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清平樂,村居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四年級【語文(部編版)】1.古詩三首—清平樂.村居(微課)_四川省廣元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四年級【語文(部編版)】1.古詩三首—清平樂 . 村居_四川省廣元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
廣元市利州區嘉陵小學 梁紅梅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背誦課文。
2. 放飛想象,感受鄉村田園生活的靜謐與美好,體會詞人對溫馨、平和的鄉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學過程
一 、 認識詞
《清平樂.村居》“清平樂”是詞牌名,詞牌名是唐宋時期詞人用來填詞的一系列樂曲的名字。“村居”是題目,鄉下人家的意思。書寫時中間空格,讀時也要停頓。
從這首詞的格式上可以看出詞與古詩的不同:(1)詞牌名(2)長短句 (3)上闕和下闕。
二 、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豪放派詞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一生力主抗金。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這首詞作于辛棄疾閑居帶湖期間。由于辛棄疾始終堅持愛國抗金的政治主張,從二十一歲南歸以后,他一直遭受當權投降派的排斥和打擊。從四十三歲起,他長期未得任用,以致在信州(今江西上饒)閑居達二十年之久。理想的破滅,使他在隱居中更加關注農村生活,寫下了大量的閑適詞和田園詞。
三、初讀課文,讀正確流利。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多讀幾遍。
2檢查初讀情況,相機指導容易錯的詞:翁媼 剝(bo)蓮蓬 亡賴。
四、精讀課文,讀出韻律。
1教師范讀,學生感受體會押韻、重音和節奏的變化。
2請同學們輕輕地讀,讓自己的心靜下來,邊讀邊體會。注意節奏,讀出古詩的韻味來。
3指名展示讀,師生從押韻、節奏、重音評價。
五、品詞賞畫,體會情感。
1古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其實詞也一樣,“詞中有詩,畫中有詞。”你的眼前浮現出哪些畫面?
2讀詞想畫,悟真情。
好茶需要慢慢飲,好詞需要細細品。
(1)賞鄉村美景圖。
“茅檐”“溪上”“青青草”作者運用白描的手法簡單的勾勒出鄉村出鄉村景象,一個“茅檐”,一下子就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充滿鄉土氣息的寧靜的小鄉村。低矮的茅草房,門前一條小溪潺潺的流著,溪邊長滿青青的小草。多么美好啊!
(2)賞翁媼圖。
“相媚好”指兩個人很親熱的說著有感情的話。那是誰家的老兩口啊,在屋前用著吳地方言聊天,喝酒逗樂,其樂融融。真是令人羨慕啊!
(3)賞鋤豆圖、織籠圖,剝蓮圖
大兒在溪東的豆田里除草;二兒子心靈手巧,正在編織雞籠;最有趣、最喜歡的是淘氣頑皮的小兒子,正在溪邊臥剝蓮蓬。
這三幅畫面中,哪個最有趣兒子呢?難怪冰心奶奶說“除了宇宙,世上最可愛的就是孩子”。“臥”字最為傳神,你能想象出他“臥”剝蓮蓬的樣子嗎?一個“臥”字可以想象出小兒時而仰臥,時而側臥,時而俯臥,把小孩在溪邊剝蓮蓬吃的天真、活潑、頑皮可愛的樣子全盤托出。多么悠閑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啊!
3悟真情。
這首詞短短的46個字,卻展現了一幅幅鮮活生動的鄉村生活圖。這一家人,生活環境優美,和睦祥和,每個人都干著自己喜歡的事,各得其樂,這正是作者喜愛和向往的生活。
4有感情地誦讀這首詞,讀出詩的美感和神韻。
六、拓展閱讀經典
短短幾分鐘,我們讀出了這首詞的神韻,同學們可以把學到的這些讀詩詞的方法誦讀辛棄疾的《西江月 西行黃沙道中》。中華經典古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詩詞如歌,詩詞如畫,詩詞,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讓我們誦讀經典,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