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統編部編版優質課比賽五年級上冊第19課《父愛之舟》吉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統編部編版優質課比賽五年級上冊第19課《父愛之舟》吉林
五年級上冊第19課《父愛之舟》
教材分析:
課文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父親已經去世。作者對他深深的思念只能依托于夢中相見。課文以夢的形式呈現往事,描寫了作者和父親的一個個生活場景,表現了父親對作者無微不至的深沉的愛,字里行間飽含著作者對父親的無限思念。
教學目標:
學生默讀課文,結合“我”夢中出現的難忘場景,理解課文題目和重點句子的含義,體會深切的父愛及作者以場景和細節描寫來反映人物情感的寫法。
教學重點:
學生結合“我”夢中出現的難忘場景,理解課文題目和重點句子的含義,體會深切的父愛。
教學難點:
學生體會深切的父愛及作者以場景和細節描寫來反映人物情感的寫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課題引入,復述場景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吳冠中先生的回憶性散文——《父愛之舟》。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在文中追憶了自己和父親在一起的七個場景,分別是?(1.買枇杷;2.住旅店;3.逛廟會;4.背上學;5.湊學費;6.送考學;7.縫棉被)作者在這些場景的追憶中多次提到姑爹家的那條漁船,再看書中由作者所繪的兩幅插圖也足見作者對小舟情有獨鐘,明明在寫父愛,卻又偏偏以《父愛之舟》為題,這都源于什么呢?
3.回顧單元語文要素,提出學習要求,引生自主學習。
二、細讀體悟,感受父愛
學習要求:默讀課文,選擇你印象最深的場景或畫面,用筆圈畫出最能打動你的詞句,并在旁邊寫下你的感悟。
學生自主閱讀,圈畫批注,批注后小組交流感受。
小組交流匯報:
1.看廟會
抓住孩子的“心思”來理解父愛:
(1)吃的——冷粽子——饞;讀“我多饞啊!”這是一個孩子再正常不過的想法啊。
引導:廟會上吃的“各式各樣”“應有盡有”,而父親卻什么都沒有買,讓我吃“冷粽子”,說明了(家庭經濟窮、父親節省。)父親覺得我太委屈,又給我買了碗熱豆腐腦,他卻不肯吃(愛兒子勝過愛自己。)
(2)玩的——萬花筒,這也是畫家吳冠中對父親給自己做萬花筒的感激。
引導:以一個孩子的心思,看到吃的,“我多饞啊!”,那看到玩的呢?我多想要啊!
過渡:作者就是通過這樣的場景中的細節描寫讓我們感受到這份特別的父愛。(板書:場景、細節)
2.送上學
“讀初小的時候,遇上大雨大雪天,路滑難走,父親便背著我上學,我背著書包伏在他背上,雙手撐起一把結結實實的大黃油布雨傘。
你有過父親背著你上學的經歷嗎?
想象一下大雨大雪路滑難走的場面,雨雪如何大,路如何滑,人走上面的感覺。指導朗讀
小結:父親就是這樣無數次背著我上學,父愛就是一直以來的無怨無悔,就是一份默默的付出。(指板書:這就是場景和細節描寫給我們的震撼)
3.湊學費
“要住在鵝山當寄宿生,要繳飯費、宿費、學雜費,書本費也貴了,于是家里糶稻、賣豬,每學期開學要湊一筆不少的錢。錢很緊,但家里愿意將錢都花在我身上。我拿著湊來的錢去繳學費,感到十分心酸。父親送我到校,替我鋪好床被,他回家時,我偷偷哭了。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與在家里撒嬌的哭、發脾氣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樣,是人生道路中品嘗到的新滋味了。”
(1)感受湊學費之不易
什么叫“湊”?(聚,積攢。)你有過“湊錢”的經歷嗎?說說你“湊錢”是干嘛的?文中的父親“湊錢”干嘛的?從“湊”字中你讀懂了什么?
“飯費、宿費、學雜費、書本費作者為什么把這些費用都列出來?(體會費用之多,湊錢艱難)
父親又是怎么“湊錢”的?理解“糶稻、賣豬”。想象父親還能用什么辦法去“湊錢”呢?(賣、借、當、掙……)過渡:同學們都體會到了父親的艱難,那身處其中的吳冠中又是怎樣的感受呢?
(2)理解父愛之重
一般什么時候會心酸?作者為什么會十分心酸?聯系上下文說一說。(為貧窮的家境,為母親臥病在床,為父親辛苦給我湊學費,為自己當時幫不上任何忙的無奈,從而體會父親為了我讀好書的付出……)指導朗讀。
4.體會其它場景。
住旅店:感受父親對自己的疼愛
縫棉被:正因為對兒子的愛,父親、一個男人,才做著女人擅長的針線活,為兒子縫補棉被。父親的背影永遠烙在“我”的心里。
三、拓展提煉,升華父愛
1.父親送我上學都和姑父的那只小漁船有關,從家鄉初小到鵝山高小,再到上無錫師范,最后考取公費留學生,成為畫家與作家,都是父愛這只小舟載著前行。那你現在明白 “父愛之舟”的深意了嗎?
2.無論家境多么貧寒,父親始終對作者寄托最美好的期望——“念好書”,正是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所以作者從來__________,他唯一的法寶________,老天不負苦心人___________.如今作者更是學業有成,不僅成為文學家,更是世界著名的畫家,但父親已然離世,只剩追憶:(引讀)
是昨夜夢中的經歷吧,我剛剛夢醒!
朦朧中,我仿佛又看見——
恍恍惚惚中,我又看見——
……醒來,枕邊一邊濕。
3.一幕幕場景,一個個細節,父親的形象在作者心中永難磨滅,他一次次地對自己說——
(我什么時候……)
子欲養而親不待,他多想對父親說——
(我什么時候……)
百善孝為先,他也想對天下兒女說——
(我們什么時候……)
4.過渡:作為世界著名畫家,作者畫不出小船嗎?(學生根據實際回答)
盡管作者是世界著名的畫家,但小舟易畫,父愛難畫。作者的父親已經去世,他也只能在追憶中畫出有形的船,畫不出無形的父愛啊!同學們,如果此刻你就是 文中的作者,你想對父親說?
(學生結合學習自主匯報)
四、閱讀推薦
總結:甘心承得千般苦,父愛無言深似淵。作者通過一個個場景,讓我們從一件件小事中感受到了父愛的深沉偉大。課下請同學們用學到的品悟方法到《水鄉青草育童心》中繼續尋找吳冠中筆下的父愛,讓我們用一生去品味和感悟流淌在血液里的愛和溫暖。
板書設計:
抓關鍵詞 見證成長
聯系實際 父愛之舟 承載父愛
想象畫面 場景 偉大 寄托思念
角色體驗 細節 深沉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