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二節《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福州江南水都中學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第二節《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福州江南水都中學
教學目標評論
知識目標:
1.描述染色體、DNA和基因之間的關系;
2.描述生殖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
3.說明基因經生殖細胞在親子代間的傳遞。
能力目標:通過觀察分析圖片資料、文字資料及動手實驗,學生養成分析資料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學習科學家發現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減半的事實,了解科學史。
2學情分析評論
本課在第一節《基因控制生物性狀》之后,進一步講述子代的性狀是如何從親代遺傳的,基因是如何傳遞的,并為下一節課中解釋子代與親代的性狀為什么會有相同有不同,打下基礎。教材中初一上冊曾出現過“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DNA是遺傳物質”,以及“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載體”。但初一課本對這部分知識僅一句話帶過,與其他內容并無太大關聯,學生遺忘率高。教學中有必要結合細胞核的知識對舊知識進行一定的梳理,引入新課知識,前后呼應。
3重點難點評論
描述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系。通過教師細致的問題設置,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有層次的梳理,新舊知識有機結合。通過圖表概括,觀看視頻中的三維動畫,再加上一個動手小實驗,染色體、DNA和基因這三者的關系,逐漸呈現。
解釋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通過問題情境質疑,激發學習興趣。介紹科學史,并通過視頻展示,親自動手對模型教具染色體分離組合來驗證感知。并通過填圖練習進行鞏固。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觀看網絡熱帖《曬和爸媽同齡時的照片》評論
教師講授并展示:網絡上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帖子,“曬和爸媽同齡時的照片”。很多網友參加了這個活動。網友的評論是“基因太強大了”。就是我們自己和父母都有相像之處。那我們是如何得到父母性狀的遺傳呢?
回憶人的生殖,新生命的形成過程。
強調:一個細胞來自父親,一個細胞來自母親,
兩個細胞融合為一個細胞。
學生:思考回答精卵細胞的結合過程。
活動2【練習】復習舊知識評論
初一學習過有關遺傳物質的知識。遺傳物質在哪里呢?
正在分裂期的細胞在顯微鏡下可見染色體。
講述染色體名稱的由來——容易被堿性染料染上顏色。
復習細胞的結構,感知細胞核中有染色體,它呈現X形。
活動3【活動】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系評論
教師:指導將一條染色體放大觀察。指導識圖P30:染色體和DNA的關系示意圖。
設置問題:
1、你找到DNA了嗎?請說說它的形態。
2、染色體是由哪兩部分物質構成的呢?
3、DNA是如何構成染色體的?
4、基因在哪里呢?
學生:識圖并思考回答問題。
描述DNA分子的形態:長的、鏈狀,像螺旋形梯子。
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兩部分構成。
DNA不斷纏繞卷軸縮短結合蛋白質構成染色體。
認識基因是DNA的片段。
說出一條DNA分子上有許多基因。
師生共同小結:染色體是生物遺傳物質的載體,存在于細胞核中。DNA和蛋白質共同組成了染色體。基因是DNA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斷。
請學生填圖。
播放視頻:染色體和DNA的關系
學生:用韋恩圖(圓圈)來表示細胞>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
小活動:如果用一要長繩來代表DNA分子,在長繩上用不同顏色涂在不同區段上代表基因。怎樣才能把長繩處理成短棒狀的染色體的樣子?
學生活動,小組成員配合將繩子纏繞縮短,在實物投影儀展示。
活動4【活動】生物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評論
教師展示經過整理的正常人(女)體細胞內染色體的排序圖。簡單解釋排序圖中單條染色體的形態。
設問:從圖中,我們能獲取哪些關于人體細胞染色體的重要信息呢?(引導學生找規律)
教師展示不同生物體細胞染色體數目比較圖指導分析。小結:一般情況下,不同生物染色體數量是固定的。生物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DNA分子也是成對存在,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
學生觀察比較后說出:
1、染色體成對存在
2、成對的染色體形態相似
3、共46對
4、每對形態都不相同
教師質疑:生物體細胞中染色體會不會出現異常?染色體數若出現異常會有哪些影響?
引導說出染色體數目恒定對生物的意義。
活動5【活動】基因經精子或卵細胞傳遞評論
教師質疑:已知人的細胞中有23對染色體(46條),精卵細胞的結合,染色體的數量不是翻了一番呢?以此推算每生一代孩子,染色體數量都翻一倍?可我們知道每個正常人的染色體都是23對46條,并未在一代一代中數量發生翻倍增長。這其中的奧妙在哪里呢?(指導讀書P31最后一段)
學生簡要用自己的話理解概括染色體在生殖過程并未翻一番的原因。
教師簡介科學史:①1883年,比利時胚胎學家比耐登對馬蛔蟲的研究。
②1887年,德國魏斯曼預測減數分裂的存在。
②1890年,德國細胞學家鮑維里與1891年德國動物學家亨金,證實染色體是減半傳遞的。
問:現在你能解釋為什么形成受精卵后仍然是23對染色體嗎?
問:在形成精子或卵細胞的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要減少一半,這一半是任意的一半嗎?
活動:請在黑板上完成兩對染色體的一個細胞形成的精子或卵細胞后染色體的數量。
學生上臺分離染色體,明確每對染色體中各有一條進入精子或卵細胞。
教師視頻驗證,學生完成填圖練習。
活動6【講授】總結評論
回顧主要內容: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系;生殖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展示課件,為下節課創設情景。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第二節《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福州江南水都中學”,所屬分類為“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第二節《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福州江南水都中學”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