和下闕兩部分,朗讀時,上、下闕之間要停頓,我們來喘一口氣作為停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師生齊讀)
4.古人誦讀詩詞時往往還會有動作,(模仿古人搖頭狀)我們加進動作再來讀一讀。(師生齊讀)
5.古人誦讀詩詞時還會手舞足蹈,像這樣(有節奏地手舞足蹈)。(師生齊讀)
三、品讀賞析,感悟詞境
(一)想象畫面,把握詞意。
1.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也有人說詞中有畫,畫中有詞。不信,讀著讀著,你的眼前就浮現出一幅幅畫面了。誰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樣的畫面?
2.(指名說,引導說生動,重點指導第一句)你說的畫面是從哪一句看到的?這就是(引讀詞中句子)——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讀著這句詞,你看到了哪些景物?首先看到的是——低小的茅檐。你還看到了什么?——青青草。讀著“青草”我們就想到綠色的小草,那么讀著“青青草”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看,多一個字我們的理解就更豐富了。
誰來讀讀第一句。
評價:你的朗讀讓我們看到了這如茵的綠草。
孩子們,你們還看到了一條怎樣的小溪?——聯系最后一句話,你看到了一條怎樣的小溪?是啊,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一陣清風吹來還讓人聞到一股——清香。
是啊,多美的畫面啊,那藍藍的天,白白的云,淙淙的水,青青的草。我們一起讀(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3.連起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4.孩子們,你們都看到了,這首詩的意思就明白了。咱們把自己的感覺、體會放到詩當中去,我們再來讀一讀這首詞。
(二)品讀詞句,進入詞境。
1.孩子們,村居的“景”是美的,但,村居中的“人”更美。你都看到了哪些人?他們都是一家人(出示圖片)。在這五口之家里,給你印象最深的,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個人呢?
預設一、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1)“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小兒就在溪頭蓮蓬處。”小兒是怎么剝蓮蓬的?(趴著)你是從哪個字看出來的?(臥)他是怎么臥的,學一學動作。(生做動作)還可以怎么臥?
總之,他想怎么臥就怎么臥,怎么臥著舒服就怎么臥,所以說小兒子最——(頑皮),也最——(惹人愛)。
(2)誰來把你對小兒子的喜愛讀出來?請你讀。
(3)你們看,老師也喜歡他,我會怎么讀呢?請認真觀察我的表情。(師范讀)
(4)請你們把這樣的喜愛之情也表現在臉上,一起來試試。(生齊讀)
預設二、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小兒是那么調皮可愛,那么他的兩個哥哥呢?大兒子在干什么?誰來讀一讀。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送給他一句詩。(鋤禾)指導書寫:鋤(左中右都要瘦,互有穿插才緊湊)
二兒子在做什么?觀察神態,送給他一個詞。(專心致志、聚精會神、一心一意、全神貫注)
預設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1)除了這三個兒子,還有哪兩個人讓你們覺得很美?老爺爺、老奶奶,也就是滿頭白發的老年夫妻。
(2)為什么老兩口讓你們覺得很美,你看都滿頭白發了,也許牙齒都掉光了,還美?美在何處——(老爺爺、老奶奶年紀都這么大了,但他們還互相逗趣、說笑,就像年輕人一樣),用書上詞說——相媚好。
(3)好一個相媚好,年紀都這么大了好這么相親相愛的,是不是,有些驚訝,來,把你的理解送到句子中,讀。
(4)不僅你驚訝,辛棄疾也很驚訝,你看他都禁不住走進茅屋去問了。哪個詞在問?(誰家)白發誰家翁媼?注意這個“誰家”,讀出問的語氣。
(5)是啊,年紀都這么大了,還這么恩恩愛愛,親密無間。真是讓人心生羨慕啊!一起讀這句詞。
2.出示整首詞:請孩子們自由讀一讀,把你剛才看到的畫面理理順。
誰來把詞里的畫面連起來說說。(指名二人)
3.你看,咱們用想畫面、說畫面的方法就知道了整首詞的意思。咱們把自己的感覺、體會放到詞當中去,再來讀一讀這首詞。
(三)提煉詞眼,沉醉詞境。
1.你認為這是一種怎樣的村居生活?
出示句子:這是一種 村居生活。
2.如果把此時的感受用一個字來表示,你會選文中的哪個字?(醉,師板書)
認真看老師寫醉字,請你們也在課本上寫一寫這個字,看誰寫得正確又美觀。
3.詞中誰醉了?為什么醉了?
這一對老夫婦就在這醉意中,說著,笑著,互相逗著趣兒。想象他們會說些什么?
出示句式:
你看,老爺爺望了望老奶奶,捋了捋胡須笑著說:( )聽了老爺爺的話,老奶奶臉上也笑開了花兒,說:( )老爺爺抿了一口酒,接著說:( )老奶奶笑瞇瞇地說:( )
4.引讀:這真是——(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還不夠醉,再來——(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5.除了翁媼,還有誰也陶醉了?(大兒子、中兒子、小兒子、詞人、我自己……)
四、拓展背景,體驗詞情
1.一份溫馨和諧、自在的鄉村生活為什么讓詞人那么向往,那么沉醉呢?他在陶醉之余又會想些什么呢?老師相信讀了這段文字,你會有深刻的感悟:
辛棄疾是南宋愛國詞派的領袖和旗幟。他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親眼目睹了漢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他渴望收復失地,渴望讓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所以一生都在為抗金而不懈努力。42歲時遭受投降派的打擊,被貶到遠離戰火的江西農村,一住就是18年。壯志難酬、報國無路是悲憤的,但他仍不忘收復中原的大業。
2.看了這段資料,我們想你們一定明白了辛棄疾為什么那么陶醉。此刻,看著這安寧祥和、溫馨和諧的村居生活,辛棄疾感慨萬千,他會想什么呢?
3.讓我們再一次走進村居,走進其樂融融的村居生活。站起來,一起讀。
4.此情此景,讓你們陶醉了,也讓老師陶醉了,我忍不住要放聲高歌,孩子們也隨著這旋律一起唱。(伴著音樂《明月幾時有》,唱《清平樂·村居》)下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