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從氧化還原角度,鐵及其化合物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金屬及其化合物3.2《從氧化還原角度探究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河南省 - 洛陽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金屬及其化合物3.2《從氧化還原角度探究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河南省 - 洛陽
§3.2 《從氧化還原角度探究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運用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探究鐵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還原性的過程和方法;
(2)掌握Fe、Fe2+、Fe3+的相互轉化關系。 2、過程與方法:
通過亞硝酸鹽中毒事件,二價鐵被氧化成三價鐵引出鐵元素間的轉化關系——從氧化還原價態觀預測不同價態鐵的氧化性和還原性——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并進行觀察——分析實驗現象,得出初步結論——知識總結、拓展,得出一般規律的科學探究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使學生學會預測物質的性質,并通過實驗探究得到證實,體驗科學探究成功的喜悅;培養他們善于與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質;培養他們歸納、綜合的能力。并通過亞硝酸鹽中毒事件了解化學知識在人類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本節課的知識上的重點是不同價態鐵的氧化性和還原性及其轉化關系;方法上的重點是教會學生探究物質性質的科學方法。 2、教學難點:
預測不同價態鐵的氧化性、還原性并進行探究實驗的設計。 三、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亞硝酸鹽中毒的原理是:亞硝酸鹽將血紅蛋白的二價鐵氧化為三價鐵,使血紅蛋白成為高鐵血紅蛋白,失去攜帶氧的能力,造成機體缺氧。如果你是醫生面對亞硝酸鹽中毒的病人,你怎么解救他?希望通過本節課學習能夠找到幫助他們的方法。 【教學目標】
1、掌握Fe、Fe2+、Fe3+的相互轉化關系 2、學會從氧化還原的角度分析物質的性質 3、學會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引入二維模型】在元素化合物學習過程中我
聆聽思考
聆聽
引出鐵元素間的轉化關系
讓學生帶著目標學習
洛陽市第二十二中學 化學組 李慧杰 2017.5.21
們一般從物質類別和化合價兩個角度認識物質,現在給同學們1分鐘的時間,將鐵及其化合物的化學式填在學案的二維圖中。
【引入價態觀】在上節課中我們已經從物質類別的角度學習了鐵單質、氧化物及其氫氧化物的性質,本節課我們將從化合價的角度探究鐵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還原性。
從化合價角度探究物質氧化性和還原性就是氧化還原的價態觀,氧化還原價態觀猶如爬山,處于山頂最高價時只能得電子化合價降低,只具備氧化性;處于山底最低價時只能失電子化合價升高,只具備還原性;處于山腰化合價既可以升高又可以降低,即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用順口溜表示就是“高價氧化,低價還,中間價態兩邊轉”。
【性質預測】根據氧化還原價態觀預測三價鐵元素、二價鐵元素、0價鐵單質的氧化性和還原性?
【實驗探究】以Fe、 FeCl2 、 FeCl3為例探究鐵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與還原性。(研究物質性質的一般流程)
填寫導學案
聆聽,理解 重復價態觀順口溜
利用氧化還原價態觀,預測Fe、Fe2+、Fe3+的氧化性與還原性
聆聽,了解研究物質的一般流程
復習回顧鐵及其化合物
幫助學生建立氧化還原的價態觀
當即檢測學生對價態觀的掌握情況
幫助學生建立物質性質學習的一般思路方法
陽市第二十二中學 化學組 李慧杰 2017.5.21
【思考】如何證明物質具有氧化性或還原性?
如果你預測某物質具有氧化性(或還原性),就應該尋找具有還原性(或氧化性)的另一物質,通過實驗證實兩者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知識鋪墊】 (1)Fe3+的檢驗方法 (2)I2的檢驗方法 【實驗設計】
1、探究Fe單質的還原性; 2、探究Fe2+的氧化性和還原性; 3、探究Fe3+的氧化性。
【學生活動1】列舉出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學生活動2】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對所給試劑中標黑點的物質進行氧化性、還原性分類
【學生活動3】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從所給試劑中選擇合適的試劑設計實驗方案
【小組實驗】按照設計的方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驗證,實驗過程中注意一下事項: 1、注意操作步驟及觀察記錄實驗現象 2、注意小組內部分工合作
3、根據實驗現象組內討論,得出實驗結論 4、完成學案上表格
思考交流,回答問題
聆聽,回顧
回顧氧化還原知識,總結常見氧化劑和還原劑 以小組為單位對所給試劑進行分類,并從所給試劑中選擇合適試劑設計實驗方案
小組分工合作進行實驗,觀察記錄實驗現象,并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匯報實驗操作、現象、方程式
引導學生從氧化還原角度思考問題
促使學生掌握Fe3+的檢驗方法,引導學生從直觀實驗現象判斷反應的發生。
回顧所學知識,鍛煉方案設計能力及小組合作能力。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及對實驗現象的分析能力。在小組匯報過程培養學生的語
洛陽市第二十二中學 化學組 李慧杰 2017.5.21
【歸納總結】就學生對實驗的匯報,得出結論:Fe具有還原性、 FeCl2 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FeCl3具有氧化性。 歸納出三者間的相互轉化關系:
掌握課本中要求的重要離子方程式: Fe + 2Fe3+ = 3Fe2+
2Fe2+ + Cl2 = 2Fe3+ + 2Cl- 2Fe3+ + 2I- = 2Fe2+ + I2 2Fe3+ + Cu = 2Fe2+ + Cu2+
【構建認識模型】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學習過程中認識模型的構建
【問題解決】
1、亞硝酸鹽中毒病人的解毒方法?
2、在保存FeCl2溶液時,加入鐵粉的目的是? 3、部分玉石表面容易變為紅棕色,尤其裂縫部位或截面顏色更深,原因是?(提示:玉石中含有氧化亞鐵)
【當堂練習】
1.為了檢驗某FeCl2溶液是否變質,最簡單的可向溶液試樣中加入( )
A.NaOH溶液 B.鐵片 C.KSCN溶液 D.石蕊試液
及結論
歸納總結出三者間轉化所需試劑
掌握課本中要求離子方程式
聆聽,理解
小組思考討論
,并得出結論
完成課堂練習
言表達能力
培養學生歸納整理的能力,并促使其對氧化還原知識深入了解
促進學生對元素及其化合物學習過程中認識模型的構建
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當堂檢測學生對本節課
洛陽市第二十二中學 化學組 李慧杰 2017.5.21
2.向某溶液中KSCN的溶液后,無明顯變化,當再滴加幾滴新制氯水后,混合液變成血紅色,則下列結論中錯誤的是( )
A 該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 氧化性:Fe3+> Cl2
C Fe2+與SCN-不能形成紅色物質 D Fe2+被氯水氧化為Fe3+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鐵元素是生物體中含量最高的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人體缺鐵,就會出現貧血癥狀 B.人體只吸收Fe2+,適量服用維生素C有利于鐵元素的吸收
C.CO使血紅蛋白喪失載氧能力,使人體出現缺氧癥狀
D.實驗室檢驗Fe2+常用KSCN溶液 【課后作業】
1、完成鐵及其化合物二維圖中各物質間的轉化關系
2、總結歸納Fe2+、Fe3+的檢驗法 3、完善學案 知識的掌握情況,并根據情況在下節課中做出調整
§3.2 《從氧化還原角度探究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學案
一、復習·完成
1、從二維角度認識鐵及其化合物
根據元素化合價判斷物質性質:所含元素顯最低價,物質具有 性;所含元素顯最高價,物質具有 性;所含元素顯中間價態,物質既有 性又有 性。
2、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程序
項目 物質 |
所用 試劑 |
實驗現象 | 反應方程式 | 結論 |
0 Fe |
||||
+2 FeCl2 |
||||
+3 FeCl3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