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語文園地一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語文園地一》“識字加油站+書寫提示+日積月累”遼寧省 - 沈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語文園地一》
“識字加油站+書寫提示+日積月累”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在獨立識記、合作互學的基礎上,通過字理和比較等方法識記7個生字。在“連一連、聽一聽”的游戲中識記9個有關天氣的詞語。
2.在“視頻、圖片”的情景中,通過多種形式的讀,積累“日積月累”中的四字詞語。
3.學寫“白、回、國”三個生字,掌握漢字先外后內再封口的書寫原則,并借助有效評價把字寫的更美觀。 教學重點:識字、積累、書寫指導 教學難點:識字、積累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激趣導入。 情景導入,播放天氣預報。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的喜洋洋播報天氣預報這一情景,讓學生初步感知與天氣有關的詞語,并簡單了解天氣預報的作用,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多種形式,識記詞語。
過渡:哪天適合去植物園,說明原因,讀11頁“識字加油站”中的詞語。 1.活動一:自學互學詞語 要求:(1)自己:圈、讀
(2)同桌:指、讀 (3)同桌:蓋、讀
【設計意圖: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景。所以,我利用喜洋洋播報天氣預報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此之后,我馬上讓他們獨立圈、讀。在獨立解決后,同桌間互檢互考,提高了學習效率。】
2.活動二:測學激趣識字
過渡:這輛大巴車要經過3站才能到達植物園,每一站都有一些小問題要考考大家,只有全答對了,我們才能和喜洋洋一起參觀植物園!
第一站:生字寶寶家
(1)讀帶拼音生字;(2)讀不帶拼音生字;(3)拼音城堡;(4)生字大演變。 【設計意圖: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我利用多種形式的讀,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并在生字大演變中,讓學生充分感受漢字的美。】
第二站:詞語哥哥家 (1)帶圖識詞。 (2)讀詞語。
【設計意圖: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心理特點,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所以,課堂中我利用了孩子們熟悉的天氣圖片、氣象符號與生字相結合識字,調動了他們主動識字的積極性。從“圖片與帶拼音詞語”——“氣象符號與詞語”——“只有詞語”,以緩慢的坡度,降低了識字的難度,讓大多數孩子感受到識字的快樂。】
第三站:快樂識字吧 (1) 看一看,連一連。 (2) 聽一聽,說一說。
(3)拓展練習:說一說其他的和天氣有關的詞語(重點說說霧霾的防護)。 【設計意圖:在連一連、聽一聽中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在拓展練習中,讓學生體會多讀書、多識字的好處,感受閱讀的樂趣,并從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三、積累詞語,想象畫面 1.視頻圖畫結合,認識詞語 2.以讀代講,積累詞語
自己讀一讀、同桌讀一讀、指名讀、男女生交換讀、老師引讀。
【設計意圖:出示視頻以及與詞語相符合的畫面,讓學生在震撼中了解詞語所表達的意思,同時利用多種感官感受春天的美。多種形式的讀,以讀代講,
促進了學生的積累。】
3.多種形式,運用詞語。 (1) 在圖畫上配上相應的詞語。 (2) 選詞填空。
【設計意圖: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運用語言,充分利用圖畫與相應的語言 環境,讓孩子們把學到的詞語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效果。】
四、多元設計,精心書寫
1.出示詞語,發現特點:都是全包圍結構的字。 2.播放視頻,發現規律:先外后內再封口。
3.看范寫,感受漢字的美:范寫“白、國”,仿寫“回”。
【設計意圖: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的字要寫得正確、端正、整潔,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間架結構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筆順規則。因此,在指導書寫時,讓學生自己發現生字的結構特點,并有針對性的指導“白”字,除了注意“先外后內再封口”的筆順規則外,還要注意“上寬下窄”的結構特點。并通過三顆星的評價方法,讓學生互相評價,取長補短,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回”字按照上面的方法仿寫,“國”字重點說明結構特點“上下一樣寬”。】
五、全課總結,感受樂趣
我們和喜洋洋在植物園中玩了一整天,我們不但認識有關天氣的詞語,還積累了描寫春天的四字詞語,掌握了全包圍結構字的書寫規律:先內后外再封口。我們期待著與喜洋洋的下一次相聚。
【設計意圖: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該重視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讓孩子們感受到生活的快樂,學習的樂趣。】
板書設計: 語文百花園一 春回大地 萬物復蘇 柳綠花紅 鶯歌燕舞 正確 冰雪融化 泉水叮咚 干凈 百花齊放 百鳥爭鳴 美觀
【設計意圖:好的板書是知識的提煉,能全面、簡潔、清晰、直觀的把本課的知識體系展現出來。】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