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魚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生物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章第四節《魚 》(第二課時)山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生物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章第四節《魚 》(第二課時)山西省優課
第四節 魚(二)
一、 教學目標
(一) 知識目標 說出魚鰓的特點 (二) 能力目標 概述魚的主要特征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舉例說明魚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二、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 教學重點 1. 魚的呼吸 2. 魚的主要特征 (二) 教學難點 魚的呼吸特點
三、 教學設計思路
關于“魚的呼吸方式”這個教學難點,采用觀察與實驗探究的方法,指導學生通過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確立魚鰓的特點與水中生活相適應的觀點。
四、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上節課,我們主要了解了魚之所以能夠生活在水中,是因為首先魚的外形呈流線型,體表有鱗片且分泌黏液,有利于在水中減少阻力;其次,魚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來游泳,從而獲得食物和御敵。那么,魚還有其他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嗎?為什么人類穿上潛水服模擬了魚的以上兩個特點依然無法長時間生活在水中呢?
(二) 新課 1. 魚的呼吸
師:通過以上問題,我們發現魚能在水中呼吸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那么魚是如何進行呼吸的呢?生活在水中的魚,口和鰓蓋后緣會一張一合,那么,它們是同時張合還是交替張合呢?請同學們進行觀察。 生:口和鰓蓋后緣在交替張合 師:那么,這是魚在進行喝水嗎? 生:不是
師:如何證明?因為我們會發現水從魚口進入后,魚缸中的水并沒有減少,那么水進入后,又從什么地方流出?
生:用有顏色的水來觀察水的流入與流出。 師:請大家用你身邊的材料完成這個實驗。
用吸管把墨水慢慢滴在魚口前約1cm處,注意觀察墨水從哪里流出? 生:(通過觀察)從鰓蓋后緣
師:水從口中流入,又從鰓蓋后緣流出,難道魚在做無用功? 生:它在呼吸? 師:如何證明?
生:吸入的水和流出的水中氣體成分不同
師:BTB通過二氧化碳會由藍色變成黃色,通過它,我們可以證明,在水由魚口流入,再由鰓蓋后緣流出的過程中,氣體成分發生了變化。請觀看視頻。 生:該對照實驗證明了魚在進行呼吸 師:魚的呼吸器官是什么? 生:鰓 師:鰓的哪些特點適于水中呼吸?請用浸濕的紗布包起魚,用鑷子輕輕掀開鰓蓋,觀察它有什么特點?
生1:紅色,遍布毛細血管,利于氣體交換
生2:由鰓絲構成,鰓絲多而細,增加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師:空氣中的氧氣含量遠多于水中,為什么魚離開水后,會很快死亡?
師:大家桌上的毛筆筆頭與鰓絲相似,既多又細。它在水中會散開,離開水后,鰓絲相互粘合在一起,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減少。 生:因此,魚會在空氣中窒息而死
師: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魚在口和鰓蓋后緣交替張合的過程中,完成了呼吸。鰓作為呼吸器官,其中的鰓絲多而細,可以增加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2. 總結魚的主要特征
師:通過兩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魚生活在水中,體表常有鱗片覆蓋;用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那么,通過以上特點,請大家判斷“章魚”“魷魚”是否屬于魚類? 提問:實驗結束后,我們應該如何處理魚?
3. 魚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師:魚與人類的關系密切,它與人類有哪些關系? 生:各抒己見
(三) 鞏固練習
見PPT
五、 板書設計
第四節 魚
一、 魚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 1. 外形:流線型 鱗片 黏液
2. 運動:尾部以及軀干部的擺動和鰭的協調作用 3. 呼吸:
鰓:毛細血管豐富;
鰓絲多又細,增加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二、 魚的特征
三、 魚與人類的關系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