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語文園地五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五》字詞句運用和日積月累-山西省 - 呂梁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課時目標
1、 辨析兩組同音字,能在具體的語境中正確使用同音字。
2、 進一步鞏固學習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提高自主識字的能力。
3、 正確朗讀并背誦四則歇后語,大致了解其意思,初步體會歇后語這種語言形式。 教學過程
一、出示漢字,談話導入
1、 師出示幾組同音字:香—鄉;青—清;再—在;夕—西,指名生認讀,說說這幾組漢字
有什么特點。
2、 生交流,師小結:每一組的兩個漢字讀音相同,意思卻不一樣,這樣的字叫做同音字。 3、 師談話:漢字中的同音字有很多,雖然它們的讀音相同,但是在用法上卻不一樣,這節
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區別它們。 二、辨析同音字
1、 生自主朗讀“選一選,填一填”中的句子,嘗試將正確的漢字填在括號中,再讀一讀。 2、 指名生朗讀句子,并交流自己所填的漢字是什么,為什么填這個漢字。 3、 根據生的交流情況師明確:
“青”指的是一種顏色,“清”是三點水旁,一般用來表示水很干凈,所以第一句話應該這樣填;“遠處有(青)山,近處有(清)泉。”
“再”一般表示再見、再一次的意思,“在”表示“在什么地方、什么時間等”,所以第二句話的括號中應該填:“放學了,大家(在)教室門口和老師說(再)見。” 4、 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鞏固“青—清;再—在”這兩組同音字的不同用法。 (1) 師出示相關練習:
qīng:( )色、( )水、( )蛙、( )潔
zài:( )會、( )哪里、( )也不會了、我( )早晨讀書。 (2) 生根據同音字的不同意思自主進行填空,并說明原因。 5、 拓展練習。
(1) 師出示另外兩組同音字:香—鄉;夕—西。指名生認讀。
(2) 鼓勵學生分別用“香”“鄉”組詞,體會二者意思的區別,師小結:“香”指的是
味道;“鄉”指的是家鄉、故鄉。
(3) 鼓勵學生分別用“夕”“西”組詞,體會二者意思的區別,師小結:“夕”指的是
傍晚、夕陽;“西”指的是一個方向。
6、 師小結:辨析同音字,一定要結合具體的詞語和句子,根據漢字的意思來正確區分。 三、鞏固音序查字法
1、 出示“語文園地三”中學習的《音序查字法口訣》,生齊讀,并指名生說說音序查字法
的幾個步驟。
2、 在生交流的基礎上師帶領學生復習:第一步:找漢字音節的第一個大寫字母;第二步:
在字母欄下找到相關音節,看看它在第幾面;第三步:翻到字典正文的這一面,依次尋找,就能找到這個漢字。
3、 根據以上方法,生用音序查字法在字典里查到“溪、解、準、樓、伯”五個字,師巡視
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4、 指名生交流自己是如何查到這幾個字的,在交流中進一步鞏固音序查字法的基本步驟。 四、學習“日積月累”
1、 生自主朗讀這四則歇后語,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短語。 2、 指名生分行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師適當正音。
3、 正音后再次讓學生練習朗讀,師提醒學生每行短語的中間部位要注意停頓。
4、 師舉例引導學生體會歇后語的表現形式:
(1) 出示第一則歇后語,指名生朗讀,指名生交流這個短語中出現了什么物品(小蔥、
豆腐),它們是混合在一起的,所以叫“小蔥拌豆腐”。
(2) 師出示“小蔥拌豆腐”的圖片,生結合圖片和生活體驗說說這兩種物品放在一起是
什么顏色(有綠色和白色)。
(3) 生再次朗讀第一則歇后語,師引導學生體會前后兩部分有什么關系。
5、 按照剛才的學習方法,生自主朗讀并比較每則歇后語前后兩部分之間的關系。
6、 指名生朗讀剩下的三則歇后語,并說說自己的理解,師適當講解并小結:這幾則短語,
前半部分講的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或現象,后半部分則是一種比喻的意思,整句聯系起來十分生動有趣。像這樣的語言形式就叫做歇后語。 7、 大致理解這四則歇后語的意思。
師描述一種情況,鼓勵生說一說用哪一條歇后語比較適合。(如:一位同學期中考試沒有考好,當他拿著試卷回家的時候,心里十分緊張,擔心爸爸媽媽會批評他,這個時候他的心情就可以用“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來形容。)
8、 通過師生對讀、自由朗讀、聯系意思等方法指導學生熟讀并背誦四則歇后語。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我們的漢語表現形式十分豐富,歇后語就是其中非常有趣的一種,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在今后的語文學習中,我們會經常接觸到歇后語,希望同學們能記住它們,并且能正確、熟練地運用它們。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