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外國小說欣賞,小說人物形象分析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語文人教版選修外國小說欣賞《小說人物形象分析》黑龍江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語文人教版選修外國小說欣賞《小說人物形象分析》黑龍江省級優課
《小說人物形象分析》教學設計
【課程分析】
關于人物形象鑒賞分析,《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指出 “學習鑒賞中外文學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和時代精神,了解人類豐富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閱讀鑒賞中,了解小說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手法”;《2018年高考考試大綱》要求“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人教版選修《外國小說欣賞》中提示中談到“人物性格的刻畫往往直接提示主題……注意細節描寫,體會小說刻畫人物的藝術特色”。由此可見小說中人物形象鑒賞分析是小說鑒賞重要內容....................,是小說教學中的重點........
。而且文學類文本的人物形象分析手法基本是一致的,學好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對于詩歌鑒賞中的人物分析也有借鑒意義..................,并且對實用類文本傳記中傳主形象分析也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 【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閱讀對小說中的人物形象特點有一定的的分析和理解,但往往存在鑒賞方法掌握不到位,分析方法單一,人物形象概括簡單,不能體現出人物形象的豐富性和深刻性,考試答題時不規范,要點不全等問題。 【設計思路】
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高考考試大綱為方向,以人教版必修教材為依據,整合必修一到必修五的課本教材教學資源,通過直擊高考、真題回放,總結提問方式和利用教材知識指導鑒賞方法,深入淺出富于啟發的引導培養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教學目標】
1.掌握小說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2.了解人物形象分析題的基本類型;
3.掌握人物形象分析題型做題方法、答題步驟; 4.規范人物形象分析題的答題模板。 【教學重難點】
1.掌握小說中人物描寫的常見方法、人物形象分析題型做題方法、答題步驟; 2.運用所學方法概括人物形象、性格。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法、小組探究法、師生合作質疑、釋疑法。 【課時設計】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小說,是我們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學形式。無論是古典的四大名著、經典的武俠小說,還是網絡上讓人欲罷不能的玄幻、言情,那些栩栩如生、性格鮮明的人物都深深地吸引著我們。
同學們能和老師分享一下,你讀過的小說中,最喜歡的人物是嗎?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PPT展示問題)
感謝各位同學的分享!小說中的人物不僅給我們以閱讀的樂趣,審美的體驗,更能給我們人生的啟迪。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小說中的人物形象,來揭開小說人物臉上那層神秘的面紗吧! 二.出示并齊讀學習目標。
三.師生互動——回顧小說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1. 活動一:假如你是一位小說家,如果以班主任為原型來塑造人物,你將如何來塑造? 明確:①肖像描寫 ②神態描寫 ③動作描寫 ④語言描寫 ⑤心理描寫 ⑥細節描寫(正面描寫) 2. 活動二:欣賞視頻片段,視頻中的“華妃”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導演是怎樣表現出來的? 明確:①故事情節的烘托 ②周圍人物的襯托 ③環境描寫的烘托 (側面描寫) 四.直擊考點——了解人物形象分析題的基本類型
高考怎么考?
2014全國Ⅰ《古渡頭》 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
2014全國II《鞋》 小說中守明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樣的心態,請簡要分析。 2015全國Ⅰ《馬蘭花》
小說在刻畫馬蘭花這個形象時,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請簡要分析。
2015全國II《塾師老汪》 東家老范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 2016全國II《戰爭》 小說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析。 2016全國Ⅲ 《玻璃》
小說中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析。
2018全國Ⅰ《趙一曼女士》 小說中趙一曼“身上彌漫著拔俗的文人氣質和職業軍人的冷峻”,請結合
作品簡要分析。
明確:1、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2、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
- 2 - 五、小組討論,交流展示——掌握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題型做題方法、答題步驟、答題模板。 1.小說在刻畫馬蘭花這個形象時,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請簡要分析。 (2015課標全國Ⅰ《馬蘭花》) 明確:
①樸實善良。聽說麻嬸的不幸后,不時發呆,并及時到醫院探視。
②善解人意。見麻嬸女兒傷心,便不再提借錢的事;丈夫對她不滿,她盡量忍讓。
③做人有原則。盡管掙錢不易,但不為錢傷害情義;丈夫言行過分,她會據理力爭。(難度:0.54) 答題范式:概括性格特征+簡要分析
2.小說中守明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2014課標全國Ⅱ《鞋》) 明確:
守明是一個有著樸實、善良、柔順品性和傳統美德的農村的青年女性形象。 (難度:0.58) 答題范式:概括(分析)性格特征+形象定位
3.小說中的“騎手”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說明。(2013課標全國Ⅱ《峽谷》) 明確:
①外形:相貌不凡,身體強壯,肌肉結實,有著質樸自然的力與美。 ②舉止:一人一騎,獨行于峽谷中,雖山路崎嶇,但因騎術高超而從容沉穩。 ③情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不拘生活小節,粗獷而有野性。 (難度:0.6) 答題范式:外在、內在形象特點+簡要分析
小結: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第一步:仔細審題,明確方向。
①是概括還是分析。 ②是性格還是形象。 第二步:總體把握,劃句分析。 從人物、情節、環境三方面著手。 第三步:歸類合并,恰當表述。
六、合作探究,質疑釋疑——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題型做題方法、答題步驟、答題模板。 人物:通過這個人,襯托、反襯或者補充了主要人物。
情節:這個人可能是全文的線索(穿針引線)或者是整個事件的見證者(增加真實感)。
這個人的某種行為推動某一情節發展或者帶來什么樣的結局。 這個人的出現可能使情節出現波瀾,避免平鋪直敘。 環境:這個人交代出當時的某種社會環境和背景。 主題:這個人或直接或間接體現某種主題。
這個人身上寄寓著作者的某種情感。
七、牛刀小試
(江蘇卷) 《溜索》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1、《溜索》中寫領隊比較分散,請統觀全文,簡要分析領隊形象。 明確:
①“懶懶”地說話、“穩穩”地坐在馬上:表現他在怒江天險前的從容不迫,胸有成竹; ②敲一敲溜索,“吼”我過江:表現他認真負責,關愛部下; ③瞟一眼,問一聲:表現他受人尊敬,與手下配合默契; ④一聲唿哨、最后一個過溜索:表現他的英雄氣概,粗獷豪邁。
2、《溜索》中的“我”有什么作用?請簡要說明。 明確:
①寫“我”更好地襯托了領隊冷靜、從容不迫的形象。
②用“我”的視覺來觀察,用第一人稱來敘述,增加了小說的真實感。 ③寫“我”從另一角度揭示了小說的主旨:人會在艱苦磨煉中成長。
八、總結提升
①審清題目的要求(具體、概括、分值) ②劃出文中描寫人物的語句(全面)
③根據內容分析人物形象(形容詞),要準確揭示人物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質,不可無中生有,一定要“言必有據”。
- 3 -
④防止戴高帽,任意拔高。
⑤分析不可單一化。人物性格是復雜的、多側面的。因此,不要只抓一點,不計其余,應多角度多側面地分析、概括。
⑥合并同類信息(避免重復)
⑦要分條寫出 ,做到準確、簡潔、有條理。
九、方法指導
鑒賞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很多,整理成一首小詩,言簡意賅,便于記憶,使學生在答題時能信手拈來。 1.鑒賞小說人物形象口訣:
分析人物有角度,塑造形象方法清。 身份地位和經歷,外貌心態和言行。 側面描寫來襯托,細節描寫塑典型。 特定背景下評價,情節發展性格定。
2、人物形象分析的高頻詞:
善良、平凡、樸實、純真、可愛、沉著、冷靜、樂觀、穩重、害羞、幽默、謹慎、正直、狡猾、豪放、潑辣、熱心、膽小、老實、圓滑、暴躁、勇敢、從容、耐心、踏實、謙虛、勤儉、敬業、誠實、執著、勢利、灑脫、公正、寬容、大度、真誠、樂于助人、剛正無私、忍辱負重、嚴于律已、志向高遠、深謀遠慮、寡言少語、郁郁寡歡、循規蹈矩 ……
十、相關鏈接
(一)馬蘭花
李德霞
大清早,馬蘭花從蔬菜批發市場接了滿滿一車菜回來。車子還沒扎穩,鄰攤賣水果的三孬就湊過來說:“蘭花姐,賣咸菜的麻嬸出事了。”
馬蘭花一驚:“出啥事啦?”三孬說:“前天晚上,麻嬸收攤回家后,突發腦溢血,幸虧被鄰居發現,送到醫院里,聽說現在還在搶救呢。”
馬蘭花想起來了,難怪昨天就沒看見麻嬸擺攤賣咸菜。三孬又說:“前天上午麻嬸接咸菜錢不夠,不是借了你六百塊錢嗎?聽說麻嬸的女兒從上海趕過來了,你最好還是抽空跟她說說去。”
整整一個上午,馬蘭花都提不起精神來,不時地瞅著菜攤旁邊的那塊空地發呆。以前,麻嬸就在那里擺攤賣咸菜,不忙的時候,就和馬蘭花說說話,聊聊天。有時買菜的人多,馬蘭花忙不過來,不用招呼,麻嬸就會主動過來幫個忙„„
中午,跑出租車的男人進了菜攤。馬蘭花就把麻嬸的事跟她男人說了。男人說:“我開車陪你去趟醫院吧。一來看看麻嬸,二來把麻嬸借錢的事跟她女兒說說,免得日后有麻煩。”
馬蘭花就從三孬的水果攤上買了一大兜水果,坐著男人的車去了醫院。
麻嬸已轉入重癥監護室,還沒有脫離生命危險。門口的長椅上,麻嬸的女兒哭得眼淚一把,鼻涕一把。馬蘭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醫院。男人攆上來,不滿地對馬蘭花說:“我碰你好幾次,你咋不提麻嬸借錢的事?”
馬蘭花說:“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錢的時候嗎?” 男人急了:“你現在不提,萬一麻嬸救不過來,你找誰要去?”
馬蘭花火了:“你咋盡往壞處想啊?你就肯定麻嬸救不過來?你就肯定人家會賴咱那六百塊錢?啥人啊!”
男人鐵青了臉,怒氣沖沖地上了車。一路上,男人把車開得飛快。
第三天,有消息傳來,麻嬸沒能救過來,昨天她女兒火化了麻嬸,帶著骨灰連夜飛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趕過來,沖著馬蘭花吼:“錢呢?麻嬸的女兒還你了嗎?老子就沒見過你這么傻的女人!”
男人離開時,一腳踢翻一只菜簍子,紅艷艷的西紅柿滾了一地。 馬蘭花的眼淚在眼眶里打轉轉。 從此,男人耿耿于懷,有事沒事就把六百塊錢的事掛在嘴邊。馬蘭花只當沒聽見。一天,正吃著飯,男人又拿六百塊錢說事了。男人說:“咱都進城好幾年了,住的房子還是租來的。你倒好,拿六百塊錢打了水漂兒。”
馬蘭花終于憋不住了,眼里含著淚說:“你有完沒完?不就六百塊錢嗎?是個命!就當麻嬸是我干媽,我孝敬了干媽,成了吧?”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門摔得山響。 日子水一樣流淌。轉眼,一個月過去。
這天,馬蘭花賣完菜回到家。一進門,就看見男人系著圍裙,做了香噴噴的一桌飯菜。馬蘭花呆了,詫異地說:“日頭從西邊出來啦?”
上小學二年級的女兒嘴快,說:“媽媽,是有位阿姨給你寄來了錢和信,爸爸高興,說是要犒勞你的。”馬蘭花看著男人說:“到底咋回事?” 男人撓撓頭,嘿嘿一笑:“是麻嬸的女兒從上海寄來的。” “信里都說了些啥?”
男人從抽屜里取出一張匯款單和一封信,說:“你自己看嘛。” 馬蘭花接過信,就著燈光看起來。信中寫道:“蘭花姐,實在是對不起了。母親去世后,我沒來得及整理她的東西,就大包小包地運回上海了。前幾天清理母親的遺物時,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小本本,上面記著她借你六百塊錢的事,還有借錢的日期。根據時間推斷,我敢肯定,母親沒有還這筆錢。本來母親在醫院時,你還送了一兜水果過來,可你就是沒提母親借錢的事。還好我曾經和母親到你家串過門,記著地址。不然麻煩可就大了。匯去一千元,多出來的四百塊算是對大姐的一點心意吧。還有一事,我聽母親說過,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還是租來的。母親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時半會兒也賣不了,大姐如果不嫌棄,就搬過去住吧,就當幫我看房子了,鑰匙我隨后寄去。”
馬蘭花讀著信,讀出滿眼的淚水„„ (有刪改)
問題:小說在刻畫馬蘭花這個形象時,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請簡要分析。(6分)
(二)鞋
劉慶邦
有個姑娘叫守明,十八歲那年就定了親。定親的彩禮送來了,是幾塊做衣服的布料。 媒人一走,母親眼睛彎彎的,說:“給,你婆家給你的東西。” “誰要他的東西,我不要!”
“不要好呀,我留著給你妹妹作嫁妝。”
妹妹跟過來,要看看是什么好東西。守明像是捍衛什么似的,堅決不讓妹妹看,她把包被放進箱子,啪嗒就鎖上了。
家里只有自己時,守明才關了門,把彩禮包兒拿出來。她把那塊石榴紅的方巾頂在頭上,對著鏡子左照右照。她的臉紅通通的,很像剛下花轎的新娘子。想到新娘子,不知為何,她嘆了一口氣,鼻子也酸酸的。
按當地的規矩,守明該給那個人做一雙鞋了。她的表情突然變得嚴肅起來。
她把那個人的鞋樣子放在床上,張開指頭拃了拃,心中不免吃驚,天哪,那個人人不算大,腳怎
么這樣大。腳大走四方,不知這個人能不能走四方。她想讓他走四方,又不想讓他走四方。要是他四處亂走,剩下她一個人在家可怎么辦?她想有了,把鞋做得稍小些,給他一雙小鞋穿,讓他的腳疼,走不成四方。想到這里,她仿佛已看見那人穿上了她做的新鞋,由于用力提鞋,臉都憋得紅了。
“合適嗎?”
那個人說合適是合適,就是有點緊。 “穿的次數多了就合適了。” 那個人把新鞋穿了一遭,回來說腳疼。 “你疼我也疼。” 那個人問她哪里疼。 “我心疼。”
那個人就笑了,說:“那我給你揉揉吧!”
她趕緊把胸口抱住了。她抱的動作大了些,把自己從幻想中抱了出來。摸摸臉,臉還火辣辣的。 瞎想歸瞎想,在動剪子剪袼褙時,她還是照原樣兒一絲不差地剪下來了。
第一次看見那個人是在社員大會上,那個人在黑壓壓的會場中念一篇稿子。她不記得稿子里說的是什么,旁邊的人打聽那個人是哪莊的,叫什么名字,她卻記住了。她當時想,這個男孩子,年紀不大,膽子可夠大的,敢在這么多人面前念那么長一大篇話。她這個年齡正是心里亂想的年齡,想著想著,就把自己和那個人聯系到一塊兒去了。不知道那人有沒有對象,要是沒對象的話,不知道喜歡什么樣的„„
有一天家里來了個媒人,守明正要表示心煩,一聽介紹的不是別人,正是讓她做夢的那個人,一時渾身冰涼,小臉發白,淚珠子一串串往下掉,母親以為她對這門親事不樂意,守明說:“媽,我是舍不得離開您!”
媒人遞來消息,說那個人要外出當工人,守明一聽有些犯愣,這真應了那句腳大走四方的話。此-去不知何時才能回還,她一定得送給那人一點東西,讓那個人念著地,記住她,她沒有別的可送,只有這一雙鞋。
那個外出的日期定下來了,托媒人傳話,向她約會。她正好親手把鞋交給那個人。約會的地點是村邊那座高橋,時間是吃過晚飯,母親要送她到橋頭去,她不讓。守明把一切都想好了,那個人若說正好,她就讓他穿這雙鞋上路——人是你的,鞋就是你的,還脫下來干什么。臨出門,她又改了主意,覺得只讓那個人把鞋穿上誠試新就行了,還得讓他脫下來,等他回來完婚那一天才能穿。
守明的設想未能實現.她把鞋遞給那個人時,讓那個人穿上試試.那個人只笑了笑,說聲謝謝,就把鞋豎著插進上衣口袋里去了。直到那個人說再見,鞋也沒試一下。那個人說再見時,猛地向守明伸出了手,意思要把手握一握。
這是守明沒有料到的。他們雖然見過幾次面,但從來沒有碰過手。她猶豫了一會兒,還是低著頭把手交出去了。那個人的手溫熱有力,握得她的手忽地出了一層汗,接著她身上也出汗了。那個人大
- 5 -
概怕她害臊,就把她的手松開了。
守明下了橋往回走時,見夾道的高莊稼中間攔著一個黑人影,她大吃一驚,正要折回身去追那個人,撲進那個人懷里,讓她的那個人救她,人影說話了,原來是她母親.。怎么會是母親呢!在回家的路上,守明一直沒跟母親說話。
后記:
我在農村老家時,人家給我介紹了一個對象。那個姑娘很精心地給我做了一雙鞋. 參加工作后,我把那雙鞋帶進了城里,先是舍不得穿,后來想穿也穿不出去了。第一次回家探親,我把那雙鞋退給了那位姑娘。那姑娘接過鞋后,眼里一直淚汪汪的。后來我想到,我一定傷害了那位農村姑娘的心,我辜負了她,一輩子都對不起她。
問題:小說中守明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樣的心態,請簡要分析(6分)
(三)峽 谷
阿城
山被直著劈開,于是當中有七八里谷地。大約是那刀有些彎,結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許,愈近峽口,便愈低。
森森冷氣漫出峽口,收掉一身粘汗,近著峽口,倒一株大樹,連根拔起,似谷里出了什么不測之事,把大樹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峽頂一線藍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一只鷹在空中移來移去。
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長,石頭生鐵般銹著。一塊巨石和百十塊斗大石頭,昏死在峽壁根,一動不動。巨石上伏兩只四腳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爾吐一下舌芯子,與石頭們賽呆。因有人在峽中走,壁上時時落下些許小石,聲音左右蕩著升上去。那鷹卻忽地不見去向。 順路上去,有三五人家在高處。臨路立一幢石屋,門開著,卻像睡覺的人。門口一幅布旗靜靜垂著。愈近人家,便有稀松的石板墊路。
中午的陽光慢慢擠進峽谷,陰氣浮開,地氣熏上來,石板有些顫。似乎有了噪音,細聽卻什么也不響。忍不住干咳一兩聲,總是自討沒趣。一世界都靜著,不要誰來多舌。 走近了,方才辨出布旗上有個藏文字,布色已經曬退,字色也相去不遠,隨旗沉甸甸地垂著。 忽然峽谷中有一點異響,卻不辨來源。往身后尋去,只見來路的峽口有一匹馬負一條漢,直腿走來。那馬腿移得極密,蹄子踏在
土路上,悶悶響成一團。騎手側著身,并不上下顛。
愈來愈近,一到上坡,馬慢下來。騎手輕輕一夾,馬上了石板,蹄鐵連珠般脆響。馬一聳一聳向上走,騎手就一坐一坐隨它。蹄聲在峽谷中回轉,又響又高。那只鷹又出現了,慢慢移來移去。
騎手走過眼前,結結實實一臉黑肉,直鼻緊嘴,細眼高顴,眉睫似漆。皮袍裹在身上,胸微敞,露出油灰布衣。手隱在袖中,并不拽韁。藏靴上一層細土,腳尖直翹著。眼睛遇著了,臉一短,肉橫著默默一笑,隨即復原,似乎咔嚓一響。馬直走上去,屁股錦緞一樣閃著。
到了布旗下,騎手俯身移下馬,將韁繩縛在門前木樁上。馬平了脖子立著,甩一甩尾巴,曲一曲前蹄,倒換一下后腿。騎手望望門,那門不算大,騎手似乎比門寬著許多,可拐著腿,左右一晃,竟進去了。
屋里極暗,不辨大小。慢慢就看出有兩張粗木桌子,三四把長凳,墻里一條木柜。木柜后面一個肥臉漢子,兩眼陷進肉里,滲不出光,雙肘支在柜上,似在瞌睡。騎手走近柜臺,也不說話,只伸手從胸口掏進去,捉出幾張紙幣,撒在柜上。肥漢也不瞧那錢,轉身進了里屋。少頃拿出一大木碗干肉,一副筷,放在騎手面前的木桌上,又回去舀來一碗酒,順手把錢劃到柜里。
騎手喝一口酒,用袖擦一下嘴。又摸出刀割肉,將肉丟進嘴里,臉上凸起,腮緊緊一縮,又緊緊一縮,就咽了。把帽摘了,放在桌上,一頭鬈發沉甸甸慢慢松開。手掌在桌上劃一劃,就有嚓嚓的聲音。手指扇一樣散著,一般長短,并不攏,肥漢又端出一碗湯來,放在桌上冒氣。
一刻功夫,一碗肉已不見。騎手將嘴啃進酒碗里,一仰頭,喉節猛一縮,又緩緩移下來,并不出長氣,就喝湯。一時滿屋都是喉嚨響。
不多時,騎手立起身,把帽捏在手里,臉上蒸出一團熱氣,向肥漢微微一咧嘴,晃出門外,肥漢夢一樣呆著。
陽光已移出峽谷,風又竄來竄去。布旗上下扭著動。馬鬃飄起來,馬打了一串響鼻。 騎手戴上帽子,正一正,解下韁繩,馬就踏起四蹄。騎手翻上去,緊一緊皮袍,用腿一夾,峽谷里響起一片脆響,不多時又悶悶響成一團,越來越小,越來越小。
耳朵一直支著,不信蹄聲竟沒有了,許久才辨出風聲和布旗的響動。
問題:小說中的“騎手”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說明。(6分)
- 6 - (四)溜 索
阿 城
一個鐘頭之前就聽到這隱隱悶雷,初不在意。雷總不停,才漸漸生疑,懶懶問了一句。領隊也只懶懶說是怒江,要過溜索了。不由捏緊了心,準備一睹縱貫滇西的怒江,卻不料轉出山口,依然是悶悶的雷。見前邊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下大惑,就下馬向前。行到岸邊,抽一口氣,腿子抖起來,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動半步。
萬丈絕壁垂直而下,馱隊原來就在這壁頂上。怒江自西北天際亮亮而來,深遠似涓涓細流,隱隱喧聲騰上來,一派森氣。俯望那江,驀地心中一顫,再不敢向下看。
領隊穩穩坐在馬上,笑一笑。那馬平時并不覺得雄壯,此時卻靜立如偉人,晃一晃頭,鬃飄起來。牛鈴如擊在心上,一步一響,馱隊向橫在峽上的一根索子顫顫移去。那索似有千鈞之力,扯住兩岸石壁,誰也動彈不得。
領隊下馬,走到索前,舉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動不動。領隊瞟一眼漢子們,一個精瘦短小的漢子站起來,走到索前,從索頭扯出一個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躍,腿已入套。腳一用力,飛身離岸,嗖地一下小過去,卻發現他腰上還牽一根繩,一端在索頭,另一端如帶一縷黑煙,彎彎劃過峽谷。一只大鷹在瘦小漢子身下十余丈處移來移去,翅膀尖上幾根羽毛在風中抖。再看時,瘦小漢子已到索子向上彎的地方,悄沒聲地反著倒手拔索,橫在索下的繩也一抖一抖地長出去。
大家正睜眼望,對岸一個黑點早停在壁上。不一刻,一個長音飄過來,繩子抖了幾抖。三條漢子站起來,拍拍屁股,一個一個小過去。領隊啞聲問道:“可還歇?”余下的漢子漫聲應道:“不消。”紛紛走到牛隊里卸馱子。
牛早臥在地上,兩眼哀哀地慢慢眨。兩個漢子拽起一條牛,罵著趕到索頭。那牛軟下去,淌出兩滴淚,大眼失了神,皮肉開始抖。漢子們縛了它的四蹄,掛在角框上,又將繩扣住框,發一聲喊,猛力一推。牛嘴咧開,叫不出聲,皮肉抖得模糊一層,屎尿盡數撒泄。過了索子一多半,那邊的漢子用力飛快地收繩,牛倒垂著,升到對岸。這邊的牛哀哀地叫著,漢子們并不理會,仍一頭一頭推過去。之后是運馱子,就玩一般了。這邊的漢子也一個接一個飛身小過去。
我戰戰兢兢跨上角框,領隊吼一聲:“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覺耳邊生風,僵著脖頸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自覺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這索由十幾股竹皮扭絞而成,磨得賽刀。手劃出血來,黏黏的反倒抓得緊。手一松開,撕得鉆心一疼,不及多想,趕緊倒上去抓住。猛然耳邊有人笑:“莫抓住不撒手,看腳底板!”方才覺出已到索頭。慎慎地下來,腿子抖得站不住,腳倒像生下來第一遭知道世界上還有土地,親親熱熱跺幾下。
猛聽得空中一聲唿哨,尖得直入腦髓。回身卻見領隊早已飛到索頭,抽身躍下,走到漢子們跟前。 牛終于又上了馱,鈴鐺朗朗響著,似是急急地要離開這里。上得馬上,才覺出一身黏汗,風吹得身子抖起來。順風出一口長氣,又覺出悶雷原來一直響著。 (選自《阿城精選集》,有刪改)
問題:①文中寫領隊比較分散,請統觀全文,簡要分析領隊形象。
②文中的“我”有什么作用?請簡要說明。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