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湖北好課堂,探秘膠體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2017年“湖北好課堂”高中化學優質課教學觀摩《探秘膠體》安陸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2017年“湖北好課堂”高中化學優質課教學觀摩《探秘膠體》安陸
第三章 第二節 物質的分類
探秘膠體教學設計
安陸市第一高級中學 張莉華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本節內容是高等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學必修一第二章的第一節第三個內容《一種重要的混合物---膠體》
2.教材分析:本節內容不僅是本章的一個重點,也是整個化學體系的教材重點之一。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元素與物質分類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對混合物知識的運用,為進入高等學府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是因為掌握膠體的性質可以更好地認識它在工業生產上的重要用途,為學生將來參加工業生產和解決實際問題創造條件。因此,必須使學生切實學好。
二、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分散系的概念;掌握膠體的概念及本質特征和性質;了解膠體的分類及分離。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歸納、綜合能力;訓練學生思維的收斂性和發散性,使
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和嚴密性。
情感目標:讓學生感受大自然之美、生活之美,感受化學實驗之精妙,激勵學生學好化學,
將來應用化學知識改造世界美化生活。
三、學習重點
1.Fe(OH)3膠體的制備
2.膠體的性質
四、課堂內容
課堂環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情景引入】 | 通過一組膠體圖片顯示從古至今膠體一直就在我們身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
學生通過觀察圖片尋找哪些物品屬于膠體。 |
說明我們的生活與膠體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學習膠體的興趣。 |
一、膠體的定義 | 展示膠體的定義 | 學生齊聲朗讀 | |
探究實驗1: 誰能透過濾紙 |
引導學生探討實驗方案。 |
① 探究利用濾紙和Fe(OH)3懸濁液、Fe(OH)3膠體、FeCl3溶液設計一個實驗證明誰能透過濾紙 ② 評價實驗方案,選擇最優方案并操作,在下表中記錄實驗結果。 |
通過這個簡單實驗代替了復雜的過濾實驗,讓學生直觀快速的得到三種分散系中的分散質粒子能否透過濾紙, |
探究實驗2: 滲析實驗 |
引導學生閱讀學案,按步驟實驗。 |
① ![]() ② 設計實驗方案證明是哪種微粒透過半透膜到達蒸餾水中。 |
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得出三種分散系中分散質粒子直徑的大小關系。并歸納總結三種分散系。 |
二、膠體的制備 | 引導將書上實驗微縮化,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迅速制的膠體。 |
①將試管中5ml的水 煮沸 ②向沸水中滴加1~2滴飽和FeCl3溶液 ③繼續煮沸至紅褐色停止加熱。 |
讓學生自主摸索實驗,允許學生失敗,采取失敗教育法。同時激發他們想知道是否成功的好奇心,從而引入鑒定成功的方法:丁達爾效應。 |
三、膠體的性質 1.丁達爾效應 |
從外觀上看,大家的實驗好像已經是膠體了,到底大家都成功了嗎?引入利用丁達爾效應來鑒定膠體。 |
用一束光照射膠體,觀察到通過膠體是否有一條光亮的通路。 請成功的同學展示結果,同時鼓勵失敗的同學勇于分析失敗的原因。 |
培養學生合作探究意識,同時分析實驗失敗的原因是為下一環節介紹膠體聚沉埋下伏筆。 |
2.膠體的聚沉 | 是什么讓我們一部分同學的實驗得到的是沉淀呢? | 結合膠體粒子的結構展開討論,看什么條件下膠體粒子可以聚集成大顆粒而沉降下來。 | 利用學生的急于想知道自己實驗失敗的好奇心理,引入膠體聚沉的概念。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
【思考】:向氫氧化鐵膠體中滴加稀硫酸,會有什么現象呢? |
引導學生思考交流 | 探討現象,解釋原因,并完成實驗驗證。 |
通過實驗來推斷使膠體聚沉的原因有哪些,同時總結自己剛才制備膠體時失敗的原因是什么。體會科學家在實驗探究過程中每一個實驗的失敗就是為成功積攢一份經驗。 |
3.電泳 | 觀看實驗視頻 | 總結現象和原因 | 了解電泳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
【課堂小結】 | 幫助學生梳理課堂結構和知識結構。 | ||
【膠體前沿】 | 膠體粒子的數量級達到了納米級,引出神奇的納米材料,了解膠體的前沿知識。 | 觀看微課視頻 | 激發學生學習化學,造福人類的學習熱情。 |
【課堂練習】 | 略 | 討論 | 學以致用。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