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二章第二節《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天津市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二章第二節《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天津市優課
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
一、教學目的 (一)知識與技能
1、學會描述基因、DNA和染色體之間的關系 2、理解生殖過程中染色體的數目變化 3、理解生殖細胞結合的機會均等 (二)過程與方法
1、利用模擬的方法演示染色體和DNA的關系
2、利用圖形和模擬實驗的方法分析生殖過程中染色體數目必須減半 3、運用類比的方法進行推導,證明孟德爾實驗的結論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了解科學家的研究過程,體驗科學家嚴謹的科學態度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描述基因、DNA、染色體之間的關系 2、理解基因如何在親子代間傳遞 3、學會解答基因類的題型 三、學情分析
在上節課中,學生已學會了什么是相對性狀以及基因的顯隱性和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本節課的內容比較抽象,八年級的學生理解起來有些困難,不是很理解染色體、DNA、基因三者之間的關系,所以要借助視頻和實物來幫助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 四、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備注或反思
1、回顧相對性狀的概念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相對性狀的概念,現在通過幾道習題來檢驗一下你是否都
掌握了
習題:
1、人的慣用右手與慣用左
手
2、貓的白毛和藍眼
3、狐的長尾與短尾
4、水稻的抗稻瘟病與小麥
思考回答問題 回顧上節課知識 時間不宜過長
的抗銹病
5、豌豆的高莖與矮莖 6、番茄的黃果與牡丹的黃花
【提問】答此類題關鍵點看什么? 兩同一不同(同種生物同一性狀不同表現)
培養學生養成在題目中找知識點的習慣。
2、導入新課 我們知道孟德爾用大量的實驗來研究豌豆的多種性
狀表現,那么在生物細胞的內部到底發生了什么,基因又是怎么一代代傳遞下去的,就是今天我們這節課要來研究的內容。
【提問】首先來思考一個問題:
有性生殖是 和 的結合,它們是如何結合的呢?來看一個動畫視頻,思考幾個問題 1、卵細胞和精子分別是哪個
2、為什么精子那么小。 3、精子內有什么重要的東西進入卵細胞
【提問】精子進入卵細胞后,兩個細胞的什么結構融合了?
細胞核里有什么物質? 我們都知道受精卵是有性生殖新個體的起點,那么從形成受精卵開始就已經有了兩性的遺傳物質。 它們是如何存在的呢? 看書上P30人體細胞內染色體的排序圖
【提問】在這幅圖中,你能看到什么特點?
觀看‘精卵結合的3D動畫’ 思考和回答問題
回答問題
思考問題
引出基因傳遞的橋梁
讓學生先理解基因的傳遞是在進行生殖過程中發生的
讓學生從圖中直接觀察出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為后面知識做鋪墊
理解成對的
板書
當然這幅圖是科學家給排列的,依據是什么呢?
染色體上的不同顏色你覺得代表了什么呢
染色體形態大小相似
激發學生思考,引出染色體、DNA、基因的關系
3、基因、DNA、染色體三者之間的關系
我們剛才提到了基因、DNA、染色體,同學是否理解這三者的關系呢?我們來看一個視頻‘染色體的形成動畫’
(播放第一遍讓學生自己觀察,第二遍進行講解) 從視頻中我們看到染色體是由一條DNA分子纏繞形成的。
我們再來模擬一下,我這根繩子代表一條DNA分子,我的手指代表蛋白質分子,我將它纏繞纏繞是它變短變粗就形成了染色體。
【提問】繩子上的不同顏色又代表了什么呢? 看書上有沒有答案(基因的定義)
【提問】填圖,誰包含誰。
理解了三者的關系,我們來檢驗一下
【提問】一條染色體上有幾條DNA分子?
一條DNA分子上有多少個基因?
【習題】染色體、DNA、基因三者關系9道題
(學案-課上練習第2題)
觀看視頻
思考
做題
從視頻中直觀的看到和理解DNA和染色體的關系
用實物模擬染色體的形成,加深同學的理解
引出基因的定義
理解基因、DNA、染色體三者之間的關系
依然用繩子模擬DNA分子,讓學生清楚看到一條染色體上有一條DNA分子,一條DNA分子上有許多基因
鞏固知識,在習題中加深理解
強調一條染色體上有許多個基因而不是無數個
4、理解‘染色體數目減半’
我們人類體細胞里的染色體是23對,那么我們用剛才這個圖來畫一畫,看看在生殖過程中,染色體發生了什么變化
父母都是23對染色體,也就是46條,產生的下一代的體細胞里有多少對染色體呢?也是23對46條。 【提問】那么在中間形成生殖細胞的時候,一定要發生什么改變,才能讓子代和親代染色體的數目一樣。
【模擬實驗】每一組都有一張紙,上面有親本的體細胞形成生殖細胞,再生成受精卵的過程圖,還有一些彩片,模擬的是什么?(成對的染色體) 動動手,擺一擺,怎樣才可以使子代和親代一樣呢 【討論】 1、在生殖過程中,產生卵細胞和精子時,染色體的數目發生了什么變化? 2、不變化行不行?為什么?
3、這種變化是隨意的 還是遵循了某種規律? 【總結】 1、生物細胞在形成生殖細胞時,染色體數目減半 2、形成受精卵時,染色體數目恢復原來的數目 3、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都是 一定的 4、形成生殖細胞時成對的染色體分開
【習題】我們用一道題檢驗一下(學案-課上練習第1題)
思考問題
進行模擬實驗
思考并回答問題
做題
讓學生通過圖形的表示分析染色體在中間要發生什么變化,
通過模擬實驗,讓孩子實踐一下必須是染色體數目減半,否則數目翻倍,強調書上每種生物染色體數目恒定的概念,而且必須是成對的染色體分開,否則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體組成和親本不一樣
及時鞏固,讓學生運用知識
板書
強調生殖細胞中染色體不再成對 5、用學到先自己回顧一下實驗是怎
思考并完成用學到的知
的知識檢驗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
么做的,孟德爾看到的現象,我們今天研究的細胞內部,所以我用這樣的圖來表示,利用剛剛學到的知識,能夠完成這個圖嗎,每個細胞中的染色體是怎么的?
從基因的角度我們分析出來子代的基因組成是Dd,那么應該是呈顯性,高莖,和孟德爾的實驗現象是一樣的
接下來孟德爾的實驗還在繼續,我們的分析也增加一點兒難度,大家可以討論一下這種情況,孟德爾的另一個實驗,看看是不是還是和實驗現象一致呢。動手寫一寫。
我們看到分析得到的結論和孟德爾的實驗現象也是一樣的,高莖和矮莖的比例是3:1,矮莖的幾率是25%
填圖
畫圖,分析
請一位同學到前面寫
識再次分析孟德爾實驗,從基因的角度驗證是否和實驗現象一致
由簡入難,讓學生反復運用剛才學到的關鍵知識,逐漸學會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和解題時的條理性
為后面的練習題做準備分析此類問題
6、考試中常出現的基因類型題的解答
在考試中常出現基因的題型,我們來做做看 【習題】
學案-課上練習第3題 帶領學生做1小問,讓學生自己完成剩下的3個問題
學案-課上練習第4題 提示學生將題目已知條件轉變成之前熟悉的圖示框架再答題,并引導學生找出答題關鍵點——隱性性狀的基因組成。
做題
延續剛才的基因組成分析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培養學生能夠在題干中找到答題關鍵點
并以關鍵點為突破口反推得出結論 板書 板書
7、習題練習及作業
學案-課后驗收 第2、3題 課后作業是學案-課后驗收和陽光課堂
做題 再次鞏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