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小學語文優質課四年級下冊《細菌世界歷險記》讀中指導課教學視頻_武漢市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四年級下冊《細菌世界歷險記》讀中指導課教學視頻_武漢市
統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快樂讀書吧”讀中指導課教學設計
【設計說明】
本學期9月份,我校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科技活動月”活動。為了充分借用“科技活動月”資源,打通課內課外的學習,執教者將四下第二單元調整到本學期學習。四下第二單元中的“快樂讀書吧”推薦學生閱讀《十萬個為什么》等科普讀物。學生在閱讀完《十萬個為什么》后,執教者指導學生開展閱讀推薦書目《細菌世界歷險記》。本課是讀中指導課,旨在持續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科普讀物的興趣,繼續運用閱讀整本書的方法學習科普知識。
【教學內容】
“快樂讀書吧”閱讀推薦書目——《細菌世界歷險記》
【教學目標】
1.了解關于細菌的科學知識。
2.通過分享交流,學習閱讀科普書籍的方法。
3.體會課外閱讀的快樂,進一步激發課外閱讀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分享交流,學習閱讀科普書籍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課外閱讀的快樂,進一步激發課外閱讀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借助“閱讀計劃”,交流閱讀進度
1.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又到了快樂讀書吧的時間啦,還記得我們的口號嗎?“快樂讀書吧”——(生:快來讀書吧!)
師:快樂讀書吧——
(生:現在就出發!)
師:這個學期的“快樂讀書吧”我們一起走進了科普讀物的世界。大家讀完《十萬個為什么》之后,我們又相約,閱讀中國科普作家高士其寫的《細菌世界歷險記》。上節課是讀前指導課。課上,大家制定了課外閱讀計劃。不知大家課下根據計劃閱讀得怎么樣了,這節讀中指導課,我們就從交流閱讀進度開始吧。
(ppt出示閱讀計劃空表,如下圖:)
2.交流計劃
師:課前老師收集了同學們制定的閱讀計劃表。我們來看看,大家都讀到哪里了?
①教師出示學生課前閱讀計劃表,了解學生閱讀進度,隨機點評學生個性化的計劃表
教師了解:使用教師提供的計劃表,制定閱讀計劃的學生的閱讀進度。
預設評價:肯定學生能根據閱讀計劃堅持閱讀。
教師了解:使用自己設計的計劃表,制定閱讀計劃的學生的閱讀進度。
預設評價:肯定學生的個性化設計;肯定學生能根據閱讀計劃堅持閱讀。
②預設:學生閱讀的實際進度超過了計劃進度。
預設指導:**同學,你來說說,為什么閱讀提速了?(生說)
教師介紹《細菌世界歷險記》的特點,肯定學生能調整節奏,堅持閱讀。
③預設:學生閱讀的實際進度滯后于計劃進度。
預設指導:**同學,說說看,為什么你閱讀減速了?(生說)
教師介紹《細菌世界歷險記》的特點,安慰學生,鼓勵學生堅持閱讀。
3.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不僅分享閱讀時的快樂,也來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問題。讓我們的課外閱讀之樹,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出示板書:大樹)。
(設計意圖:交流閱讀計劃,一方面是為了了解學生的閱讀進度,一方面是繼續培養學生按照計劃課外閱讀的習慣。對用自己設計的計劃表制定閱讀計劃的學生,教師充分肯定。讓學生在認同中,充分體會課外閱讀的快樂。教師對閱讀提速和降速的學生,給予不同的評價。對提速的學生,贊許他有濃厚的閱讀興趣,建議他能適當調整后面的閱讀計劃;對降速的學生,保護他的閱讀興趣,鼓勵他能克服困難,堅持課外閱讀。)
二、交流閱讀所獲,分享閱讀快樂
1.交流書中的知識,分享獲得之樂
①師:閱讀科普讀物,最大的樂趣應該是獲得科學知識吧。(出示板書:獲得知識)哪些同學在課外閱讀中,獲得過這種樂趣?(生舉手)那我們交流一下,你們都知道了哪些科學知識呀?
(生答,師相機評價)
②參加知識小競賽,體驗獲得之樂
師:同學們掌握了不少關于細菌的知識。在知識界,有一些關于細菌的觀點,不容易辨別真假。我想用它們來考考大家,看看這些說法,是真的嗎?
出示問題一:所有的細菌都是細長細長的,是真的嗎?
預設學生:從書中找到細菌有桿型、球形、螺旋形的。
預設評價: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這三到,你都做到了。
出示問題二:列文虎克是第一個發現細菌的人,是真的嗎?
預設評價:列文虎克用顯微鏡揭開了細菌世界的神秘面紗。
出示問題三:細菌都怕熱,是真的嗎?(生答,教師隨機點評)
出示問題四:所有的病都是細菌引起來的,是真的嗎?(生答,教師隨機點評)
出示問題五:細菌也睡覺,是真的嗎?(生答,教師隨機點評)
出示問題六:沒有嚴格消毒的牛奶不能亂吃,是真的嗎?(生答,教師隨機點評)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情況,提示學生可以翻書尋找答案)
師小結:同學們不僅能按照計劃讀書,還讀得仔細認真。每一個獲得的科學知識,都像一個大蘋果,你們的閱讀之樹,蘋果飄香了!
(設計意圖:讓學生交流讀書獲得的知識,不僅讓學生了解更多的關于細菌的科學知識,也是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交流的形式有自由交流和答題交流。創設的“知識小競賽”借鑒熱門電視節目《是真的嗎?》的形式,有效激發了學生交流的興趣。)
2.交流發現的知識,共享發現之樂
①師:讀書之樂,不僅在于獲取科學知識。更在于發現和探索。不知道大家在課外閱讀的時候,有沒有體會到發現之樂呢?說說看,都發現了什么呢?
(生答,師相機點評)
②教師以細菌名字為例,指導學生發現書中的隱性知識。
教師出示書中介紹的9種細菌的名字。
師:這本書中介紹了很多細菌。我們來看看這些細菌。(PPT出示:厭氣菌、螺旋菌、酵母菌、溶血鏈球菌、流行性感冒桿菌、肺炎雙球菌、枯草桿菌、大腸桿菌、乳酸桿菌)它們的名字里藏著不少學問呢!大家能不能也有所發現?
(生看詞思考、討論)
預設學生發現1:有些細菌名稱包含了它的生活環境。
(師相機圈畫)
預設學生發現2:有些細菌名字里含有自身的形狀。
預設評價:善于發現,就打開了知識寶庫的大門。
預設學生發現3:有些細菌是根據它引起的疾病命名的。
(如果學生以“溶血鏈球菌”為例,談自己的發現,教師就介紹溶血鏈球菌的知識)
介紹如下: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吧。血液中有一種細胞叫紅細胞。它把氧氣和養分送到全身各處。正常的紅細胞壽命是120天左右,隨后就會自發破裂,被脾臟清除掉。溶血,就是指紅細胞壽命縮短,提前破裂。溶血嚴重的患者,都有貧血癥狀。更嚴重的,會死亡。
預設學生發現4:細菌名字有長有短,長的名字包含細菌的兩個特點,短的是一個特點。
(師相機點評)
指名上臺給9種細菌分類。
小結:僅僅一個名字,里面就藏著這么多的學問。邊讀書,邊思考,邊發現。我們就能收獲更多樂趣。你們的蘋果樹,蘋果越來越多了。(板書:發現秘密)
(設計意圖:讀中指導課要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個環節,老師希望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發現書中的隱形知識,在感受獲得知識快樂的同時,體會發現知識的快樂,由此認識到課外閱讀不能僅僅關注有趣的情節,還要讀思結合,去發現更多的知識。)
3.應用學到的知識,體會應用之樂
師:學習的樂趣除了在獲取知識、發現秘密,還在于學以致用。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呢?
①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解答
師:正好小凡同學就遇到了一個問題,大家來幫她解決一下。(出示視頻:小凡奶奶總是吃剩菜剩飯,小凡為此很煩惱)
師:小凡遇到了什么問題?誰能說說?(生答)你們在生活中,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了嗎?(生聯系生活,回答)
師:看來同學們都有這樣的煩惱。老人家過慣了苦日子,要說服他們改變這種吃剩菜的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我們就嘗試著用在《細菌世界歷險記》中學到的知識,說服老人家們。同學們先想想怎么說,再小組討論一下。看哪些知識可以派上用場。計時2分鐘。(設置計時器)開始吧!
(學生思考,討論,教師巡視)
②師生模擬生活場景,學生嘗試應用知識
師:先來模擬一下,我來演奶奶,大家演小凡爭取說服我!
預設第一次勸說
生(小凡):剩菜有細菌。
師(奶奶):我放在冰箱里了,冰箱溫度低,菜里沒有細菌。
預設第二次勸說
生(小凡):細菌在低溫里也可以生存,菜還是有細菌不干凈。
師(奶奶):哪有什么不干凈,老話說了:不干不凈,吃了不生病。
預設第三次勸說
生(小凡)運用書本知識,說明不干不凈吃了會生病。
師(奶奶):引用書本上的內容,不怕奶奶不信了!要是奶奶說:好吧好吧,那我把菜熱一熱,總可以吧?怎么辦?
預設第四次勸說
生(小凡):有些細菌耐熱,殺不死。
師:讀了書就是不一樣,個個能說會道,我被你們說服了,相信奶奶、外婆們也一定會被你們說服!
師小結:學以致用,快樂多多!我們蘋果樹上的蘋果更多了。(板書:應用知識)
(設計意圖:課外閱讀的興趣要持續激發,需要把閱讀和生活結合起來。學生感受到學有所用,興趣就能保持。教師選擇了生活中常見的老人省吃儉用,不舍得潑掉剩菜剩飯這個現象,創設了一個學以致用的學習環節。把學生的閱讀、口語交際等結合起來,打通了課內課外的聯系。課堂的第二板塊,教師圍繞“快樂讀書吧”中的“樂”字作文章,帶領學生感受、體驗、分享閱讀之樂,在感受閱讀之樂同時,又滲透了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
二、交流閱讀方法,共學共探悟樂
1.交流讀整本書的方法
師:同學們,課外閱讀不同于課內閱讀,有快樂的體驗,也會遇到一些困難。這些困難就像一個個蟲子,會影響我們閱讀之樹成長。下面我們就交流一下自己閱讀中的捉蟲經驗,讓閱讀之樹長得更茁壯,結出的果實更大更多。
師:大家先回憶回憶,課外閱讀時都遇到過哪些困難,再在小組里討論討論,等會兒我們來全班交流。(設置計時器)計時三分鐘,開始吧!
(生交流,師巡視了解情況)
師:誰來說說你的困難,又是怎么解決的呢?
預設一:文章章節較多,學生總是怕讀不完
師:那這個蟲子是怎么除掉的呢?
(生說,師鼓勵學生按計劃讀書)
師評價:用計劃管理讀書過程,就一定能把整本書讀完。
預設二:家長要求每個章節都精讀,學生因此失去了閱讀興趣
(師介紹通讀法和精讀法或選用或結合的閱讀方法)
(板書:通讀)
預設三:書中有些內容讀不懂。
(師指導學生在不影響整體把握章節內容的情況下,用跳讀法讀。)
師評價:跳讀也是一種方法。我們讀整本書,有時候可以像跳房子一樣,跳過不懂的地方去讀后面的內容,只要不影響整體理解文章就行。
預設四:讀到后面忘記前面。
(生說,師引導學生回頭再讀一讀)
師:這就是回讀,回讀可以幫助我們加深理解。
預設四:只挑自己喜歡的內容讀。
(生說,師引導學生結合通讀法去讀書)
師:挑讀法也是讀整本書的常用方法。不過挑讀法和通讀法結合起來使用,我們才不會營養不良。
師小結:(出示板書)通讀、回讀、挑讀、跳讀,大家讀整本書的方法真不少!使用這些方法來閱讀,課外閱讀一定收獲多多,老師把它們掛在蘋果樹上。
2.交流讀單篇文章的方法
師:這本書有32篇文章,大家讀這一篇篇文章,又遇到過什么困難呢?
預設一:文章很精彩,讀完了就忘記了,留不下印象。
師:大家有什么好辦法,解決看過即忘這個問題?
(生自由說,師相機提煉)
師:與人分享或者復述故事內容,就不會過目即忘。還有別的好辦法嗎?
(師指導學生結合自身特點運用精讀法閱讀)
師:你用的是我們課堂上會用的精讀法啊。(板書:精讀)邊讀邊想、邊讀邊畫,讀完交流分享都可以解決讀后即忘這個困難。
預設二:做作業慢,作業量多,沒時間看書
(生說,師指導學生運用略讀法)
師:時間緊,用略讀的方法也不錯。只要課外能堅持讀書,都會有不少的收獲。
預設三:只想在文中找到答案,不知該怎么讀
(生說,師指導運用快讀法)
師:用較快的速度去閱讀,你的方法真不少。
3.小結:大家讀文章的時候,根據自己的需要和習慣靈活選擇了精讀、略讀、等方法。(板書:精讀、略讀)這些方法都是課外閱讀的好方法。我把這些方法放到我們的蘋果樹上去,蘋果樹上碩果累累了。
(設計意圖:學生讀課外書總會遇到一些問題。讀中指導課要直面問題,引導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課外更好地開展閱讀活動。這個版塊,教師從讀整本書和讀單篇文章兩個方面,啟發學生回憶遇到的問題,然后分類指導。老師不僅讓學生溫習學過的閱讀方法,更重視學生能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這種作法,尊重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自主性,也體現了指導的實效性。)
三、聚焦共性問題,課堂實踐用法
1.聚焦科技術語,指導學生多法并用
師:剛才有同學讀書比計劃慢,對吧?請你來說說讀得慢是遇到了什么困難呢?
(生說,師引導學生關注科普讀物中的科技術語)
師:科普書里有科技術語很正常。有些科技術語比較難理解,大家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你們又是怎么解決的?
預設一:看注釋
師:你能舉個例子嗎?
(生說,師相機評價)
師:借助正文旁的注釋理解科技術語。還有什么好辦法?
預設二:上網查資料
(生說,師引導,并展示學生收集資料)
師:查資料理解科技術語,還可以畫思維導圖幫助理解,你的好辦法不少。
預設三:問他人、查詞典
(生說,師引導并評價)
師:詞典是不說話的老師,有問題問它就對了!
師小結:大家看,雖然科技術語很難理解,我們可以用看注釋、查詞典、問他人、找資料等等方法就能解決這個難題。(一齊出示板書:看注釋、查詞典、問他人、找資料)
2.聚焦知識迭代,引導學生關注新知
師:大家在讀的時候,還有別的問題嗎?
(生自由說,相機引導學生關注最新科技成果)
師:這本書,是作者高士其爺爺20世紀30年代寫的,在他寫的時候,他還不太清楚,一個偉大的抗菌藥——青霉素已經被發現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青霉素介紹視頻)
師:在青霉素之后,科學家不斷探索,研究發現了許多的抗生素,(出示)在短短的30多年里,出現了幾百種抗生素,我們一起讀一讀這些抗生素名字,(生讀)它們被廣泛地運用于醫學和農業等各行各業。
3.小結:同學們,我們的科技在不斷發展,所以閱讀科學作品時,我們要關注與它相關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時,細菌在不斷進化,人類與細菌的斗爭也將一直持續下去。
(設計意圖:課中指導課,還要著重幫助學生解決課外閱讀中的共性問題。教材“快樂讀書吧”中,編者用便利貼的方式提示學生:課外閱讀科普讀物要關注科技術語,運用學過的方法嘗試理解;還要關注書中講到的科學知識現在是否有新的研究成果。這個環節就是對教材中閱讀提示的落實。教師在引導學生了解最新的科學知識和研究成果時,對這本科普書的科學價值也做了說明。這個教學點,考慮了學生的閱讀心理,為學生繼續閱讀該書掃清了障礙。)
五、教師存疑激趣,激勵學生再讀
師:書的后半部分還蘊藏著不少的科學知識。比如細菌分公母嗎?有人說細胞是永生的,這是真的嗎?細菌在灰塵中又是如何旅行的呢?希望大家按照閱讀計劃繼續閱讀,運用今天學到的方法,繼續收獲更多的快樂,讓我們的閱讀之樹結滿果實。
師:讀后我們會開一個分享會,你又會和大家分享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期待讀后的分享會吧!
師:快樂讀書吧——
生:繼續讀書吧!
(設計意圖:讀中指導課和讀前指導、課后指導是有機的整體。在分享閱讀快樂,指導讀書方法,解決學生的閱讀困難后,還要鼓勵學生繼續閱讀,保質保量地完成整本書閱讀。這個環節,不僅提出了閱讀任務,更是預告了閱讀后的分享活動,有效地激勵學生繼續開展閱讀活動。)
【板書設計】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