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二章第二節《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重慶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二章第二節《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重慶市鳳鳴山中學
第二節 基因在親子代之間的傳遞(教學設計)
一、學習目標:
(一)、知識方面
1、描述基因、DNA、染色體之間的關系 2、描述生殖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
3、說出基因經生殖細胞在親子代之間的傳遞 (二)、能力方面
1、嘗試進行觀察和資料分析,理解性狀的遺傳是基因在親子代之間傳遞的結果 2、運用類比的方法,推到出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規律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提倡同學們關愛身邊有缺陷的兒童,創造一個平等的世界。
二、重點和難點
(一)教學重點
1、描述基因、DNA和染色體之間的關系。 2、說出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規律。 (二)教學難點
說出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規律。
三、課時分配 :一課時 四、教學設計:
教學 內容 教師行為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導入 新課
以一個小游戲導入:三組家庭和三個小孩,請同學猜測誰是誰家的孩子。
展示“唐氏綜合征”患者的圖片,告訴同學們,在我們周圍出來健康的小孩之外還有一群天生有缺陷的孩子。他們為什么會患這種病?他們的病是由父母遺傳下來的嗎?為什么會給他們統一拍攝這組圖片?這些問題都將在我們這節課之后得到解決。
看圖集體猜測。
觀察圖片,聽老師講述。
游戲導入,活躍課堂氣氛。
設置疑問,引起同學的通過學習解決問題的興趣。順利進入新課學習。
1、基因是什么呢?展示上節課學習的“轉基因鼠的實驗”過程,提問
傾聽,回答: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通過復習上節課的
一、基因
、D N A、 染 色 體 的 關 系
學生通過這個實驗,我們得出了什么結論?在實驗中向小鼠受精卵中注射
的大鼠生長激素基因到底是什么物質?
初步得出結論,基因是一段DNA的片段。但是DNA很長,一個DNA上面有數千個基因。是否任意的片段都能稱為基因呢?
再展示,DNA中基因的圖片,得出基因的概念。
2、展示“洋蔥根尖細胞分裂”圖片,提問:細胞中這些短棒狀的東西是什么?
提問:染色體是由什么構成的? 染色體有DNA和蛋白質構成,那么基因、DNA、染色體之間是什么關系?
3、展示教材30頁DNA和染色體關系圖片。教師講述:如果將染色體的一小部分進行放大,會發現染色體是由細絲狀的DNA高度螺旋纏繞著球狀的蛋白質形成的。而將DNA在放大,發現DNA是由兩條鏈螺旋形成的。DNA很長,而染色體很短,一個DNA要包裝成染色體要縮短近萬倍。那么DNA是如何壓縮近萬倍的?
小組活動:組織同學一起來體驗一下螺旋化的神奇縮短能力。為每組同學提供一根長30cm的扭扭棒,將其沿塑料管進行螺旋,測量螺旋之后的長度,與之前的長度相比,縮短了多少倍?
回答:注射的是一段DNA片段。
回答:不是。
在教材中勾畫出基因的概念。
回答:染色體。
回答:DNA和蛋白質。
傾聽回 答:DNA進
行了高度的螺旋和折疊。
分組動手實驗,測量,計算。
知識入手。最終得出基因的概念。
引導學生回顧染色體的概念,使同學初步想到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 以圖片入手,讓學生發現染色體
和DNA的
長度關系,
再通過實驗證明通過反復的螺旋,DNA可以縮短近萬倍變成染色體。
二、染 色 生 物 的 體 細 胞 的 存 在 特 點
小結并過度:既然DNA在染色上,那么染色體在細胞中有什么樣的存在特點呢?
展示教材30正常女性體細胞內的染色體排序圖。提問:圖片中的染色體有很多的顏色,大家想一下人體細胞中的染色體真如圖片所示的這么五彩斑斕嗎?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顏色呢?
提問:1、染色體中的每一個顏色區域代表的是一個基因嗎? 2、經科研人員整理之后這些染色體的排列有了什么特點?
3、既然染色體成對,DNA呢?基因呢?
4、數一數,女性體細胞中有多少條染色體?
5、猜想下男性,老人,小孩的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染色體的數目會隨著人的發育而發生改變嗎? 總結: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和形態維持恒定,一般成對存在。 練習。
過渡:現在我們已經確定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是不會發生改變的,那么, 科學家發現出大問題啦 。如果在父母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都是46條,其形成的精子和卵細胞中也是46條,則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目將會變成92條,也就是說人類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將會越來越多。這很明顯不符合事實,也就是說
回答:不是 ,是由科學研究者將其進行了染色。
認真觀察圖片,回答問題。
回答:1、每一個顏色區域不只一個基因。
2、成雙,成對。 3、也是成對的。
4、46條,23對
5、也是46條。不會發生改變。
完成練習1。
傾聽,閱讀教材31頁最后一段。回答:染色體是在形成精卵細胞的過程中完成的減半。
通過對女性體細胞中染色體排序圖的觀察,總結出染色體在細胞中存在特點。
及時練習,反饋學習情況。 由學生自行閱讀找到染色體在何時減半?
三、染 色 體 減 半 的 規 則 四、基 因 在 親
在這樣過程中的某處,染色體一定發生了減半,那么減半發生在何時?請同學快速閱讀教材31頁最后一段的內容。
教師講述:比利時的胚胎學教比耐登在對馬蛔蟲細胞進行觀察的時候發現 染色體在形成精卵細胞的過程中發生的減半,那么減半有什么規則呢?是任意的數目減少一半嗎?請大聲朗讀出染色體減半的規則。
小組活動:染色體減半的規則大家都以知道,但是否理解我們要檢驗一下。假設雌性馬蛔蟲體內有2對這樣的染色體,在它所形成的卵細胞中將會獲得怎樣的兩條染色體?將你認為正確的染色體填入“卵細胞”中。
既然卵細胞中的染色體減半情況已經清楚,精子中的染色體減半情況又如何呢?
引導學生再觀察精子和卵細胞中剩余的兩條染色體,彼此不再成對,形態,大小不再相似。
過渡:染色體減半的規則我們已經了解,我們今天這節課的題目是基因在親子代之間的傳遞,那么到底基因是如何傳遞的呢?
教師講述:基因是DNA的片段,而DNA在染色體上,則基因也在染色體上,如果這個雌性馬蛔蟲的體細胞中有aabb兩對染色體,雄性馬蛔蟲的體細胞中有AABB兩對染色體,那么在其形成的卵細胞和精子中將得到怎樣的兩個基因?
教師講述:通過這個過程我們發
學生齊讀染色體減半的規則。
學生動手將染色體填入卵細胞中。分組展示填寫的情況,彼此進行互評填寫是否正確。
觀察,回答。
回答:卵細胞中是ab,精子中是AB兩個基因。
回答:精子和卵細胞
學生齊讀,加強記憶。 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檢驗學生對染色體減半規則的理解情況。 由卵細胞的染色體減半情況,類推精子中的染色體減半情況。
由精卵細胞中染色體的減半規則,類推出基因的傳遞規律,體驗科學發現的
子 代 之 間 的 傳 遞 總 結 回 顧
現,親代的基因通過什么細胞傳給子代?
所以精子和卵細胞是親子代之間基因傳遞的橋梁。
總結:在精子和卵細胞形成的過程中,染色體發生了減半,伴隨著染色體的減半,基因也發生了減半,最后在精卵細胞結合形成的受精卵中,染色體和基因的數目再次恢復原狀。而受精卵細胞核中的的染色體和基因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
練習。
教師講述:我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知道了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它隨著染色體通過精子和卵細胞傳給后代。在精卵細胞形成的過程中,染色體和基因都發生了減半,在受精卵中再恢復正常數目。但有正常就有異常,如果成對的染色體沒有分開,而同時進入了精子或卵細胞中,則會導致后代出現三體現象。之前我們看到的“唐氏綜合征”患者,又稱為”21三體綜合征”患者,其體內了21號染色體出現了三條,他們的父母也許是正常的,但由于某種原因,在其形成精子或卵細胞的時候第21對染色體沒有分開,才導致了這個不幸的發生。而拍攝這組圖片,是因為就在本月的21號為“世界唐氏綜合征日”,設立這樣的日子,是為了提醒我們關愛身邊有缺陷的人,給他們提供一個平等的世界。
完成練習2、3。
學生傾聽。
樂趣。
總結本課主要內容,回到最初課前提出的問題,首尾相應。同時倡導同學們關愛身邊有缺陷的兒童。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