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統編部編版優質課比賽六年級下冊第12課《為人民服務》第一課時教學實錄_江西南昌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統編部編版優質課比賽六年級下冊第12課《為人民服務》第一課時教學實錄_江西南昌
六年級下冊第12課《為人民服務》
【教學目標】
1.會寫“徹、遷”等9個生字,會寫“革命、解放”等17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3自然段。
3.知道課文圍繞“為人民服務”講了哪幾方面的意思,把握各自然段之間,句與句之間的內在聯系,體會課文嚴謹的結構。
4.結合“閱讀鏈接”及查閱的相關資料,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句話的含義,體會“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內涵。
【教學重點】
知道課文圍繞“為人民服務”講了哪幾方面的意思,體會課文嚴謹的結構。
【教學難點】
結合“閱讀鏈接”及查閱的相關資料,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會“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內涵。
【教學準備】
PPT、圖片、視頻、音樂、學習單、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 會寫“徹、遷”等9個生字,會寫“革命、解放”等17個詞語。
2. 知道課文圍繞“為人民服務”講了哪幾方面的意思,體會課文嚴謹的結構。
3. 結合“閱讀鏈接”及查閱的相關資料,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句話的含義,體會“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內涵。背誦第2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初談感受
1.揭示課題: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齊讀課題。
2.出示背景資料,指名朗讀。
出示資料:這篇課文是毛澤東同志于1944年9月8日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作的演講,同年9月21日首次發表在《解放日報》上。
3.交流理解:生活中,我們常常見到或聽到“為人民服務”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它的呢?
預設:可能是在電視上看過疫情防控的相關報道,可能是在社區專欄里看過優秀人物事跡,也可能是聽當兵的爺爺說起紅軍故事等。
【設計意圖】開課伊始,閱讀相關背景資料,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雖然課文內容具有一定的時代性,也與學生的生活有一定距離,但是“為人民服務”這句口號學生并不陌生,喚起生活經驗,能幫助學生拉近與文本之間的距離。
二、聚焦關鍵句,明確觀點
1.明確觀點。
(1)出示第一自然段及學習提示:
思考:文中哪句話具體闡述了“為人民服務”的含義?
(2)反饋交流,相機標紅關鍵語句。指名反復朗讀。
標紅關鍵句: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交流感受。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1)現在請你帶著理解再讀,你會強調哪個詞?(預設:完全、徹底)
(2)理解“完全、徹底”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語句。
【設計意圖】本文是一篇演講稿,論點鮮明,論述縝密。開課引導學生直奔第一自然段,明確本課觀點,即“我們這個隊伍”的性質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品讀交流中領悟這五個通俗簡明的文字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宗旨,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
三、初讀課文,梳理脈絡
1.出示學習提示,初讀課文。
2.全班交流,梳理內容。
3.結合資料,體會課文標題的含義
(1)提出質疑:在張思德的追悼會上,毛澤東同志為什么講這幾方面內容呢?默讀之前下發的資料,試著分析:當時我們的隊伍存在哪些問題?
(2)交流匯報。
(3)總結:可見,毛澤東同志是針對當時革命隊伍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演講,號召革命隊伍中的每一個同志向張思德同志學習。
【設計意圖】以課后練習題為抓手,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梳理文章脈絡。通過質疑引發思考,借助相關資料理解課文行文的思路,了解段與段之間的邏輯關系,體會課文嚴謹的結構。
四、借助資料,感悟“死的意義”
過渡:從開篇提出觀點,到后面展開敘述,內容之間聯系緊密。那么,作者具體是怎樣闡述的呢?我們先來學習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么寫清楚死的意義的?
2.指名朗讀。
3.交流匯報。
4.借助關系圖理清句子之間內在聯系。
5.默讀閱讀鏈接,引導學生交流從人們的舉動中看出周總理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就比泰山還重。相機指導朗讀。
6.鏈接其他資料。
(1)引導學生根據以往所閱讀的書籍或查找的資料,思考:還有誰的死是重于泰山,誰的死是輕于鴻毛?
(2)全班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7.出示以往學過的課文,加深對第2自然段的理解。
出示:《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黃繼光》《青山處處埋忠骨》《狼牙山五壯士》《燈光》。
8.指導背誦。
(1)配樂朗讀。
(2)借助關系圖配樂背誦。
(3)配樂填空背誦。
9.總結,布置家庭作業。
課后作業:自主學習3—5自然段,查閱相關資料,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設計意圖】“查閱相關資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是本單元語文要素之一,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在第2自然段的學習過程中,文本理解與資料運用共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結合課后“閱讀鏈接”《十里長街送總理》,體會周恩來總理之所以能贏得全國人民的衷心愛戴,是因為他和張思德同志一樣,都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都全心全意為人民貢獻了畢生的力量和心意。二是結合以往的學習經驗或是課前查找的資料,進一步理解“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的觀點。三是鏈接統編版教材中“為人民服務”的典型英雄事跡。學生在層層深入的學習中,進一步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