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章第三節《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內蒙古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章第三節《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內蒙古省優課
七年級上冊生物 第二單元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第二章 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
第三節《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選自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版)主題二“生物體的結構層次”,課程標準指出,多細胞的生物體具有一定的結構層次,包括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和生物個體。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最基本單位。多細胞生物都是一個受精卵發育來的,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和分化可以形成生物體的各種組織,由功能不同的組織可以形成器官,共同完成某種生理功能的器官可以形成系統,進一步形成生物體。通過本節課學習,使學生能夠明確認識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的分裂、分化、生長的結果逐步形成生物體的不同層次結構,多細胞的生物體有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等不同結構層次,它們之間的協調活動,使生物體表現出生命活動現象。教材在內容安排上,考慮到第一節課學生已經學習了動物體的結構層次,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學習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相關知識內容減少了,難度要求降低了,不必再次學習組織、器官、系統的定義,也不必介紹系統這個層次了。教材內容的安排更集中體現在器官的觀察與辨認、幾種重要組織的觀察與理解。
本節課教材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從感性入手,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在教學中我注重了課堂的生成。例如在探究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時,結合自己所帶的綠色開花植物的植株,學生們直觀發現的只有根、莖、葉、花、果實五大器官。從宏觀到微觀的生物學規律,以油菜植株為例,先讓同學們認識說出自己看到的植物的幾種器官,然后再出示完整綠色開花植物油菜的六大器官的內容,通過利用經驗完成填圖的方式,鞏固學生已有的概念,知道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體由六大器官組成。關于植物的組織,教材介紹分生組織的分裂能力、主要分布部位、細胞的特點等,以及植物的其他組織細胞特點、分布部位、生理功能等,使學生明確認識分生組織是形成其他組織的基礎。聯系吃番茄時的生活體驗,親自動手觀察思考桔子果實是由保護組織(果皮)、營養組織(果肉)、輸導組織(“筋絡”)等組成的,并且也知道了各種組織分布的位置,整個過程還是突出組織、器官這兩個層次。
通過以上學習活動,使學生主動構建起植物體結構層次的重要概念,也為生物圈中綠色植物的學習奠定基礎。 【學情分析】
初一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高,對大自然充滿好奇,希望探索生命現象的奧秘。學生通過小學階段的學習和具備的生活經驗,對植物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通過動物體結構層次的學習,對組織、器官、系統等概念有了一定知識基礎,對高等動物的結構層次有了初步的理解。但是,由于初一年級學生抽象思維欠缺、生物學知識有限,使其綜合分析能力不夠,創新意識稍微薄弱。因此,本節課教師要不斷地創設教學情境,注意啟發、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盡可能利用實物和直觀教具,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積極、主動的構建植物體結構層次的重要概念。 【教學策略】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了組織、器官等概念,也對高等動物體的結構層次有所了解,因此,教學中可通過學生小組交流認識展示教師準備的以及自帶的植物體的部分器官,先讓同學們認識說出自己看到的植物的幾種器官, 然后再出示完整綠色開花植物油菜的六大器官的內容,通過利用經驗完成填圖的方式,鞏固學生已有的概念,知道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體由六大器官組成。關于植物的組織,教材介紹分生組織的分裂能力、主要分布部位、細胞的特點等。再介紹植物的其他組織細胞特點、分布部位、生理功能等,使學生明確認識分生組織是形成其他組織的基礎。聯系吃番茄、桔子時的生活體驗,親自實踐解剖、思考、討論、交流番茄果實是由保護組織(果皮)、營養組織(果肉)、輸導組織(“筋絡”)等組成的,并且也知道了各種組織分布的位置,整個過程還是突出組織、器官這兩個層次。經過小組閱讀教材、觀察教材圖片、討論交流等方法實現知識、概念的生成。遵循生物學的傳統教學規律,組織學生采用對比、資料分析、實物展示等方法,有意識地與動物體的結構層次比較,找出異同點,使廣大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來,充分調動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加深對植物體結構層次的感性認識。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是我校提倡的“六層遞進問題發現法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是以認知心理學理論為基礎,學習就是建立一種認知結構,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把結構性教材置于教學內容中心地位或圍繞問題得到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而建立。認識結構需要從問題入手,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調學生主動思索、探究和發
現事物。引導學生通過問題自己主動的發現來學習,要把學習知識的過程和探索知識的過程統一起來。
在教學當中根據所學內容提出問題或者圍繞已知問題,通過自己的探索和學習討論,發現事物變化的因果關系及其內在聯系,形成概念,獲得原理或得到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流程包括明確目標提出問題、自主學習解決問題、合作學習探究問題、引導分析解決問題、嘗試體驗練習印證、歸納整理總結提升。在課堂自然狀態下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本著“教”為“學”服務的宗旨,把“問”的權力交給學生,把“學”的主動權留給學生,把“思”的時間留給學生,把“說”的機會留給學生,力求在課堂上達到教與學的動態平衡,爭取最佳的教育教學效果。本節課主要采用教師引導,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學生展示,當堂反饋等教學方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識別植物體的幾種器官和幾種主要組織;
(2)描述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歸納總結能力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同植物體是一個統一整體的生物學觀點。 【教學重點】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 【教學難點】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部分植物體的器官,準備桔子、番茄果實,芹菜、幾盆花等。 學生:預習課本內容。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在上節課的基礎上,進行復習提問從而直接引入新課)提問動物體的結構層次,引出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以舊知引入新知。
教師提問:動物體是怎樣形成的?(動物體的結構層次從微觀到宏觀是怎樣構成的?)什么是組織?什么是器官?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是否與動物相似呢?這節課我們來研究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設計意圖】與前面學過的知識發生聯系,便于概念的構建。 二、新課內容:
(一)綠色開花植物是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組成
1.課件展示多種綠色開花植物的圖片。
教師提問:請同學看圖討論,綠色開花植物都有哪些結構?同學們所說的各種結構稱為器官。引導學生觀看手中的實物及圖片
學生活動:互相展示植物體的各個器官,分析交流,能夠識別植物體的六大器官及功能。
教師提問:說說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是由哪幾大器官構成的?
學生回答:綠色開花植物是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組成的。 2.課件展示綠色開花植物的不同器官的圖片。教師提問:植物器官是怎樣連接的?學生完成拼接植物體各器官活動。教師提問:這六大器官是被哪個器官連在一起的?學生能夠答出是植物的莖。
3.教師提問:植物每一種器官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課件展示連線題。
教師講解:根、莖、葉這三個器官與植物的營養相關,被稱為營養器官;花、果實、種子與植物繁殖后代相關,被稱為生殖器官,講明器官的結構與它們的功能是相適應的。 【設計意圖】進行知識拓展,在認識植物是由各個器官構成的統一整體的同時,認同各器官的結構與其功能相適應。
(二)植物體的器官是由各種不同的組織構成的
教師設問:回憶動物體的器官是由什么構成的?植物體的器官是不是也是由組織構成的的呢?請同學們看書植物體的器官有哪些組織呢?也像動物一樣,由各種不同的組織構成呢?
1.學生閱讀教材第66頁文字、第67頁圖片及文字資料進行自學,植物體有哪幾種組織?
以桔子為例,撕開果皮并觀察與思考“它的果實有哪些組織構成?”
品嘗桔子與學生共同分析:果皮:不易爛有柔韌性,細胞排列整齊、緊密,應該具有保護作用。果肉:柔軟易爛,酸甜可口、汁液多,所以細胞壁壁薄,液泡大、含有豐富的營養。白色的“筋絡”:管狀細胞組成的管道,具有運輸作用。經分析得出結果:果皮──保護組織,果肉──營養組織,細絲──輸導組織。
2.再次觀察桔子果實和葉片的結構圖中的各種組織及細胞特點,小組討論、交流填寫表格關于保護、營養、輸導組織的細胞特點及功能并進行小組展示。
提問:植物器官中只有這三種組織嗎?還有其他的哪些組織?
教師以桔子實物為例,告訴大家靠近葉柄的部分有機械組織,細胞的細胞壁增厚了果皮、葉片較硬的部分都有機械組織起到支持的作用。
3.學生看書自主學習分生組織的特點及功能。
學生總結:細胞小、細胞壁薄、細胞核大、細胞質濃,有較強的分裂能力。 教師講解:這些細胞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夠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再由這些新產生的細胞分化形成其他組織。在成熟的植物體內,總保留著一部分不分化的細胞,它們終生保持分裂能力,這樣的細胞構成的組織,叫分生組織。根尖的分生區莖尖、芽等都屬于分生組織。
教師引導學生小結分生組織與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組織之間的關系。 學生活動:帶著好奇心去自學,知識模糊處小組互助,在不理解處大膽提問,尋求幫助。
【設計意圖】通過根、莖、葉、果實等植物器官實物的觀察,認識植物器官是由各種組織構成的。通過觀察分析各種組織細胞的特點推測其功能,進一步認識結構是與其功能相適應的。
(三)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教師設問:分生組織分裂分化形成了其他植物組織,分生組織是怎么形成的呢? 教師講解:植物體與動物體相似,生長發育也是從受精卵開始的,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形成分生組織,教師展示植物組織的發育過程圖。
【設計意圖】層層遞進,形成概念:組織有次序地排列構成器官。 學生回憶: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總結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動物體的結構層次與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評價:通過你們細心的觀察,隱藏在器官里面的這些組織被你們一個個發現了,學好科學知識就需要你們具有敏銳的觀察力。
【設計意圖】認同結構層次是由部分到整體的學科觀念。 (四)合作游戲,探索總結
教師提問:“植物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嗎?”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怎么到達各個器官的?通過什么組織?
【課后反思】
初中生物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本課中能識別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能描述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個體的結構層次。針對本課內容,重點引導學生從感性入手,循序漸進地認識植物不同器官的組織構成情況,將桔子果實作器官代表介紹其組織構成這一教學難點作了一些實物和感性認識上的鋪墊。同時將演繹的教學方法調整為歸納教學法,課堂教學證明,這樣的處理更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學生掌握起來輕松得多。課堂中讓學生觀察完整的植物體,及一些植物的莖葉或者果實,讓學生近距離更直觀地認識了組織,學生們因為興奮而感興趣。
探究植物的組織時,以桔子或者番茄果實的組成為例,引導學生推測細胞的結構特點,從而進一步進行各種組織的分布以及功能的探究,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體現了教學過程中問題的的層層遞進。當然,這節課對激發學生求知欲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引導,應該在今后的教學當中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而不是只有教師不斷地提出問題來讓學生解決問題;另外在教學中應該再好好調動學生積極性,去更好的配合教師的教學,并提高教學效率。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