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魯濱遜漂流記》讀前指導
教學目標:
1.了解作品寫作背景,借助作品目錄、梗概了解故事主要內容。
2.選擇感興趣的作品章節閱讀,能交流初步感受。
3.能做讀書筆記,學習畫圖譜的讀書方法。
4.能對閱讀名著產生興趣,自主規劃閱讀。
教學重點:
1.了解作品寫作背景,借助作品目錄、梗概了解故事主要內容。
2.選擇感興趣的故事內容閱讀,交流初步感受。
3.能對閱讀名著產生興趣,自主規劃閱讀。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思維導圖道具、小黑板、板貼等。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聊背景激興趣。
1.聊書名。
1)同學們,最近讀了什么有意思的書?(學生自由交流)
2)老師最近也讀了一本有意思的書——《魯濱遜漂流記》。板書課題。
3)從書名看,你覺得這本書會寫什么?(學生自由猜測)
預設:1.有關冒險。2.有關航海。3.有關荒島落難。
2.聊作者。
1)看看封面,這本書是誰寫的?
2)老師把丹尼爾·笛福的生平資料整理了一下,大家讀一讀。你又會對這本書產生怎樣的猜測?(課件出示作者生平,學生自讀。)
3)學生自由表達
預設:A 作者會把自己經商的經歷寫進書里。
B 作者會將自己的冒險經歷寫進書里。
3.聊時代。
1)為什么丹尼爾·笛福這么熱衷于冒險?(學生自由猜測)
預設:A 與他的性格有關系。 B 與他的家庭有關系。
小結:(課件出示當時的航海圖)這與丹尼爾·笛福所處的時代有關系。14到15世紀新航路開辟以來,航海冒險就成為當時西方人的一種時尚。《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的創作就是迎合了當時人們的口味和時代精神。
2)(課件出示圖片)這是位于南美洲的智利這個國家的一座島。島名就叫魯濱遜·克魯索島,跟本書主人公的名字一樣,是巧合嗎?(學生自由猜測)
預設:A 作者筆下的魯濱遜就是流落到那座荒島上。
B 作者在航海途中可能流落到這座荒島上。
小結:在那個時代,真的有一名水手流落到這座荒島,一個人在島上生活了四年,四年后才被過往航船發現。《魯濱遜漂流記》的創作就是借鑒了這個真實事件 。許多讀者看了這本書后,慕名來到這座島上,久而久之,這座島就被稱之為魯濱遜·克魯索島。
3)是不是很有意思?想讀這本書嗎?
小結:了解一本書的寫作背景,能拉近我們與書之間的距離。(板書:知背景)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對整本書的閱讀期待和認知空白,以“猜”為線,引導學生大致了解作品的寫作背景,從而產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二、讀文本明方法。
(一)讀目錄,了解情節脈絡。
1.現在請大家打開書,讀一讀目錄,你能從中了解到什么?(指名答)
2.小結:通過讀目錄,我們可以了解這本書大致的情節脈絡。(課件出示情節圖)
(二)讀梗概,了解主要內容。
1.老師根據目錄的內容,畫出了一張情節脈絡圖,你們覺得作者在這本書里主要寫什么內容?(預設:流落荒島)
2.我們可以通過讀梗概,進一步了解這本書的主要內容。請大家翻開書讀一讀吧。
3.學生自由讀,集體交流:誰來說說魯濱遜在荒島上的生活是怎樣的?
(教師貼出魯濱遜荒島生活圖,相機在黑板上貼卡:建房、救人、覓食、馴養、種植、防御)
4.小結:我們通過讀目錄,了解了這本書的情節脈絡,還通過讀梗概進一步了解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板書:曉內容)
(三)讀文本,交流初步感受。
1.自由組隊。
對于魯濱遜的荒島經歷,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一方面內容?
引導學生選擇不同方面的內容,自由組建讀書小組。
2.布置任務。
(課件出示讀書分享要求)同學們自由組建了讀書小組,現在可以找一找與內容相關的章節,快速瀏覽,和小組同學交流一下初讀感悟,再用一個詞概括出你的感悟,寫在綠色卡片上。
3.交流匯報。
預設關鍵詞:
1. 有關人物形象方面
魯濱遜:冒險精神 吃苦耐勞 踏實肯干 智慧 創新精神 堅韌不拔 樂觀自信 樂于助人 善良
星期五:善于學習 勤勞樸素 忠誠 責任心強
交流過程:
(1)大家看,已經有很多同學寫出了自己的感悟。我發現有幾個詞語都是與人物形象有關的,你們發現了嗎?(整理出來,放置一起)
(2)這些詞語是對誰的評價?請同學們詳細解讀一下。(指名3-4人發言)
小結:丹尼爾·笛福塑造了一個具有豐富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還要細細品味。
(3)拓展人物關系圖譜:這本書里與魯濱遜有關的人物還有很多,可謂人物繁多,關系復雜,大家在閱讀的時候,可以畫一張人物圖譜。(課件出示圖譜)像這樣,你就能理清各種人物之間的關系。
2. 有關情節、語言等方面
有關情節的關鍵詞:跌宕 刺激 驚險 精彩 求生指南 知識寶典
有關語言的關鍵詞:真實 細膩 樸素 生動 淺顯
交流過程:
(1)我們再來看看這些詞語,似乎是對這本書不同方面的感悟。請這幾位同學來解讀一下。(學生依次發言)
(2)拓展名家評價:法國思想家盧梭讀完本書后,評價說——(課件出示評價)
它(《魯濱遜漂流記》)就是我們學習的課本,我們關于自然科學的一切談話,都不過是對它的一個注釋罷了。
可見,這不僅是一本文學名著,還是一部知識寶典。
3.總結:通過小組閱讀、交流,大家初步感受到這本書的情節、語言、人物等特點。經典的書不簡單,只要沉下心來讀,就會越讀越有味。
(設計意圖:落實名著單元的語文要素,引導學生通過讀目錄、讀梗概大致了解作品內容,通過品讀部分章節初步感知故事情節、人物形象、語言特點等,同時指導學生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梳理故事情節、理清人物關系。)
三、做規劃養習慣。
1.閱讀一部長篇名著,我們還得做一件重要的準備工作,知道是什么嗎?(板書:訂計劃)
2.誰能說說自己平時是怎么制訂閱讀計劃的?(學生自由表達)
3.現在請你們根據自己的閱讀速度和閱讀時間來計劃本書的閱讀進度。
4.指名分享。
預設:按照每日時間的多少制定閱讀量。
固定每天閱讀1-2章節。
5.(課件出示閱讀規劃表)你們看,老師制作了一張閱讀規劃表,先制訂通讀全書的閱讀計劃,再把精讀計劃列進去。讀的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隨時做出調整。還可以邊讀邊繪圖譜、做批注、做摘抄。
(設計意圖:做好小初銜接,引導即將升入初中的六年級學生作好整本書閱讀的規劃,有計劃、有目的地閱讀。)
四、總結收獲促閱讀。
1.分享:同學們,這節課你們一定有很多收獲,說一說吧。
2.總結:這本書有個性鮮明的人物,有精彩的情節,還是一部知識寶典,這么有意思的書多么值得一讀呀!課后就請大家捧起《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和魯濱遜一起開啟紙上冒險吧。
(設計意圖:強化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引導學生養成學以致用的良好習慣,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同時使本課堂的教學效果及時得到反饋。)
板書設計:
魯濱遜荒島生活圖
|
一體機
|
魯濱遜漂流記
知背景
曉內容
訂計劃 |
貼圖 課件 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