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統編部編版優質課比賽五年級上冊第18課《慈母情深》第一課時_江蘇揚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統編部編版優質課比賽五年級上冊第18課《慈母情深》第一課時_江蘇揚州
五年級上冊第18課《慈母情深》
教學目標:
1.認識“魄”“抑”等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龜”,會寫“脊”“噪”等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生詞。
2.通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初步體會細節中蘊含的情感。
3.品讀課文第1-5自然段,通過批注、誦讀深入體會我的糾結。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魄”“抑”等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龜”,會寫“脊”“龜”等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生詞。
2.品讀課文第1-5自然段,通過批注、誦讀深入體會我的糾結。
教學準備:
1.學生熟讀課文,自學生詞,了解作者。
2.教師閱讀《母親》,搜集相關圖片。
3.教師制作ppt。
教學過程:
一、品析課題,明確重點
1.今天我們學習第六單元——
看——(指老牛舐犢圖片)
讀——(生讀:舐犢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愛和溫暖)
你想到了什么?——親情。
怎么學?讀——體會作者場景、細節中蘊含的感情。
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出示課題)讀——慈母情深
2.預習了嗎?誰來介紹一下作者?
課文選自他的小說《母親》。
聽,梁曉聲說——“我忘不了我的小說第一次被印成鉛字那份喜悅。我日夜祈禱的是這回事兒。真是的,我想我該喜悅,卻沒怎么喜悅,避開人我躲在一個地方哭了,那一時刻我最想我的母親......”
師:為什么小說第一次被印成鉛字,作者沒有喜悅,反而哭著思念母親?再讀——《慈母情深》
3.預習時,你還做了什么?
(我預習了本課的生字、生詞。
我讀了課文。
我給課文劃分了層次。)
【“舐犢情深”是本單元的人文主題,“體會作者描寫的場景、細節中蘊含的感情”“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是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教學單元首篇課文,閱讀單元首頁,明確單元學習重點十分必要。】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詞。
1.學習由生字組成的生詞。(自由練讀,點名讀,齊讀)
特別關注多音字——“龜”。
2.初讀課文,隨文解詞。
設計一
詞語:慫恿
句子:在自己對自己的慫恿之下,我來到母親上班的地方,向母親要錢。
(1)理解“慫恿”在文中的意思。
(2)交流“慫恿”和“鼓勵”的區別?
設計二
詞語:震耳欲聾
句子:七八十臺破縫紉機發出的噪音震耳欲聾。
(1)理解“震耳欲聾”在文中的意思。
(2)創設情境,再次感受震耳欲聾的噪音
【讓學生拍桌子,模仿縫紉機發出的噪音,讀對話】
設計三
詞語:毛票、龜裂
句子: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
(1)出示:毛票、龜裂的手的圖片。
(2)讓學生直觀感知“毛票”“龜裂”的意思,體會母親的辛勞。
設計四
詞語:鼻子一酸、攥
句子: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
(1)讓學生做動作理解“攥”。
(2)結合“攥”理解“鼻子一酸”的意思。
【詞語的字面意思學生可以通過工具書理解,但蘊含在詞語中的深情,則必須在文本閱讀中進一步體會!
三、再讀課文,概括主要內容
1.交流精彩片段。
預設一
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雙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的眼睛……
關注重復出現的“母親”一詞,引導學生讀出“母親”一詞的變化。
預設二
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脊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立刻又陷入手腳并用的機械忙碌狀態。
思考這句話應該用什么樣的語速去讀?三個“立刻”讓你感受到什么?
總結:這些場景、細節中蘊含的情感值得我們細品。
2.理清層次,概括主要內容。
一切都因為那本書——《青年近衛軍》。圍繞這本書,課文講了哪些內容?(渴望買書、要錢買書、買到書)
這是本文的情節。關于“買書”,還有什么波折?(我第一次拿到錢,沒買書,而是買了罐頭。母親第二次給錢,我買回了書。)
我和母親,就是故事的——(生答)主要人物。
【相機板書思維導圖】
3.根據板書概括主要內容。
【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初讀課文,不僅要把詞語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更要讀出自己的理解,初步感知文本獨特表達中蘊含的情感。初讀課文后,給學生一個短暫交流的機會,能幫助學生更準確地理清文本情節線與情感線!
四、精讀1-5自然段
1.出示:開頭五段和對比段。
第一、第五自然段就能講清故事的起因,而且更簡潔。作者為什么還要寫二到四自然段呢?
3.讀一讀,想一想,寫寫批注。
4.深入探討,感受文本魅力。
預設一:品糾結
1.中間三段不能省,這樣才能展現出作者的糾結。
2.追問:作者糾結什么?
一直想買書,可是家里窮。
預設二:品渴望
1.中間三段能形象地展現出作者的渴望。
2.引導學生找出相關句子。
(1)我一直想買一本長篇小說《青年近衛軍》,書價一元多錢。
(2)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衛軍》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3)我從同學家的收音機里聽到過幾次青年近衛軍的連續廣播。
(4)在自己對自己的慫恿之下,我來到母親上班的地方,向母親要錢。
3.感受渴望的愈發強烈,指導學生通過朗讀展現出這份情感變化。
預設三:品困難
1.中間三段,展現了買一本《青年近衛軍》對我家來說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2.帶領學生找出體現“困難”的細節。
母親沒有給過這么多錢。
追問:“這么多”出現兩次,說明什么?
追問:母親是怎么掙這二十七元錢的?
母親在街道小廠掙的。
母親是用龜裂的手掙的。
母親是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下掙的。
預設四:再品糾結
1.指導朗讀技巧:一組對應句要讀出明顯的心理沖突,就要一句讀得高,一句讀得低。展現愈發強烈的心理沖突,三組句子,高低要一組比一組明顯。
2.學生自由練習。
3.師生合作讀。
師:我想買書。 生:這么多錢我不該買。
師:我有想買書。生:家里的收音機都賣了,我不該買。
師:我還是想買書。生:母親每月就掙二十七元錢。
4.男女生配樂讀文本。
預設五:品情感
1.作者將這份糾結寫得如此詳細,是因為他愛母親。
2.如此詳細地展現買《青年近衛軍》的不易,為下文作鋪墊,展現慈母情深。
追問:這是一個怎樣的兒子?這是一個怎樣的母親?
總結:因為細節中蘊含著的豐富情感,簡單的情節因此變得不簡單。
【“體會作者描寫的場景、細節中蘊含的感情”。第一課時,要引導學生讀懂起因。從字面上讀懂起因是容易的,但真正走進作者內心并不容易。我采用對比閱讀的方法,引導學生穿越時空,不知不覺明白葉圣陶所說“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的真正含義。】
五、學寫生字
1. 讀生字。
重點講“噪”“吊”“哇”,關注“口”不同位置的不同寫法。
2.選擇學生覺得難寫的字進行范寫。
3.學生練習。
六、作業
1.認真完成《習字冊》。
2.朗讀課文。
3.閱讀小說《母親》。
板書:
慈母情深
兩次給錢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